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安问王献之:你和王羲之谁的书法更好?王献之直爽的回答成了谢安否定献之书法的道德证据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他的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称其“初慕羲之作草正字,而羲之有解书者。后之评其字者,亦谓纵任自在,若螭盘虎踞之势,要当人能品也。然其妙处,独隶与行草耳。此所有惟行书为多。”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谢安素来善写尺牍书,而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献之曾经精心写了一幅字赠给谢安,不料被对方加上评语退了回来,献之对此事甚为怨恨。后来二人见面,谢安问献之:“你感觉你的字比你父亲的如何?”答道:“当然超过他。”谢安又说:“旁人的评论可不是这样啊。”献之答道:“一般人哪里懂得!”

作为长辈的谢安问王献之的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但中国古人以忠孝为立身之本,王羲之的曾祖王祥为著名的大孝子,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琅琊王氏家族以孝闻名;联系这些再回头看谢安的问话,实在有点阴险。提这样的问题,这不是为难王献之吗?献之回答自己的书法不及父亲的,正中谢安下怀;回答超过羲之,献之就是不孝,谢安在道德层面还是完胜王献之。

唐代孙过庭也和谢安的看法一致,在《书谱》中批评王献之说:王献之自称胜过他的父亲,这太过分了!一个人立身创业,扬名于世,应该让父母同时得到荣誉,才是一种孝道。言下之意是献之的回答是抢夺羲之书法声誉之不孝行为,还引用曾参见到一条名叫“胜母”的巷子,认为不合人情拒绝进去的事,进一步反衬献之的不孝。

孙过庭对魏晋书法“四贤”下的结论性评价是:王羲之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只有专工和博涉的区别;而王献之根本比不上王羲之,则是毫无疑问的了。

事实上孙过庭用的是王献之的外拓笔法,羲献书法各有所长。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献之继承羲之含蓄内敛的內擫笔法,把它发展成了华滋奔放的外拓笔法,从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名气遮蔽了之前的所有大家,包括王羲之。

书法优劣评论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书法好的恶人、奸佞之徒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书法差的忠臣良将、仁人志士也不乏其人。德艺双馨是人们的正确追求,人们对于品行恶劣的人的书法反感而不收藏是可以理解的,但以道德评价代替书法评价会使书法鉴赏变成道德评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二王之妙”
王献之书法的发展轨迹是什么样的?
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书法水平很高,却为何备受批评?
《王献之评传》
王献之经典法帖
书法审美演义(11--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