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域探秘之丹丹乌里克佛寺挖掘

初步勘查之后,斯坦因把营地扎在靠近主要遗址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劳工少在流沙中走路而把精力用在挖掘上。

古代果园中干枯的树木可以满足他们做燃料,但骆驼和毛驴没有饲料。

斯坦因打发一个叫摩根的劳工率领骆驼队去了还有三天路程的克里雅河畔,让骆驼吃到饲草并恢复体力以备以后的负重旅行,而驮来粮食的毛驴他让两个村民带回村子里喂养。

在荒漠中考古探险,需要许多人的合作,而领导者,除具备知识能力以外,还需要组织和筹划能力,要干每一件事的时候把事前事后的准备工作做好,这样才不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影响工作的问题。

这方面斯坦因很有才能,他总是非常精细精确地计算和安排人力和物力,这也是他在西域考古的战斗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因素。

1900年12月19日,斯坦因组织劳工开始了对“丹丹乌里克”遗址的发掘。

靠近宿营地南面的一间方形小建筑物的废墟,吐尔迪称它为“偶像庙”,埋在沙子下面2至3英尺深的地方。

斯坦因要清理干净这个废墟里面的沙子的目的,是首先要对这些古代建筑的一般布局和结构有个初步的认识。

残墙证明这是一座方形内殿,四边被均长20英尺的外墙环绕,形成走廊或过道大概是为崇拜者行礼仪时绕行所用。

倒塌的墙壁和没倒塌墙下部的佛像浮雕是墙壁的装饰,佛像的姿容都很正统有的举手说教,有的静坐沉思,还有些小浮雕都是佛的供奉待者,有坐在莲花座上戴着花环的妇女。

这些都引起了斯坦因的极大兴趣,他看出了其中印度、希腊佛教艺术的风格。

更令他高兴的是,这些佛雕本来的鲜艳的色彩大都保持得非常好,沙土的可靠的保护力得到证明,斯坦因对将来的挖掘更有信心。

这座小佛殿,使斯坦因得到一百五十片能运往欧洲的浮雕。

第二天,发掘一群埋在一个高大的沙包斜坡下面的沙土中6-8英尺深的建筑物。

斯坦因从露出沙土上面断裂的一截截木柱断定这群建筑的结构特征。

挖掘劳工是非常卖力的,他们一点也没有对不起斯坦因的那几个铜币,他们的挖掘也是相当困难的,流沙像水一样流动,刚挖上来,又流回去,挖好几次才能顶一次的量,但挖掘的结果是喜人的。

这是佛寺中较大的一间,有10英尺见方,门开在北面,墙也是以木料为框架,两面抹上灰泥,厚度一律6英寸半。

佛殿四周同样环绕着过道,进口在北墙的正中。

佛殿内有过一尊用灰泥塑造的并涂有色彩的大塑像,但现在只剩下双脚在那里,脚在离地3英尺高的长方形基座上,小腿和下部服饰的雕塑碎片散落其上,但一拿就碎了。

根据这座大佛像判断,这个佛殿相当高,内墙壁上还画着头带光环的佛或菩萨像,这些像比真人要高大得多,可惜也只剩下他们的双脚和宽大饰带上的莲花,色彩已经脱落减退。

过道外墙内侧下面,画有一排装饰图案,画着漂在水面上的莲花和小人像。

在过道南墙上,斯坦因顺利地剥下一块灰泥壁盏,完整地运回了大英博物馆。

那上面画的是一尊佛或菩萨坐像,位于两个大壁画之间三角形空白处,写有黑色题铭,是手写草书的婆罗谜文,但不知是什么语言,正是这些文字吸引斯坦因剥下了壁画。

斯坦因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消失了的艺术世界而激动不已,他拍照、记录和描述每项物品的发现位置及形状,又迎接新的发现。

整整一天,他在兴奋和忙碌中度过,荒漠的死寂远离了他,小帐篷里的烛光一直亮到深夜。

第三天,寺院西墙边挖出另一座佛殿,面积小,却有丰富动人的艺术遗物。

有抬起右手呈说法式的佛或菩萨像,穿着染成红棕色的袈裟,和印度僧侣的服装颜色一样,而头上的光环是明暗不同的绿色。

在清理位于房脚底座和主要神像底座之间的平台时,斯坦因找到了一个独立的小灰泥塑像,除了头部和手臂之外保留较好,斯坦因冒险搬动了它,没有捏碎,于是就用他事先在和田准备的棉絮和大量柔软的土造纸包装好,小心地放进他的一只驮箱里,运回了伦敦。

后来又发现了五块带有彩色画的木板,画的是佛教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或佛教传说中的情景。

其中一块画着两个菩萨像,坐在莲花上,身后是彩色的背光和光环。

还有一块上画着一个跳舞的妇女,姿态活泼潇洒,头向后仰,垂下浓密的黑发,左手举着的彩带或面纱在头顶呈现出优美的弧形。

斯坦因还发现了几把古代的扫帚,他想象着那最后的侍者用力扫除沙土不让它们浸染各种圣物的情景,心情激动而复杂。

扫帚是用一种硬草的茎杆巧妙地捆扎而成。茎杆的末端被连续编为辫状,然后用搓好的草绳捆扎成圆把,披散开的一端组合成羽毛般的条状。

沙土完好保护下来的这几把扫帚很让斯坦因研究了一番。

一些不落俗套的生动活泼的色彩壁画吸引了斯坦因的注意。

其中位于穿着铠甲的雕像的左边,画着一个在方形水池中沐浴的美丽妇女,环绕着水池的地面上铺着棋盘格状的纹路,水面上到处漂浮着莲花。

女人全身裸露,只有头上有一块形似印度纱的纱巾,绾着高而黑的发髻,颈部、两臂和腰上束有饰物,画面轮廓简练,以优美的线条勾画出有活力的神韵。

右手的纤指抚着胸口,左臂以曲线形弯至腹部,四条系着小铃的带子系在臀部周围,酷似早期印度雕塑艺术中的舞女。

但奇特的是,描绘精致的葡萄叶子出现在古典后期艺术品本应绘有无花果叶的女人敏感地方,和田的植物被画入壁画,反映出艺术在中国西域的土地上发生的内容上的变化。

浴女的脸侧向她自己的右方,向下看着一个小男孩。

男孩似乎想从水中爬起来靠拢在她身边。

画面中的莲花描绘得十分逼真自然,以各种姿态浮现水面,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开,色彩也从深蓝到暗紫不等。

说明这些圣洁的莲花是画师长期观察而熟悉的。

整个画面美艳惊人而又清新脱俗,出水的莲花和出浴的美人竞相比美,尤其是美人的神态,细眉高挑,凤眼微睁,似梦似醉,在死寂没有一点生物的沙漠废墟中挖掘出这样一幅一千多年前的水淋淋的美女裸浴出水壁画,而且色彩鲜艳,想想看,望着壁画中的美人,他是什么感觉。

斯坦因终生末娶独身到80多岁去世,似乎他从这时开始就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全部倾泻到了这样的艺术女神身上了。

再想想看,在远离绿洲的流沙中藏有这样杰出美丽的壁画,它还藏着什么,这里曾经有过什么样浸透着文化和艺术的浪漫生活,有过什么样的人创造和享受过这样的生活,这是多么诱人探寻的问题啊!

沙漠冷酷无情,吞噬了人们生存的绿洲;沙漠有情有心,又保存下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大智大愚大爱大恨大慈大悲都在它绵绵不尽的无言之中。

又ー幅壁画展现在斯坦因的面前,画面上是一位面貌很年轻的男子像,他盘腿端坐,披一件深蓝色斗篷,裸露右肩,表明是一位佛教学者。

他右手持着一束菩提书页,像印度传统形式的手抄书卷,正在专心致志攻读研究。

画像旁边,描绘着一位侧转向右、正在说教的老人。

他的袈裟好像是由各种深浅不同的棕色布块连缀而成,表现出化缘僧的典型模样。

他伸出右手第二个和第三个手指,以说法式样高抬着左手掌托着闭合起来的菩提书卷。

夹着书页的两块薄版也画得很清楚,这种书卷形式,常见于梵文抄本。

老人的面部特征刻画精巧,表现出了他的聪慧和充分自信的教习神态。

在他的面前也有一个水池,水面浮现着绽开的莲花,两只像是野天鹅的禽鸟在水中嬉戏,颈部呈深蓝色和绿色,昂着头注视着这位老人。

看到这几幅画中都画有莲花,斯坦因想起他在喀什道台的衙门看到过的莲花池,花种是从中原运来培育的,他由此肯定,古代和田现在已埋没于荒沙中的居民庭园里一定种植过这种雅致的水生植物。

考古的诱人之处,就是通过蛛丝马迹还原出缤纷多彩的已经消失了的历史,这是一项非常迷人的工作。当然,它要求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有非常广博和扎实的历史知识和其它知识。

斯坦因一点也不含糊地想剥取这些壁画,但承载这些千年艺术杰作的灰泥层很容易碎裂,他尝试几次均告失败,因此他不停地用照相机拍下了这些画。后来由他的艺术家朋友安德鲁斯临摹了这些壁画照片,使我们现在还有幸看到它们但肯定已经大大打了折扣。

敬请期待后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丹乌里克:流沙中的维纳斯
斯坦因 | 西域考古图记
于阗——佛国 • 娟都 • 金玉国
此米兰非彼米兰——西域上被遗忘的米兰古城
热瓦克佛寺,带你秒回千年的于阗古国
西域文明(29)和田楼兰等地遗址壁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