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人张孝祥的即席之作,竟然让元帅愤然离席,上书南宋皇帝请战

南宋时期,南渡的主战派士大夫们大都怀着一颗“把吴钩看了”的雄心壮志,却又被主和派轮番打击,无可奈何之后,他们都把愤懑的情绪写到了诗词中,一时间金句迭出。如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张元干的“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矣悲难诉”等等。期间,有一位主战派儒将张孝祥在宴席上即席作词一首《六州歌头》,让宴席之中的元帅张浚听了之后愤然离席,当即去上书宋孝宗,请求率兵收复失地!

当时,儒将张孝祥任建康(今南京)留守。元帅张浚召集主战派将领赴宴,商讨向宋孝宗上书请战事宜。席间,张孝祥悲愤难平,即席写下了这首词:《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开头第一句点明了宋金两个民族政权对峙的地点,即南宋的“关塞”是淮河。这个关塞对于主战派将领来说是屈辱的关塞,是他们心头的一根刺,所以,第一句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愤的基调。将军从南岸向北岸望去,没了战马飞奔时扬起的烟尘,只见莽莽荒纪,秋风萧瑟,一派肃杀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黯然神伤?

本来此次宴会的召集人是主战派元帅张浚,当然了,宴席之上的将领都是主战派。据说,当张孝祥的这首词的上阕说出来的时候,将领们群情激愤。宋词的最大特色就是借景抒情,作者抓住了主战派将领心头的第一道坎:淮河!并对其周围的景色极力渲染,这个效果出奇的好!

词人接着回忆起了当年二帝被掳的事件。他隐晦地说道,当年的事大概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及的。这个“殆”字非常有讲究,它是不是在含蓄地指出可统治者的无能?可是,对于军事将领来说,自己的皇帝被敌人掳走不是一件屈辱的事吗?这是主战派将领心上的第二道坎。作者毫不留情,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他接着指出:洙泗上,弦歌地,亦膳腥!洙水和泗水两条河流流经山东,山东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圣地!然而,这样的圣地也变成了牧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这是主战派将领心头的第三道坎。词人继续对淮河对岸的情景进行描述。黄昏时分,对岸的田野上到处都是牛羊,它们都在往自己的家里奔跑。而金军的元帅骑着马,带领着部下在巡逻!看来,金军并没有因为宋朝皇帝的软弱无能而偃旗息鼓,他们时刻都在准备着,他们想要灭了这个羸弱的朝廷。

词的下阕借景抒情。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铺垫之后,下阕的氛围就变得更加凄凉悲壮,令人愤恨难平!词人看到自己腰中的羽箭,匣中的宝剑都锈迹斑斑,自己一事无成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时光飞逝,我们空有一颗报国的雄心,它终究会凋零在沧桑的岁月中。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看看来来往往的议和使者,他们根本只想图一时安逸,哪里想收复失地!真的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听说,中原儿女都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的时候,所以,当我们来到这个关塞的时候,真的是气塞胸膛,泪水倾泻而出!由此,全词达到了高潮:主战派将领心中的三道坎如三记闷棍,重重地打在了每一位将领的头上。虽然主和派占据了上风,可是,主战派将领们并不想放弃,他们要努力改变这一切!所以,张浚元帅马上离席去面见天子,请求出战!

这首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可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可以看出词人的生花妙笔不同凡响,所以,这样的景烘托出的情宛如一枚重磅炸弹在人们心头炸裂,难怪张浚元帅立马起身要面见皇帝呢。

然而,穷其一生,张孝祥将军也没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那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 国学网
第四章·宋词发展的过渡期及其作品选讲
【名句欣赏】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爱国词人张孝祥,最经典的三首词作,千古流芳,诉尽一腔冰雪肝胆
宋词故事:岳飞的妻子、陆游的婚变,记豪放词的寂寞与山河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