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8岁老僧初见朱棣便要送一顶白帽,朱棣脸色大变,收老僧当谋士

元朝末年,少年和尚道衍游嵩山寺,相术大师袁珙与之偶遇,惊呼:“你长着三角眼,如同病虎,必然嗜杀成性,将来和刘秉忠无异!”

刘秉忠是元初人,以和尚身份入仕,政绩斐然,富贵泼天。

但春去秋来30载,元朝江山变成朱明天下,小和尚变成了老和尚,道衍连庙堂的门都摸不着。

在此期间,他只是不断地充电,学算卦,学天文,学权谋……学了一身的本领。

1382年,朱元璋最爱的女人大脚马皇后病逝,遴选天下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为马皇后做法事。

48岁的道衍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候选站在燕王朱棣面前。他等待太久了,竟然失态地说:“选我。”

朱棣眼皮一抬:“为什么要选你啊?”

道衍轻轻说道:“贫僧有一顶白帽子要送给王爷。”

朱棣听闻此言大骇,黧黑脸膛倏地变得酱红,斥道:“休要胡言乱语!”

原来,道衍玩了一个字谜:“白”加“王”,便是“皇”,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道衍太了解朱棣了——他双眼盯着老爹屁股下的龙椅,就像三天未进食的饥汉盯着锅里的烧鸡,早就馋的不得了。

朱棣佯装生气,踱了几步,然后就圈定了道衍,并选进燕王府当谋士。

道衍说到做到,随后“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怂恿朱棣谋反,创造性地提出攻取兵力薄弱的京师,在朱棣出征时又辅佐朱高炽镇守北京。

有了“诸葛亮”道衍,朱棣如愿身登九五,然后大封金身尊位,道衍当上了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赐名“姚广孝”。

自始至终,姚广孝没有脱下袈裟,过着老僧清苦的日子。朱棣见这位朝廷重臣不懂享受人生,又赐了大量的豪宅、美女和金银。

姚广孝拒绝了豪宅和美女,收下金银,然后转手送给了灾区的乡民。

永乐年间,姚广孝为国出力甚多,编撰了明代最著名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以及朱元璋的官方史籍《明太祖实录》;朱棣迁都前,他又规划了北京的基本布局,影响至今。

但姚广孝为实现个人抱负,不顾天下苍生搅动乾坤,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尤其是写了一本《道余录》,大肆抨击儒家让众人不满。

他衣锦还乡去见姐姐,姐姐让他吃了闭门羹,又去拜访好友王宾,王宾也避而不见,仆人捎去四个字“和尚误矣”。

姚广孝赧然,检点平生,悔恨交加,临终前请求朱棣释放了傅洽,后者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很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

或许,姚广孝希望这个举动拯救傅洽,也能拯救自己迷失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广孝:前有姜公垂钓,后有老僧盖帽
读一部鬼谷子经典:悟得天道智慧,习得经世奇谋,赢得成功人生!
姚广孝:不想造反的和尚不是一个好帝师
嗜杀和尚成黑衣宰相,未临战阵却论功第一,朱棣请其教导储君父子
一个不想搅动朝堂的和尚不是好谋士
千古奇人,大明“第1谋士”姚广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妖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