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辟谣:《包青天》百姓拦轿喊冤在北宋可能发生吗?

电视剧《包青天》有百姓拦包拯轿子喊冤的情节,这并不符合真实历史。北宋时期官员出行上朝都是骑马,只有极少数有病年老大臣可以坐轿子,而且需要皇帝特批才可以乘坐。

宋朝以前轿子的发展情况

轿子在汉代称呼为“竹舆”西汉淮南王《谏伐闽越》写到:“乘坐舆轿翻山越岭。”瓒注解:“舆轿就是舆车,江南有竹舆用以出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东晋政权迁移到了江南,出行方式也受到了江南人的影响。皇帝出行采用了一种用人力肩抗的“步辇”。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有汉成帝乘坐步辇的画面,汉成帝乘坐的是八人抬着的“步辇”。形制实际上是东晋时期的“步辇”,竹竿上面有床榻四周有帷幔。

顾恺之女史箴图“步辇”

到了唐朝江南的“竹舆”,四川的“檐子”中原的“步辇”都在使用。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里有唐太宗乘坐的“步辇”,“步辇”由两个宫女抬着,唐太宗坐在上面,有些像现在的担架,比汉成帝乘坐的“步辇”要简陋许多。

随着唐朝经济的繁盛,民间也使用起来这些代步工具。唐朝“肩舆”也叫“檐子”,用竹子制作成方形,上面有顶,四周有门帘。门帘上面装饰越奢华,表示这个人地位越高。“檐子”唐代一般是妇女使用,唐高宗时期规定一品二品夫人用八人抬的“檐子”,三品四品夫人用四人抬的,胥吏商人可以用两人抬的。唐朝官员不允许使用“檐子”,官员出行上朝必须骑马。到了唐朝晚期只有年老有病的大臣可以用“檐子”。

步辇图

北宋时期只有患病的重臣,经过皇帝特批后才能乘坐“肩舆”

北宋只有皇帝、年老有病宗室、才能坐肩舆出行。大臣们平时出行上朝只能骑马。年老或者患病的元老级别大臣,皇帝也会赐给他们肩舆,以此表示皇帝对元老大臣的荣宠。

宋太祖建隆四年春,慕容延钊南征荆湘。当时慕容延钊生病了,皇帝特命他乘坐肩舆指挥作战。宋太祖宰相范质之子范旻平定南汉叛乱生了病,皇帝知道后特命他坐肩舆回到京城。宋真宗时宰相王旦年老,皇帝特准许他肩舆上朝。宋仁宗曾赐给贾昌朝一个银饰肩舆。

司马光晚年生病脚上长了疮,上下马不方便讨厌马出汗的味道,上书请求可以坐肩舆进入皇宫,到平常下马的东方下轿。他还请求假期或者晚上,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大臣商议,可以乘坐肩舆前去。皇帝特许司马光可以乘肩舆去门下尚书省处理国家大事。

清明上河图中的檐子,也就是后来的轿子

古代注重礼仪,服饰车子有使用标准,以此来区分尊卑等级。宋太宗时期为了改变车服制度的混乱,他命令李昉制定了标准。规定商人普通人不许用四人、八人抬的“檐子”,只能用两人抬的“檐子”。

随着北宋经济的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奢靡行为越来越严重,他们都坐着四人抬着的檐子,轿子上面装饰华丽。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时期御史翟思言上书皇帝,要求禁止这种僭越行为。被皇帝采纳。但是实际上没有真正禁止民间使用檐子。到了宋徽宗时期,有钱人、娼妓优伶、甚至下贱人也都使用轿子。随着经济发展轿子开始普及到一般百姓。

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巡检县尉低级官员不许乘檐子,提点刑狱司负责监督惩罚。这说明宋徽宗时期地方官员出行已经开始乘轿檐子了。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下诏:“最近天气不好总是下雪,路面太滑骑马容易摔倒,有的大臣骑马上朝甚至摔伤了。现在特许大臣们可以乘肩舆,只是肩舆不许进入皇宫。”等到大雪停了以后路通了,又恢复原来不许官员乘肩舆的规定。

南宋牟益《游春图》中的肩舆

到了宋钦宗时期。金人向宋朝索取了一万多匹马,只有高官才允许拥有一匹马。士大夫只能骑驴出行,贫穷的士大夫只能徒步出行。由于马匹的紧缺,宋钦宗下令允许百官乘肩舆出入。到了这个时候士大夫出行也都可以乘肩舆了。

北宋前期中期为什么不允许官员乘马呢?一是遵循唐朝的制度,只有妇女出行可以乘轿子。二是北宋前期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皇帝为了提倡节俭严禁奢侈行为。三是因为皇帝士大夫觉得役使人力是对人的不尊重,人像牛马一样拉车不人道。

南宋时期官员乘轿子才开始普及

宋高宗建炎年间,因为扬州的路铺着砖,路面很滑骑马不方便。他下令允许百官乘坐轿子上朝,只是不允许轿子进入皇宫。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下令监察御史以上出入,宰执以下退朝只许乘马,遇到雨天才可以坐轿子。地方上的官员出行必须骑马。到了朱熹生活的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时代,轿子已经满大街都是了。百官无论大小都开始坐轿子出行,宦官传达皇帝命令也坐轿子。

《宋史 舆服志》记载轿子正方形,上面装饰黄、黑、两种颜色。用竹篾编成的席子做成凸出的盖子遮挡,轿子左右两边有窗户,窗户外面有帘子。两边有两个长竹竿,也叫竹轿子或者竹舆。

四川广元南宋墓石雕中的轿子

完颜亮入侵南宋,刘琦年老生病只能坐着竹舆指挥作战。四川宣抚使吴璘也坐着肩舆指挥抵抗金军。当时刘琦已经63岁吴璘59岁,一些年老生病的武将指挥作战也坐轿子。

南宋由于缺少马匹,加上南方天气雨水多,骑马不如坐轿子方便 ,官员坐轿子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北宋时期的轿子被称为“肩舆”“檐子”。北宋时期官员还不允许乘坐轿子上朝出行,到了南宋时期官员坐轿子才被允许。拦轿子喊冤在北宋时期不太可能,北宋官员上朝出行都是骑马。百姓喊冤直接拦马就好了。

参考史料

《宋史》《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爱日斋丛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史|漫谈古代的轿子
不知原在鞍轿里——轿子随谈
“凤冠霞帔闺中等, 八抬大轿轻叩门”——你知道轿子的历史吗?
请君坐轿,等人抬杠。
正确认识宋朝,其实宋朝是中国的骄傲
介绍下古代轿子的类型、规格、名称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