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本质上就是自学


He occasionally asks instructorsfollow-up questions after a lesson. Some are patient with him, he says, “butnot everyone.


有时他在课后会追问老师一些问题。有些对他很耐心。他说,“但不是所有的人”。


【这里讲的事情很有意思。不久前,我在群里贴出了我讲课时的片段,主要是训练留美临行班的提问的。我是这么说:


关于提问,其实学问很多。最糟糕的提问,就是老师,这个字是啥意思?明明有字典。为什么不查?把老师当你的助手了?反过来才对吧?大家注意,这种傻问题不要老冒。除非你查了半天确实没有,告诉老师这对你确实很难。


下一种是平庸的问题,基本是一个事情不太懂,也想得不多,就这么问了。比如在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和英国殖民地之不同。美国史前几章一直在讲。怎么不自己认真读一读、分析一下?至少要进一步界定一下吧?比如双方的经济模式有什么不同吗?


最好的问题,就是你一问这样的问题,整个课堂的讨论就会提升一个层次。这属于thoughtful question


这在我的群里引起激烈辩论,许多家长觉得我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很复杂。这里先不深谈。不过,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简单的现实:美国课堂鼓励提问,但是提问质量同样重要。提问显示你在思考,而非暴露你没有思考、没有做家庭作业。这位同学问了follow-up questions,即教授就某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对这种解答依然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接着追问,这叫follow-up questions。一般来说,教授特别鼓励学生问follow-up questions。这比简单的提问更能显示学生的好奇心、关注点、求知欲、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习惯。问follow-up questions 是好学生的标志。


但为什么有些教授不耐烦?也许这仅仅是这位同学的感觉而已,大家因为语言沟通不顺有些误会。也许碰到了一些不耐心的教授。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教授一听这个问题马上明白:闹半天你连这点事情自己也没有搞清楚就来上课?阅读里不是讨论了很多吗?也许他的一些问题,就属于我上面说的“傻问题” 。


中国学生自学习惯不好,特别容易犯这种毛病。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家长甚至来抱怨: “老师,我的孩子跟你学了这么长时间,我看他一天到晚就是抱着字典查来查去,好辛苦,就跟自学一样。我花了这么多钱,好像没什么用呀。怎么得不到老师的帮助?”我心里说: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上了我们的课,一天到晚就知道拿着本字典查单词读文章,这岂不是说明我们课程的成就吗?怪不得,那个孩子的翻译确实很出色。这倒是其次,关键在于我们培养了他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位不太懂英语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工作质量,仅仅观察孩子的学习习惯,就本能地认为:花钱请了老师,老师就要无微不至,恨不得连生词都帮助学生查好(中国的常规英语课本确实如此)。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教育观念。这种手把手教出来的孩子,过度依赖老师,没有自学习惯,到了外面读书,整个一个糊涂,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撞墙的。


同时,我也碰到过国内出来的相当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自学。有位学霸告诉我,七八年前在国内读高中时,根本没有什么AP。自己找来书,熄灯后跑到厕所,拿个手电筒照着学习,最后一考全是五分。跟他们谈话就明白,老老实实跟着国内的学校课程走,很难有他们的视野。他们不自学钻研,也走不到今天。

 

另外一段,讲中国学生在中国史课上表现太差,引发教授的抱怨。我也摘录几段讲解和讨论。


Rebecca Karl, a professor of Chinesehistory at New York University, puts it more starkly: She says Chinese studentscan pose a “burden” on her lectures, which she needs to modify for theirbenefit.


Chinese students can pose a “burden”on her lectures, which she needs to modify for their benefit.


全句大意是:中国学生已经成了她的大课的“负担”,她必须为了他们的利益修改课程。


这里描述的现象,我最近也越来越多地碰到。大量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忙着选中国史。大概好混学分吧。我开始觉得,这些中国学生有某种不太公平的优势,太好混了。结果发现不然。这些中国学生往往是班上很差的学生,甚至难以过关。这位教授,居然为了中国学生的程度不得不修改讲课内容,可见中国学生已经一大堆,不可无视。这当然会伤害课程的质量。纽约大学也如此,实在可悲。


Many Chinese students “are woefullyunderprepared,” she says. “They have very little idea what it means to beanalytical about a text. They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fulfill basicrequirements of analytical thinking or writing.”


中国学生即使面对自己熟悉的内容,如中国史,也一筹莫展。因为中国学生总是寻找标准答案,不习惯于质疑和讨论,也不知道怎么分析问题。或者他们的思考早已被标准答案塑造定型了。比如,中国学生讨论历史,往往众口一词的讲什么王朝继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老生常谈,表面上好象是在分析,其实脑子里的底本还是国内教科书或者演义小说上的东西。到了美国的课堂上,也许大家讨论的问题是:某朝的崩解,在于气候变冷,逼使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求生,同时南部农业社会也因气候影响连年欠收、资源不足,难以应付北部游牧民族的压力,等等。当然还有对此说的种种质疑、挑战的观点。总之,每个朝代的崩解,原因都不太一样。诸家分析也很多元。但中国同学往往把一切全归结于中学教科书中的“历史规律”。他们不管读多少书,脑子里总是不停地翻炒初中时背的书。很多美国教授,对此大概有点一筹莫展。我们这些从中国出来的教授,大概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但解决的招数也不多。我这么多年,还碰到不少中国学生,大多还是在耶鲁校园里的那种精英学生。他们把美国人的中国史研究多视为奇谈怪论,称美国人不懂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其实,往深一谈就明白:本质上,他们觉得美国学者讲的东西和中学教科书不符,于是就说人家瞎扯。事实上是,美国学者对这些教科书上的那一套很熟悉,这些中国学生对美国学者所讲的一些历史知识(还不用说思路)则一无所知。总之,他们对新知识、新观点似乎都有一种本能的不舒服,很抵触,拒绝吸收。这就使交流变得非常困难。



留美英语三原则

 

为了留美而进行英语准备,必须遵循如下三原则。而这些,正是我们教育的核心。

 

全天候原则:把学习变成一个生活过程

 

学习是一个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为的劳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这样的素质。

 

我们的一对一课程,有周八学时、周四学时、周二学时之分。许多家长问:什么时间上课?

 

这是对我们课程最大的一个误解。

 

我们的课程,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观念,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全天候”的学习概念上: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几乎随时都在上课!

 

传统课堂课时固定:星期四晚上上课,学生星期二出现的问题要等两天才有机会问老师。而真到了上课时间,往往连原来的问题是什么都忘了。这样怎么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的课程,则借助网络和移动通讯等技术,使老师几乎无时不在学生身边:学生睡前完成作业,早起一睁眼,老师有针对性的批改和讲解往往就等在那里。老师最慢的回覆,也不会超过24小时。一定要在学生的记忆力时段内完成教学。

 

这种记忆力时段的规律,有大量心理学和脑神经研究作为基础。几星期不遵守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但长期积累起来就有质变。学英语如同跑马拉松。你提高奔跑效率和柔韧性,每一步就长了几公分,似乎无关紧要。但全程五万多步累积,就产生完全不同档次的成绩。英语学习,习惯和纪律都非常重要。老师的身体力行。学生必须紧跟。

 

有些同学习惯于传统课堂,喜欢积累作业,达到一定的量才交。结果,一次作业一大堆,老师讲解起来精疲力尽。事后学生几天也消化不了过长的讲解内容。相反,如果一天就完成三四段的翻译,老师在第一时间把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很多。这方面,我们要“斤斤计较”。

 

 

阅读原则:以最优效率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阅读。

 

留美最大的障碍在阅读,不在听说。口语常用词汇不过几百个,到了英语环境中每天重复,自然就会。阅读则涉及上万词汇、复杂的语法结构、纷繁的文化社会背景,需要长期、专业化的训练。大量近乎文盲的美国人听说并无障碍,却难上大学,道理也在此。

 

美国一个像样的本科,一周阅读量至少200页。如果读常青藤的话,则至少三、四百页。哈佛给教授的指针:一门课每周阅读量平均在100-150页左右。按每学期五门课计,就是500-750页。遗憾的是,许多学生一心想上好大学,却不愿面对这样的现实。

在国内集中精力攻阅读,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效益最大。听说技能高度依赖环境:有了语言环境几乎无师自通,没有则怎么努力也进步缓慢。一切的关键,在于实际生活中的演练。所以,听说的问题到美国解决最有效率。读写训练则是非环境依赖型,说到底就是学生和摆在眼前的英语文章之间的关系:读书就是实际演练,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并无区别。而阅读功夫扎实,词汇量大,一旦投入美国的语言环境中,听说适应起来也非常快。

 

翻译原则:让无知没有藏身之地

一对一课程的核心是翻译。这是最为重要、也最被忽视的语言训练。

如今国内“英语思维”的大旗满天飞。各种国际学校、国际班中,出现了许多全外教的课堂。有人还口口声声说“中文思维”会妨碍“英语思维”。翻译,在很多人看来是浪费时间。

然而,全外教的问题,我们已经领教了许多。有些学生云里雾里摸了两年不得要领,跑到我们这里一年就云开雾散。英英的环境对一些学生很有助益,但对许多学生来说跨越太大:书读不懂,老师的讲解也听不懂。老师则搞不清学生究竟是读不懂、听不懂,还是表达不明白。我们的英中对译,则每字每句都要求学生严丝合缝地掌握。

以下是翻译的三大理由:

第一,翻译帮助老师看出学生理解上的问题,是对学生状况作出“诊断”的最有效办法。

第二,翻译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西方有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被录取为世界顶尖海洋生物学家的博士生,兴冲冲地到教授办公室报到。第一次见面,教授给他的任务是观察实验室的一条鱼,记下其主要特点。这位年轻人半小时就观察完,跑去汇报。教授说他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看到。他回去再观察,格外留心,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但教授看了笔记后仍说不得要领。无奈他又花了几天时间观察,并终于发现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着鱼写生。一旦画起来,马上发现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特点。翻译,其实就类似这个观察过程中的写生,是对英语及其文化的写生。

第三,翻译让学生走出似懂非懂的状态、精确地获得新知。在应试教育中,考试就是为了得分。不懂的地方要猜、要掩饰自己的无知。这套把戏被带到阅读中来,学生碰到不懂的地方只求蒙混过关。他们开始是骗考官、骗老师,久而久之形成本能,开始骗自己。明明不懂的地方也觉得自己懂了,好象病人不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还要装得什么事情也没有。具体地说,中国学生读英文,不懂的地方就去猜,依据是自己脑子里已经有的一些概念和知识,最终以自己的想法解读和扭曲文章的意思,形成了刀枪不入的思想封闭,读了多年书却什么新东西也学不会。我们的翻译,则让学生面对自己的每一道硬伤。当无知无处躲藏时,学习才真正开始。

我们相信:以上的原则,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在中国教育系统里从来没有过的经验,脱胎换骨,为美国的大学做好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美读研选校要注意什么
对留美大学生的8条学习建议
金中“Ipad”班“掌门人”:学生教材费用远超Ipad
一个寓言故事读懂吴教授的话
学术英语教学常见问题答疑(一)
三大因素揭示“英语厌学症” 重压产生反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