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王攻打了楚地三次,次次失败,每次失败的原因都无法解释

大家好我是柏舟,今天是《商周钩沉》系列第四期。

之前说了妇好和武丁攻克周边诸方国,强大自身的故事,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反面例子。

在西周,当时中原大地上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攻打了一个地方,三战三败,连自己也最终丧命。

这位正是周昭王,攻打的地方叫做楚。

清人所绘制周昭王像

这位周昭王的时运颇有些不济,《竹书纪年》记载,第一次伐楚是在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发生了什么事呢?

“伐楚,涉汉,遇大兕”。第一次伐楚,就在大犀牛的阻拦下偃旗息鼓,估摸着还损伤惨重。

第二次伐楚,是在周昭王十九年(前982)。这次周昭王学乖了,不亲自领军了,派出手下祭公辛伯伐楚,《竹书纪年》载,这次伐楚的结果是“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什么意思?这是在阴天发生了日全食(此说法参考刘次沅《天大曀记录的天文年代分析》一文),虽然阴天本来就看不见太阳,但是日全食之时,是白日变黑、气温下降、阴风大起。

这对于正在渡水的周军来说,简直是天罚一般的恐惧,自然又是损失惨重。

最后一次伐楚,周昭王是倾尽国力,在陕西扶凤曾出土过一个铜器墙盘,上面有铭文,其中有一句:““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可见声势之浩大。

结果如何呢?“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周人对此语焉不详,留下来一句近乎故事的记载,说周昭王出征的时候天有异象,五色光直冲天空,周昭王一去不返了。

毫无疑问,第三次伐楚也是失败的。

陕西出土的墙盘

周昭王伐楚,三次失利的有些太过机缘巧合,古人迷信,这些自然成了周昭王“王道微缺”的佐证。

唐人张守节所撰的《史记正义》引东汉史书《帝王世纪》记载,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算是强行给了周昭王第三次伐楚失败一个解释,说周昭王的船被船人(一说是楚人)做了手脚,连接船身的胶到河中间就溶解了,让周军全军覆没。

但《帝王世纪》的成书时间,距离周昭王足足有千余年,这个说法到底可不可信,已经不得而知了。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国,“辟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不同于某些文章里认为这是楚国发展壮大而被周国忌惮的依据,学者尹弘兵先生认为,周昭王伐楚的对象并非后世意义上的楚国,而是在西周时期,尚未被芈姓楚国吞并的楚蛮。据其考证周昭王时期,楚国的封地仅五十里。

五十里的小小邦国,如何敢忤逆刚刚经过成康之治国力日上的大周?

楚蛮其实就是一直分散在南方的一些少数部族,大约在今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区和下游的汉东地区都有分布,最关键的是,他们占据着先秦时期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铜的主要产地铜绿山。

这样一个没有统一的、分散的,又占据重要资源的族群,自然成了周昭王的征伐对象

只不过,周昭王的运气实在是有点差。

诸君对周昭王伐楚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本文系柏舟原创,仅用于“南北往事”、“柏舟的南北往事”两处。参考文献:刘次沅《天大曀记录的天文年代分析》、尹弘兵《周昭王南征对象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国传奇:沉江的周天子
第四十五集 汉水溺昭王
周昭王姬瑕
上古小讲堂:昭王伐楚
楚国既然已被西周分封为诸侯国,却为何周昭王又要三次南征伐楚
西周王朝第四任帝王周昭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