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辛格:在毛泽东主席面前,我感受到了电磁般的冲击

毛主席去世后,一些人颠倒黑白,说毛主席搞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我至今没有找到一点毛主席自己搞个人崇拜的证据,但人民群众自发地对毛主席崇拜的例证比比皆是,这是对中华民族最伟大英雄的敬仰和爱戴,是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由佩服、尊敬到崇拜有一个过程。如果说井冈山时期至三次反围剿胜利,人们对毛主席还停留在佩服的层面上的话,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翻雪山过草地长征胜利,就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新的形象,毛主席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人们更加敬佩毛主席。

到达陕北后不久,毛主席对中国抗日战争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持久战方针,根据地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已上升到崇拜的高度。各地青年纷纷向延安涌来,汇聚到毛主席身旁。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如下情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一度便秘,常由卫兵陪伴到很远的山坡上方便;如果哪天毛主席方便成功的话,顿时就能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一片欢腾。”

这是延安军民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关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知道,毛主席身体好,革命就有希望,人民就有盼头。
建国后,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农村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改革,城市工业化全面展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强国之梦终于看到了实现的曙光,人民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流落在外的科学家们纷纷回归祖国,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崇拜也节节升温。

这种崇拜决不是盲目的,它是中国人民切身的感受。
试想想,那些祖祖辈辈为别人家种地而艰辛度日的农民突然有了自己的土地;那些生活无保障的城市居民走进工厂并有了医疗退休保障;那些才华横溢而报国无门的科学家们突然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和报国的机会;穷人的孩子们无忧地走进学堂……

多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突然变成了现实。建国不久,中国更不得不参加了本世纪实力最悬殊的抗美援朝战争,那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和以世界第一强国为首的由十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的对峙。

战争的结果更令世界目瞪口呆。让这个一百多年来屡战屡败的“天朝大国”重新寻回了大国的自信,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实现的。

毛主席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战无不胜已无人怀疑,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让人充满自豪。感激、热爱、敬佩已不能涵盖人民心中对毛主席的那份感受,“崇拜”也可能是唯一合适的词语。

抗美援朝战争是典型的以弱制强的战例,它无疑给弱小国家和民族追求独立的斗争以极大的鼓励。当然,受益最大的还是全球炎黄子孙。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改善了民族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将中国和中华民族等闲视之。
于是,对毛主席的崇拜与日俱增,并波及到海外。有人统计,“红宝书”在国外发行了三亿多册,国外特别是第三世界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许多国家的人民说:“世界上,我最佩服毛泽东”。在五七年苏共代表大会主席台上,毛主席的魅力甚至让东道主赫鲁晓夫没勇气走在毛主席的前面,虽然赫并不喜欢毛主席。

美国重量级政治家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如此描述他见毛主席时的感受:“女儿形容她崇拜的歌星能带来电磁般的冲击,我承认我没这种感觉;但在毛泽东主席面前,他确实给了我这种感受”。


七十年代初,某非洲国家元首访华,因未能见到毛主席而泪流满面地离开了北京。可以肯定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没有哪一位伟人像毛主席那样受到全世界的一致推崇。

一些西方学者就毛主席的贡献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给予的评价之高超越受益最大的中华民族的学者们所给予的赞誉。

美国军事作家、评论家拉瑞斯.约本.海默说:“在亚洲东方的一个大国,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毛泽东先生。 他领导着一群农民,在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的情况下,却取得了远远超越乔治·华盛顿的伟大成就……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开创了一个国家单独击败了世界力量集团的先例,除了毛先生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毛主席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伟大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优秀素质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人们对毛主席异乎寻常的崇敬和爱戴是发自内心的,正是这个灾难深重、注重信义、知恩报恩的民族正常的反应。

无论毛主席多么拒绝个人崇拜,但人民还是由衷地崇拜他、爱戴他!

毛主席逝世近50年了,看看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和长沙毛主席故居前长长的瞻仰队伍;

看看而今毛主席书籍的热销,看看青年手捧毛选孜孜学习的倩影,这是人心所向啊!

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0年,邓小平被问:天安门的毛主席像是否永久保留?他回了7字
基辛格在杨根思连留下怎样的感言?
基辛格在谈到毛主席时说: 毛泽东几乎从来不自己独白,
外媒采访邓小平: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话?邓小平如何回答
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毛主席视察时指着天花板笑问:这是谁的主意
人们为什么越来越怀念毛泽东?原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