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式建筑彩画一般规则介绍(神曲景观)

清式彩画一般规则介绍

河南神曲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公司古建科研设计室

边精一

彩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匠师们曾创造了许多优秀而成熟的彩画作品。

在实际绘制中,为了满足大面积施工的需求,使同行业人员能够协同配合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清式彩画(泛指北京地区的清官式彩画)的制度性极为明显。各种彩画在构图、用色、用金和退晕层次上都有具体规定。许多彩画已形成有规律的共同特点,归纳起来绝大部分作品可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彩画(本文列为杂式)。各类彩画的构图、设色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枋大木和一些面积较大的构件上,其它部位则随大木彩画作相应的配合。

一、攘垫枕彩画

(一)线路与色彩分配

清式彩画在构图上,常将檩或枋横向分为三段,中间的一段叫“枋心,左右两段靠近柱头的竖条图案叫“箍头”,箍头与枋心之间的部位叫“找头”。如果梁枋较长,在梁枋的两端常加

图1·旋子彩画枋线排列和色彩分配图

图1·旋子彩画枋线排列和色彩分配图有两条平行分隔的箍头,中间的部位称“盒子”划分这些部位的主要线条称“锦枋线”,简称大线。.其中箍头线、枋心线、皮条线、岔口线和盒子线,称五大线(图1)。

清式各类彩画,不论是否贴金,均以青(群青,下同)、绿、红及少量的香色(土黄色)、紫色为主,互相调换,尤其青绿两色的运用向有固定规则,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同一构件相邻部分,青绿两色相间。如为青箍头,则皮条线的外晕为绿色,里晕为青色。绿岔口、青楞线绿枋心。箍头必须与楞线的颜色相同。

2)同一间内上下相邻的构件,青绿两色相错。如明间额枋是绿箍头、青枋心,则檐檩和小额枋是青箍头、绿枋心。

3 )同建筑相邻两间则青绿两色相间。如明间大额枋是绿箍头,青枋心,则次间大额枋是青箍头、绿枋心。檐檩与小额枋则是绿箍头、

青枋心。

4)一个建筑物的外檐明间桁条(檩条)固定为青箍头。由额垫板箍头设色同扫瞻桁(小式垫板箍头设色亦同檐檩):柱头箍头为上青下绿。

5)由额垫板与平板枋,如不分段划分部位,通画一色,则由额垫板为红色,平板枋为蓝色(图1、2)。

(二)彩画分类规则

1.和玺彩画

是彩画等级最高的一和玺彩画的箍头分“死箍头,与“活箍头”两种。死箍头内不画图案,活箍头内常画“贯套”图案或其它花纹。凡龙草和玺均为死箍头。

图2 和玺彩画枯线排列和色彩分配图

2.旋子彩画

次子和玺彩面,有明种,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构图上,梁杨各部位用⋚形线条分段(图2),各主要线条均沥粉贴金,金线之一侧衬白粉线(也叫大粉)或同时加晕。各构图部位内的花纹也沥粉贴金,并以青、绿、红等底色衬托金色图案,非常华贵。根据各部位所画内容不同,和玺彩画又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和龙草和玺等。

(1)金龙和玺;整组彩画握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一般坊心内不分青绿地,一律画二龙戏珠。找头:青地画升龙,绿地画降龙。盒子大多画坐龙。如找头较长,则不分青、绿地均画升降二龙戏珠。平板柿青地,由两端向中间顺序画行龙。担髓访青地,或画流云或画 “工王云”。由额垫板朱,红地,每间由两端向中间对画行龙。各种龙的周围均衬云气、火焰,以示祥瑞和神威气氛。

(2)龙凤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部位由龙、凤调换构图。一般龙画在青地的枋心找头、盒子上;凤画在绿地的枋心、找头、盒子上。但也有其它的处理方法,如同一间,凡枕心与盒子均画龙(或凤),找头均画凤(或龙),隔间龙、凤相间。或在同一枋心内画一龙一凤,称“龙凤呈祥”,如画双凤称.“双凤昭富”。龙凤和玺平板枋与由额垫板大多画一龙一凤,相间排比。

(3)龙草和玺:妨心、盒子、找头由龙和大草调换构图,底色红、绿互相调换。龙画于绿地上,大草画于红地上。大草常配以“法轮”,又称“法轮吉祥草”,一简称“轱辘草”。由额垫板不画龙,只画轱辘草。

和玺彩画的箍头分“死箍头,,与“活箍头”两种。死箍头内不画图案,活箍头内常画“贯套”图案或其它花纹。凡龙草和玺均为死箍头。

2.旋子彩画 次子和玺彩面,·有明显、系统的等级划分,可做得很雅素,亦可做得很华丽。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官衙、庙宇的主殿、坛庙的配殿以及牌楼等建筑都用这种彩画。其主要特点是:找头内使用带旋涡状的几何图形,叫“旋子”(或旋花),旋子各层花瓣由外至内分别为“一路瓣”、“二路瓣”、

图3旋子彩画找头细部名称

“三路瓣”、“旋眼”(旋花心)。旋花瓣之间的三角地叫“菱角地”,反正旋花中间的空地叫“宝剑头”,旋子靠箍头部分的图案叫栀花,花瓣之间的空地亦称菱角地(图3)。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长短作增减旋花瓣的处理依据。构图分别为“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一路”(或加金道冠)、“加两路”、“加勾丝咬”和“两整两破”、“数整数破”等。反之,极短的构件还可画四分之一旋子或栀花(图4)。按不同等级,找头部位的用金、退晕层次均有固定规则,其它部位也做相应的处理。

图4找头部位旋子分配法

图4找头部位旋子分配法

(1)金琢墨石碾玉:是旋子彩画中等级最高的,所有大线及旋子各路瓣均沥粉贴金、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均沥粉贴金。枋心多画龙锦,非常华丽,可与和玺彩画媲美。

(2)烟琢墨石碾玉:次于金琢墨石碾玉,五大线沥粉贴金、退晕(如果是活盒子,盒子线不退晕)。旋子各路瓣与栀花用墨线、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贴金。枋心画龙锦,平板妨画降幕云,栀花墨线、退晕。由额垫板或小池子半个瓢,或画法轮吉祥草。

(3)金线大点金;五大线沥粉贴金、退晕同烟琢墨石碾玉,旋子与栀花不退晕,均为墨线。菱角地、旋眼、栀花心、宝剑头沥粉贴金。访心多画龙锦,盒子多画坐龙、西蕃莲草。平板访降摹云云纹沥粉贴金、退晕同烟琢墨石碾玉,但栀花不退晕,仅花心、菱角地、圆珠贴金。

(4)墨线大点金:各大线与旋子,栀花均为墨线,不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贴金。枋心或用龙锦或画“一”字(又称一统夭下),盒子多画栀花。平板枋画降事云,云纹与栀花均为墨线,只花心,菱角地,圆珠贴金。由额垫板或画小池子半个瓢,或满刷红油漆。

(5)金线小点金:除菱角地、宝剑头不沥粉贴金外,基本同金线大点金。很少用。

(6)墨线小点金:除旋眼、一栀花心贴金外,其余各处均无金饰。枋心多画”一字枋心”或夔龙等,很少画金龙或锦。盒子多画栀花。垫板画小池子半个瓢。

(7)雅伍墨:整组彩画完全不用金,亦不退晕。旋子用黑白线条画于青绿底色上,枕心多画“一”字,盒子多画栀花。由额垫板刷红油漆,平板枋多画栀花(小式亦有在杨心内画夔龙、折枝黑叶花的),是最简单雅素的旋子彩画。

(8)雄黄玉:主要特征以黄调子做底色,上衬青绿旋花瓣和线条,均退晕,一般不贴金,是另一种形式的旋子彩画,多用于坛庙中的神厨、神库等建筑。

凡旋子彩画的箍头,除用金和退晕层次不同外,箍头内均不加花纹。旋子各路瓣的大小比例是:一路瓣大于二路瓣,二路瓣大于三路瓣,旋眼大于一路瓣(或等于一路瓣)。皮条线均两面退晕或加白粉线。

3.苏式彩画

由图案和绘画两部分组成,是另一种风格与形式的彩画,用子园林和住宅。各种图案和画题互相交错,形成灵活多变的画面。图案多画各种回纹、万字、夔纹、汉瓦、连珠,卡子、锦纹等。绘画包括各种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另外还有一些装饰画,如折枝黑叶花、异兽、流云、博古、竹叶梅等。画题多加寓意,喻其美好、吉祥。

苏式彩画最有代表性的构图是将檀垫枋联起来,在中间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包袱线做多层退晕,内层称“烟云”,外层称“托子”。烟云和托子由直线构成的称“硬烟云,,由曲线构成的称“软烟云”。烟云退晕以青、紫、黑三色为主,托子以黄(土黄、樟丹),绿、红三色为主。包袱两侧的找头如果是青地,则画聚锦、硬卡子;绿地则画折枝黑叶花或异兽。

垫板红地大多画软卡子。箍头以活箍头为主,画回纹、万字、连珠、方格锦等(图5)。另一种构图是檩枋上画枋心,其两侧表现方法同包袱。苏式彩画的分类主要根据工艺的繁简、用

金量的多少和退晕的层次而定,一般常见的有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墨线苏画与海漫苏画。此外,取苏式彩画的某一部分,如箍头、包私亦可变成极简单的苏式彩画少常的是掐箍头。

(1)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工艺最考究,用金和退晕层次很多,主要图案如箍头、卡子,大多在退晕花纹的外轮廓又加沥粉贴金边线。各间烟云构图,软硬’调换,退晕层次七至九道(层),最多可达十三道。包袱内的画也极精致华丽,甚至有满用金箔衬地者,称“窝金地”。

(2)金线苏画:是最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路如箍头线、包袱线(或枋心线)、聚锦线等均助粉贴金,活箍头与卡子亦多沥粉贴 金,但轮廓内不再做退晕处理,烟云退晕层次 为五或七道。

(3)黄线苏画(墨线苏画):.构图基本 同金线苏画,但不贴金,主要线条均用黄线或墨线。箍头内多画单色退晕回纹、万字。青地找头配香色硬卡子,绿地找头配红色(或紫色) 软卡子。烟云退晕层次五道以下。 (4)海漫苏画:主要特征是无枋心、包 袱。梁枋的箍头或卡子之间通画一些简单的花纹,如青地画流云,绿地画黑叶折枝花,垫板红地画三蓝拆垛花(笔尖蘸蓝,笔肚蘸白,点画在红地上的各种花)。多用于次要部位。

(5)掐箍头搭包袱:包袱与箍头画法同前,找头内刷红油漆。椽头做彩画。

(6)掐箍头:只画箍头、柱头、棺头(包括佗头侧面、底面),其余刷红油漆。椽头做彩画。

4.杂式:

是指格式变化较多,特征不明显,无法划归于哪一类的彩画、因此有多种画法。但其构图方式与色彩的运用,基本以前述三大类为模式。每将彩画常用的图案混合运用,手法比较 灵活。如梁枋的三段划分和旋子五大线的构图方式,青绿色彩的调配规律以及枋心、找头等 部位的纹样,同样表现了很多成熟的作品。

二、其它部位的彩画

(一)斗拱

斗拱彩画以青绿色为主,间配有红油漆,’青绿两色相间以柱头科为准。凡以科、升、 斗一律用蓝色,拱、翘、昂等一律用绿色,各 平身科由柱头科向中间青绿两色相间,取其对称。正身拱眼与外拽栱坡棱刷红油漆。垫拱板 中部刷红油漆,边框大多为绿色。根据用金量的不同和退晕层次的多少,斗栱彩画亦有不同等级。

1,金琢墨斗拱

边线沥粉贴金、起晕、齐白粉线,并在底色中部画墨线,一是最华丽的做法,但很少用。2.金线斗檀 边线一般不沥粉,只贴平金、齐白粉线,不退晕、与金线大点金以上等级的彩画配合使用。

3.墨线斗檀(黄线斗拱)

用墨线或黄线勾边,齐白粉,不贴金。与墨线大点金及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配合使用。 垫拱板多画火焰三宝珠、龙、凤、草、佛莲、佛梵字等。与墨线大点金以下等级的旋子彩画相配合时,可不画花纹,只刷红油漆。

(二)天花

分天花板与支条。天花板构图从内至外由“圆光”(圆箍子)、“方光”(方箍子)和“大边”构成,一般蓝光用蓝色,方光用浅绿色(二绿),大边用深绿(砂绿),支条用绿色,十字相交处称“燕尾”。按大木彩画的类别与等级不同,天花圆光内容有龙、凤、’云、草、花卉、仙鹤(团鹤)等画题。岔角与燕尾多用各色云纹相配合。高、中级用金琢墨、烟琢墨方法绘制。燕尾钻辘沥粉贴金,低等枯辘不贴金(图6)。

(三)角梁

各式彩画角梁均用绿色。仔角梁如有兽头,则底面画肚弦(龙肚子纹图案),肚弦道数五、七、九不等,但均为单数,用蓝色退晕。老、仔角梁侧面的上部刷红油漆。贴金及退晕层次按大木等级来定。

(四)椽头、椽身与望板

彩画作分飞檐椽头与老搪椽头(飞头与循椽)。凡飞头多用绿做底色,上衬金色、黄色或黑色图案,殿式彩画飞檐椽头多用万字和栀花;老搪椽头多画“龙眼”(也称虎眼或宝珠)。龙眼椽头,由角梁向中间逐个刷色,青绿相间,但靠老角梁的第一个椽头固定是蓝色。老檐如画寿字均用群青做底色。苏式彩画老檐椽头多画百花图、福庆(蝠与磐)、寿字等,均为群青底色。椽身与望板只在极高等的和玺彩画中配彩画,椽肚彩画绿油漆衬底,望板红油漆衬底,花纹沥粉贴金。

(五)宝瓶

分金宝瓶与红宝瓶两种。金宝瓶上满沥粉贴金;红宝瓶刷樟丹色,用黑线画花纹(称切活)。彩画是一种装饰艺术,由于受着人们审美习惯的影响,极富于变化,因此,各时期、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即使在同一时期内,画师们对同一种彩画,根据具体情况也常常给以灵活处理,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本文所述之规则,也有其时间的局限性,主要是清晚期的一些表现手法和一般通用的规则,未能包括清代各个时期的特点,不免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些规则却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值得参考借鉴。

编后附记:本文是作者为即将印行的《北京古建彩画选辑》一书所写的说明。此文阐述了清式彩画的基本规则,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古建彩画技法的基础,先予发表,作为今后陆续介绍古建筑彩画技法的引言。

河南神曲景观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筑上的“豪华外衣”——苏式彩画
慈宁宫花园建筑彩画考略(二)
第三章?清代的建筑彩画
和玺彩画
明代建筑旋子彩画类型及演变分析
古建筑文化之彩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