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茶篇
绿茶发酵度为0%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径山茶、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洞庭碧螺春、临海蟠毫、普陀佛茶、井冈翠绿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六安爪片、齐山名片等。
(7)束形——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绿茶干茶呈现碧绿、翠绿或黄绿的色泽。
青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绿茶属于小清新的茶品,其茶汤呈绿黄色。
青茶茶汤呈蜜绿色、蜜黄色或者偏红。
绿茶香气为清新的绿豆香、奶油香或板栗香。
青茶香气多为花果香或花蜜香。
又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其外形粗壮紧实,色泽青褐油润;有天然的花果香气;滋味醇厚,耐泡;叶底青色,有红边;品质有别于其他茶类。青茶为人们熟知的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肉桂、水仙等,每个品种都各具特色。
闽南青茶,主要产于福建南部的安溪县、永春县、平和县等地,其中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其他还有毛蟹、黄金桂、本山、永春佛手等品种。
闽北青茶,主要产于崇安、建瓯、建阳、水吉等地,闽北青茶中以水仙和乌龙的品质较好,闽北青茶的主要品种包括闽北水仙(崇安水仙、建瓯水仙、水吉水仙)和闽北乌龙。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武夷山(武夷岩茶也属于闽北乌龙),山中多岩石,而茶树就生长在岩石之中,因此被称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品种主要有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广东青茶,主要分布在潮州市的潮安县、饶平县、揭阳市的普宁、揭西、梅州地区的梅县、大浦县、丰顺县等地,主要品种有单枞、水仙、乌龙等。
台湾青茶,产于台北、桃园、新竹、苗粟、宜兰等县。产品分为包种和乌龙,包种的发酵程度较轻,包括文山包种茶和冻顶乌龙等;乌龙的发酵程度较重,包括台湾铁观音、白毫乌龙茶等。
闽北乌龙,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无包揉工序,干茶外形多乌润,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是熟香型,叶底红镶边明显。
主要品种有:闽北水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普通名枞(金柳条、金琐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岩韵”,每种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又被称为四大名枞,大红袍
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的区别:
其一,二者的产地不同。闽北乌龙产于福建北部,闽南乌龙产于福建南部。
其二,加工工艺不同。闽北乌龙发酵程度较高,而闽南乌龙发酵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两者茶汤有明显区别,前者相对橙黄,后者相对青黄。从外形上看,闽北乌龙无包揉工序,外形成条索形,闽南乌龙多经包揉工序,外形条索卷曲或圆结。
其三,两者品质特征不同。闽北乌龙是以水醇为胜,而闽南乌龙主要以香气见长。
乌龙茶下有很多小类,品种繁多。如:铁观音、水仙、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色种,等等。
1产地
按产地分,有:
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等);
闽南乌龙茶(铁观音、奇兰,等);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2形态
按形态分,有:
条索形乌龙茶(文山包种、凤凰单丛等);
半球形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八角亭龙须茶);
团块型乌龙茶(水仙饼茶)。
3发酵程度
茶叶发酵程度对茶汤的香气、口感都会有一定影响,茶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购品饮不同的乌龙茶。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不同的乌龙茶,其发酵程度是不一致的,轻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轻,摇青次数少;重发酵乌龙茶摇青程度较重,摇青次数较多。
1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有油光,汤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爽口,收敛性好,回甘性强。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代表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2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3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也有些多达75-85%。
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故称白毫乌龙茶,因其外形白、绿、黄、褐、红色相间,犹如朵花,又称“东方美人茶”。其汤色呈琥珀色,鲜艳明亮;蜂蜜香型或熟果香型,甜香明显且浓长;滋味甘甜、鲜爽、醇厚。
闽北乌龙,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无包揉工序,干茶外形多乌润,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是熟香型,叶底红镶边明显。
主要品种有:闽北水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普通名枞(金柳条、金琐匙、千里香、不知春等)、名岩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等)。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岩韵”,每种茶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又被称为四大名枞,其中大红袍更是享誉世界,是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
闽南乌龙,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安溪铁观音一年分四季采制,通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等工序制成。闽南乌龙在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而揉捻较重,干燥过程中有包揉工序。
主要品种有:安溪铁观音、本山茶、毛蟹茶、黄金桂、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
闽北乌龙茶主要有:武夷岩茶及水仙两大类。
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岩茶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广东乌龙茶
广东乌龙茶主要产品有凤凰水仙、凤凰单丛、岭头单丛、饶平色种、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兴宁奇兰等。以潮安的凤凰单枞和饶平的岭头单丛最为著名。
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岭头单丛茶品质稳定,其外形条索紧结壮硕,色泽黄褐油润,花蜜香高锐持久,滋味浓醇甘爽、回甘力强、有特独的微花浓蜜香味(现称为"蜜韵"),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绿腹朱边,耐冲泡、贮藏的品质特点。
所谓豆香,是指炒青绿茶的高火香气,一般不会把这个归成XX型茶叶。传统炒青绿茶炒制火工较低(也就是炒制温度和脱水率较低),香气较清雅。现在通过制茶机械炒制,温度高脱水率高,茶叶更干燥,炒好的茶叶有一种淡淡的焦香,类似于炒豆或炒栗子的香气,也叫高火香。
豆香型茶叶是绿茶,龙井茶内质香气具有豆香味道。大部分绿茶内质香气具有熟板栗香。
其实乌龙茶只是总称,还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类别的茶。例如:水仙、黄旦(黄金桂)、本山、毛蟹、武夷岩茶、冻顶乌龙、肉桂,奇兰、罗汉沉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白毫乌龙,岭头单枞,铁观音等等,种类多样。
乌龙红茶是当代的制茶产物,以小种乌龙茶制作成红茶,有蜜香乌龙红茶、蜜香金萱红茶于是诞生。有别于舞鹤茶区以台茶制作的红玉红茶,烘培出香气中有蜂蜜香味的蜜香乌龙(金萱)红茶,喝起来甘中带甜,又不失乌龙茶重喉韵的回甘滋味。
“清香型”乌龙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清香型”乌龙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包括武夷岩、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武夷岩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3、烘焙 烘焙是乌龙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间。“浓香型”乌龙的典型代表武夷岩,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一、香气特点各有不同
1、清香型岩茶的特点:
香气清鲜,花香中带绿茶的清高鲜爽。滋味甘爽,但带青涩。品种特征明显易鉴别,但岩韵不够突出。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清香型的茶:一般表现为飘香,高而清锐,似桂香袅袅。山场好,发酵较重的高档清香型茶,则有浓锐的香气,香高而浓,似果香。清和浓是不对立的。
清香型一种是轻发酵轻焙火的武夷岩茶,香气高,做青程度较轻所表现的一种清花香或花香。清香型是一种半发酵和轻焙火的武夷岩茶,做青程度较重而焙火较轻的岩茶所表现的一种花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爽,但带稍带微涩。品种特征明显且易鉴别。汤水橙黄至黄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相对适合于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群体。适合现代派,年轻一族。
2、传统型岩茶的特点:
香气浓沉厚重(不显清高),杯底香(挂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但常带杂味(如闷味、陈味等)而欠清纯。汤色深浓、久泡不易退。叶底无看相,品种特征淡化。茶性更温和、不伤胃。该类型适合于“老茶鬼”。
传统型的茶:一般表现为细香,清而悠远,似兰香幽幽。
3、浓香型岩茶的特点:
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挂杯香)好。上品带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顺滑,岩韵强而耐泡,。茶性较温和、不伤胃。 叶底无看相,大多是起“蛤蟆皮”。没有太多欣赏的价值。保管妥当,储存时间较长。
浓香型岩茶的特点:制作时发酵程度较重,焙火程度中,足火。
二、工艺不同
1、传统岩茶的工艺:
与目前市场上岩茶的本质区别在于精制焙火,而不在于初制。传统岩茶都经过长时、低温、炭火烘焙(炖火),未炖火的一律称为毛茶原料或半成品。
传统型岩茶的香气特点为:“锐则浓长、清则幽远”,中低档普通茶为清幽细长,高档茶表现为浓厚持久,因此浓香型并非专指传统型。
3、浓香型岩茶的工艺
制作时发酵程度较重,焙火程度中,足火。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挂杯香)好。
清香型与传统型的定义:清香型是市场上和消费者为了区别未经传统工艺(精制)炖火而上市销售的这类风格的岩茶。传统型则指经炖火、有一定火功的这类风格的岩茶。所以 清香型与传统型的区别与初制“发酵”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友话茶】六个茶类六种滋味之青茶
评茶篇——1,六大茶类 之 青茶(乌龙茶)篇
百科 | 乌龙茶分类
干货!带你认识乌龙茶
你知道吗?铁观音跟大红袍竟然属于同一种茶!快来看看还有什么茶-今日头条
中秋已过,你家的茶叶还在包装盒里吗?乌龙茶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