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农民打井,发现日后能“登上太空”的珍宝!


壹号收藏 今天

1956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小刘庄的农民在村后打井的过程中,挖到了一座古墓。消息传到了河南省文化局,第二年3月,文化局专门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对这座古墓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

椁室结构示意图

古墓为土坑木椁结构,即首先在地面向下挖出甲字形的土坑,分为墓室和墓道两部分,而后在墓室里用木材搭建椁室,犹如构建了一座木头的房屋。古墓的椁室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用木柱与隔板分割成7个相互独立的小室,棺材放在主室当中,有内外两重,内棺表面还绘制有精美的漆画。

棺板漆画

庆幸的是,这座古墓没有被盗扰,随葬品保存良好,出土后经过整理修复,多达903件。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特征,考古工作者判断这座墓为战国早期的楚墓。由于墓葬规模大(墓坑的规模比同时期长沙地区的普通楚墓大20余倍),随葬品众多,考古专家判断墓主人应该是楚国的贵族,并将此墓命名为信阳楚墓或长台关楚墓。

众多陪葬品中,有一套出土于椁室前室的编钟极为壮观,摆放在一起的还有铜鼎、铜壶等器物,以及鼓、瑟、悬挂编钟的钟虡(也就是木架子),真可谓钟鸣鼎食。“堂下之乐,以钟为重”,作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编钟是征战、宴享、朝聘、祭祀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出土的编钟共13件,大小不一。在最大的一枚铜钟上还有铭文,共12个字,内容为晋人救戎于楚之事。这些编钟里,有7件在挖井时被人取出,另外6件是考古发掘出土,墓葬中出土的竹简上也清楚记录共随葬13枚钟,由此可知并没有遗失。

编钟出土状态

编钟的造型庄重古仆,纹饰精致细密。令人惊叹的是,它们埋藏于地下两千多年,却没有伤痕,就连细小的腐蚀锈片也找不到。表面上一层薄薄的黑灰色氧化层也掩盖不住下面金黄色铜质的光泽。悬挂编钟的木架子虽损坏了一部分,但后来已被文物工作者修复,修复完成的样子如下图:

1980年2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这套编钟进行了多方面的声学物理测量,不仅发现编钟的制作、性能符合现代科学原理,而且通过对编钟振动方式的测量,证明每口钟能发两个音。敲击钟体隧部,钟发出一个音;敲击钟体鼓部,另发一个音。

古代编钟用什么方法来校正音高呢?从这套编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钟身和舞部都有人工剔凿的槽,有的透空,有的不透空。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就是利用剔槽的多少、部位的高低、透空不透空来编排音律,铸造出如此精美的乐器。科研人员还发现,这套编钟的音调都和现在的国际音标接近,每枚钟的两个音的频率差别,大都是1比1.2左右,用现代音乐术语讲,即相差半音。所以,可以用这套编钟来演奏现代音乐作品。

1957年的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外播送了由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所演奏出来的《东方红》乐曲,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东方红一号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入太空,悠扬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随着卫星周游世界、响彻太空。这美妙动听的音乐,也是由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演奏录制,意义非凡!

虽然信阳楚墓铜编钟的总数没有曾侯乙编钟那么多,但是它的发现要比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早很多年。信阳楚墓铜编钟实物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兴趣的朋友去故宫时可以一饱眼福哦!

责任编辑:子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农民打井的惊世发现——登上太空的珍宝
长台关楚墓
一座青铜时期的古墓,为何被称为盗墓贼的伤心地?(中)
​40多年前,一通电话让考古队立刻出发,古墓发现的过程却疑云重重
随州墓地再次发现编钟:比曾侯乙编钟还早500年
曾侯乙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