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农民打井的惊世发现——登上太空的珍宝

说到我国古代的编钟,大家一定会想到非常有名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共65枚。它进入过教科书,也在重要的场合奏响过几回。据记载,用曾侯乙编钟演奏过的乐曲中还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我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也是一套编钟,而且也曾经用来演奏《东方红》。虽然它的总数没有曾侯乙编钟那么多,但是它的发现要比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早很多年,另外,它所演奏的《东方红》还上了太空。这一切,还要从60多年前说起。

1956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小刘庄的农民在村后打井,这里有一条高起的土岗,岗上还散布着6个高起的土包,一看就可能是古墓葬。果不其然,在打井的过程中,村民们挖到了古墓。朴实的农民随即向当地人民委员会报告,并层层上报至河南省文化局。到了第二年的3月,专门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对这座墓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令人没想到的是,到了1958年,又在这座墓东边十米发现了第二座墓,并进行了发掘。因此这两座墓就分别编号为一号墓、二号墓。

一号墓发掘现场

这两座墓的形制、规模都很接近,均为土坑木椁结构。即首先在地面向下挖出甲字形的土坑,分为墓室和墓道两部分,而后在墓室里用木材搭建椁室,犹如构建了一座木头的房屋。以一号墓为例,它的墓室部分长14.5米,最宽处有12.5米,深10.35米。墓道长14米,宽4-5.3米。所以整个墓坑加起来长度为28.5米。

椁室结构示意图

一号墓的椁室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用木柱与隔板分割成7个相互独立的小室,棺材放在主室当中,有内外两重,内棺表面绘制有精美的漆画。

棺板漆画

两座墓中,一号墓没有被盗扰,随葬品保存良好,出土后经过整理修复,多达903件!二号墓曾经被盗,但是也出土了414件文物。器物类别根据用途可分为乐器、兵器、生活器皿、装饰品、竹简等。我们要说的编钟,就出土于一号墓之中。

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特征,考古工作者判断这两座墓的时代为战国早期,国别则为当时的楚国。由于墓葬规模大(墓坑的规模比同时期长沙地区的普通楚墓大20余倍!),随葬品众多,墓主人还应当是楚国的贵族呢。所以,这两座墓也就被称为长台关楚墓,或者信阳楚墓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有疑问,信阳明明在河南省,印象当中应该是古代中原诸国的领地,怎么还成了楚国的地盘了?其实,信阳恰好位于河南省南部,紧邻淮河,被誉为豫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兴起于汉淮流域的楚国,在春秋时期就占有信阳地区,而且把它作为楚国的北方重镇。战国早期,楚国势力庞大,更是不断吞并江淮地区的国家。所以在信阳发现战国早期的楚墓是很正常的。


再来说这套编钟。编钟出土于椁室的前室中,一起摆放在这里的还有铜鼎、铜壶等器物以及鼓、瑟以及悬挂编钟的钟虡,也就是木架子,真可谓钟鸣鼎食了。

编钟出土状态

编钟共13件,大小不一。在最大的一枚铜钟上还有铭文,共12个字,内容为晋人救戎于楚之事。这些编钟里,有7件在挖井时被人取出,另外6件是考古发掘出土,墓葬中出土的竹简上也清楚记录共随葬13枚钟,由此可知并没有遗失。

悬挂编钟的木架子还局部保存,表面也有精美彩绘,后来被文物工作者耐心修复出来,也就是下图所示的。

长台关楚墓出土编钟

编钟出土后,中央音乐学院的专家们对它们进行了测音,结果表明,每个钟可以发出两个音,之间为大三度的关系,符合现代的声学原理。之所以能如此,除了铸造时的精益求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后期加工——考古工作者发现,钟的内侧有或深或浅的孔槽和磨锉痕迹,根据文献记载,凿空或者磨锉,是古人调节音高的主要手段。

这套编钟出土后反响很大,1957年代的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外播送由它们所演奏出来的《东方红》乐曲,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入太空,也以信号的形式向外播送由信阳楚墓铜编钟所演奏的《东方红》,意义非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农民打井,发现日后能“登上太空”的珍宝!
长台关楚墓编钟
长台关楚墓
楚国编钟在太空唱响第一颗卫星《东方红》
文化气息|信阳为啥子没得中原味道
《探索发现》 20180210 2017考古进行时 信阳楚国大墓(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