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兔子就吃窝边草:熙河开边与北宋后期的吞灭青唐吐蕃攻略



公元1068年,官员王韶向刚刚即位的宋神宗上呈了一份全面阐述对西夏战略的计划。在这份被叫做《平戎策》的计划里,王韶为宋朝在西北的百年顽疾开出一剂猛药。想要打败西夏,就必须先占领附近的河湟地区。只有征服了当地的吐蕃部落,才能切断西夏的侧翼。进而一举消灭可恶的党项政权,解除宋朝的西北边患。

于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熙河开边战略被拉开了大幕。其结果一度让汴梁的朝廷喜出望外,但最终却成为了王朝覆灭前的回光返照。

并不困难的选择


宋神宗在执政前期 一直希望能够重振国威


如果宋神宗准备采纳王韶的建议,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前几任皇帝奉行的联合青唐吐蕃抗西夏战略。曾经是北宋重要盟友的青唐吐蕃,将被汴梁的朝廷视为攻坚目标。这将是北宋外交与军事战略中的全新变局。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宋神宗自登基以来,决心一改前朝历代皇帝消极软弱的外交策略。希望以开疆拓土的秦皇汉武为榜样,彻底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但想要真正落实这份计划,宋神宗还必须获得朝中重臣的支持。而在北宋朝廷中最支持王韶计划的,恰恰是被宋神宗委以改革重任的“熙宁改革”的主导者王安石。


王安石就是攻略青唐吐蕃的最大支持者



在当时,王安石推行的变法革新,经常会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重臣的非议。双方争论的核心在于:是不是应该为了解决政府用度短缺和军事软弱的弊病,将财政压力向民间转移。

变法派认为,只有扭转了财政用度短缺的局面,国家才能做到奋发有为。所以,为了整个社会都会从中得到好处,让平民和商人阶层承受一些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想要驳倒以“息边事、纾民力”为口号的保守派,就必须拿出变法能够解决边事的证据。王韶的开边计划提出的时机恰逢其时。


熙河开边的战略制定者 王韶



变法派们不遗余力的向皇帝推荐这份计划,试图利用熙河开边的实际成果来证明,变法确实已经实现了中原王朝的伟大复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目的,作为熙宁变法幕后推手的宋神宗也完全接受了王韶的计划。还将其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主管机宜文字是宋代经略司、安抚司等军区级军事机关中,负责整体战略规划的官员。王韶上任后先招募农民屯垦,再招诱青唐政权领土内吐蕃部落。


青唐吐蕃就是之前吐蕃帝国时代留下的军事移民



青唐政权治理下的吐蕃部落,汉化程度原本就不低。有些部落本身就是唐朝丢失河陇地区后留在当地的汉人遗民团体。所以在宋朝官员的积极招诱下,这些人选择背离青唐政权去投奔了宋朝。

根据宋朝政府自己的统计,在青唐政权和宋朝交界的秦州地区,有20多万吐蕃部落民归附宋朝。宋朝的边境也因此瞬间拓展了1200余里的新领地。这些边境部落的归附,还让宋朝完全掌握了在熙河方向上的战略主动权。王韶以武力夺取青唐政权熙州地区的计划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位置非常重要的青唐 成为了北宋历史上最锐意进取目标



漫长的拉锯战


在大部分时间里 宋军依靠资源优势对青唐形成压制



公元1072年,也就是宋神宗即位的第五年。宋朝在边境建立了一个新的军城通远军,作为进攻熙河地区的基地,并将王韶任命为知军。

王韶就任后,组织军队迅速对熙河展开攻势。宋军在打败当地吐蕃酋长木征后,夺取了战略要地武胜,改名熙州。第二年又攻占河州。虽然木征一度率部反击夺回了河州城,但宋朝仍旧以绝对优势兵力再次将其驱逐,并乘胜夺取洮州、岷州、宕州、叠州等青唐政权的州郡。至此,将自唐代后期就一直被吐蕃占据的熙、河等六个州重新置于中原政权的治下。


已经渡过巅峰的吐蕃武士 无法抵挡数目众多的宋军



1074年,青唐政权大将鬼章率军反攻熙河。他们在踏白城之战中青唐军队大破宋军,杀死宋军主将河州知州景思立,引发了宋军熙河防线的全线动摇。王韶只得再次率领大军进入熙河地区,打败鬼章并且迫使木征投降。这才勉强稳定住了熙河地区的局势。

熙河开边的成功,让王安是的变法有了事实成果支持,大大增加了变法派在庙堂上的话语权。继王安石之后的变法派,一旦获得主持朝政的机会,就试图在青唐方向上取得军事上的进展。以至于对青唐的不断蚕食,这几乎成为了变法派的一种政治传统。而保守派如果占据优势,便会叫停这种给政敌脸色增光的行动。


青唐本地传说中的萨格尔王 原型就是青唐第一代统治者 唃厮啰



宋哲宗亲政后,变法派又夺回执政大权。马上派遣王愍、王瞻率兵进攻青唐吐蕃,接连攻城略地,甚至短暂夺取了青唐吐蕃的都城青唐城。

到宋徽宗继位,以蔡京为首的变法派又一面给王愍等旧将平反,一面派遣王厚、童贯率军继续向青唐吐蕃进攻。1104年,宋军在决战中打败青唐吐蕃主力,再次攻占青唐城。终于灭亡了这个相传六代的西北地方政权,完全占领了河湟地区。


青唐城就是今天西宁的前生



历经三朝的熙河开边经略,被许多人认为是两宋时期最成功的一次对外军事行动。但就在两宋时期,对青唐吐蕃的征伐就已经引起不少非议。作为保守派代表人物的苏轼明确提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夺取周边民族大片空旷无人的土地,只不过是文武大臣获得功绩的一种手段。对国家并没有好处!

南宋时期的陈均也认为,熙河开边耗费了太多的资源。以至于当金国在北方崛起时,北宋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兵猛将来抵挡南下的女真人。


一直到今天 青唐当地都无法成为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



损人不利己的战略


动物都有的天然本能 经常会被人类所漠视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窝边草是兔子最容易的获得的食物,但兔子却不会去吃。这是因为兔子窝边的草对于兔子来讲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隐藏兔子窝的位置,掩盖兔子的踪迹。短短一句俗语,就道出了长久安全和眼前利益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

对于宋朝来讲,与青唐吐蕃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远比夺取一块少数民族聚居的未开发地区有意义的多。这也是为何前几代宋朝君主竭力维持“联蕃制夏”战略的根本原因。


熙河开边将青唐的吐蕃势力都推到了西夏一边



在军事上,与宋朝形同盟友的青唐吐蕃,会在宋夏战争期间威胁西夏的后方,使西夏无法全力东进。一直为宋朝抵抗西夏的进攻提供了重要帮助。北宋曾经诏喻青唐吐蕃初代首领唃厮啰“永为藩篱”、“并力破贼”。这个贼就是指与唃厮啰同一时代的西夏君主李元昊。同时宋朝在西夏东侧保持强大军事压力,也使西夏无法西向进攻青唐吐蕃。

宋与青唐政权在面对西夏这个共同威胁时,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和青唐吐蕃的友好交往,宋朝获得了重要的战略收益。


青唐城也是北宋大部分时候的对外交流口岸



和青唐吐蕃维持友好,也让宋朝保持了中西交通线的贯通。河西走廊一向是中西交通线的必经之路,但具体路线却时有变化。在宋朝初年,商队旅人多经灵州自中原赶赴西域。西夏崛起之后,这条路线面临着夏军的威胁。商旅不得不在甘州境内就转折向南,经青唐前往宋朝。

在西夏完全控制河西走廊后,不但向过往商旅征收高额过关费用,更放纵军队抄掠逃税的商队。为了生命安全,东西客商被迫选择更南方的青海道作为新的交通路线。青唐吐蕃的都城青唐城,遂成为东西方的交通枢纽。客商们经过这里奔赴西域或前往宋朝。不但有于阗等西域国家的使者需要经青唐吐蕃前往宋朝,就连西亚和中亚的使者也必须在抵达西域之后改道青唐,才能前往宋朝。


宋朝挑起的长期战乱 让青海道的贸易大受损失



熙河开边后,由于青唐吐蕃和宋朝经常处于战争状态,青海道上的商旅几乎断绝。这对于依靠中西贸易致富的青唐吐蕃政权是巨大的经济灾难,同时也断绝了西方向宋朝进行技术输入的最重要渠道。

缺乏足够的战马,一直是困扰宋朝的难题。而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青唐地区则多出好马,宋朝将解决战马不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和青唐吐蕃政权展开的茶马贸易上。在秦、渭、原、牧、环、庆等边境州郡都设有官方的买马场,还专门设置了折博务和市易务来处理日渐兴旺的宋朝吐蕃贸易。在双方关系融洽时,北宋每年购买良马20000匹,而青唐马占了其中十之七八。宋朝也通过赏赐、边境贸易等形式向吐蕃输出了大量茶叶。双方因河湟争夺交恶后,不但使吐蕃丧失了茶叶的主要输入来源,也使得宋朝每年购买的战马数量更少、质量更差。


宋朝自己摧毁青海道贸易 也就毁掉了自己的战马输入渠道



当然,熙河开边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原本作为北宋盟友的青唐吐蕃政权完全推向了西夏一方。如果说北宋前期西北地区的形式是宋和吐蕃结盟抵抗西夏侵略,那神宗熙河开边之后,西北的战事就以西夏和青唐吐蕃结盟来进攻宋朝为主了。

时人评论说,在西北用兵是花费不菲。从内陆向边境运输粮食、军械和日用品更加成本高昂。攻陷了蛮族的土地之后还要分拨驻军、修建堡垒、派驻官员,这些花费远不是新占地区微薄的税赋能弥补的。修建堡垒和官署需要征发民夫、调用厢军,占用大量农作劳动力,又直接影响了边区的经济。


占领青唐 让宋朝不得不多出一大笔驻军开支



自变法派在熙河举兵开战,北宋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兵力的投入到西北战场。其结果不但未能达到消灭西夏的战略目的,反而由于吐蕃部落的叛乱导致宋朝在河湟地区投入更多兵力。虽然战争的结局是宋军攻克了青唐城,消灭了青唐吐蕃政权。但宋朝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重西轻东的军事格局已经无法扭转。

在西北地区集中精兵猛将的代价,就是以河北为核心的东线防御的空虚。在攻陷青唐城十年之后,北方的金国大举南下,东线宋军全线崩溃。北宋末年的一系列战略想象,从熙河开边到消灭西夏,进而击败辽国,全都成为了星辰大海一样的海市蜃楼。(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和唃厮啰的“踏白城之战”,对当时的周边环境影响有多大?
熙宁开边无愧为大宋第一军功
弱宋也疯狂,且看北宋如何拓边三千里!
北宋崛起的天赐良机,却被自己人反复糟蹋
熙河开边(1068—1075年)
宋夏战争之熙河开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