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导读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狩猎活动。远古的人类为了生存,学会了使用工具。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狩猎活动中的标枪、弓箭随之产生。尤其是春秋孔子就将射箭运动作为培养人的德行、进行礼仪教化的重要手段。

战国时代,射礼又成为古代男子射箭的一种礼仪活动。频繁的战争和杀伐以及青铜及冶炼技术的提高,射箭运动又成为重要的军事项目和教育内容,弓箭甚至成为了决定战场胜利的致命法宝。

射箭运动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6秦始皇兵马俑中就发现了大量的青铜箭镞,根据兵马俑士的身体形状,专家考证秦军阵中有专业的弓弩手,强悍的秦军就是凭着锋利的箭阵所向披靡统一六国。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北伐时还发明了有能连射功能的弩机。汉朝李陵出击匈奴,以五千步兵的弩阵抵挡了二十万匈奴骑兵的连续冲击,弹尽粮绝以后,才兵败投降。可见,弓箭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秦始皇兵马俑跪射俑

汉代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弓箭这种战场上的大杀器却成为了贵族乃至平民百姓的一项主要运动方式。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射箭成为了魏晋南北朝士族们的主要娱乐和运动方式呢?

一、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的兴起原因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大动乱的时期。由于不断的出现分裂割据政权相互杀伐,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近三百多年的社会动乱。这个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汉、胡等民族人口大量流动融合,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长期的相互杀伐促使魏晋南北朝的甲胄和具装都处在了历史的最高峰,射箭这种技能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此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传统凶悍的尚武精神传播到了中原和南方地区,并对长期耳濡目染接受儒家教育的汉族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骑马射箭等尚武之风已经不仅仅是军队士兵上战场的专利,射箭随着频繁的战乱反而被迫成为了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逐渐在当时的上层社会贵族士族中蓬勃兴起。

尤其是在那些具有特殊社会地位、享有特权的士族阶层,骑马射箭这种技能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时髦运动。射箭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手段和教育手段,这种技能的发展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在多民族人口迁移、民族文化冲突和大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学习提高,成为了多姿多彩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活动。

如魏晋时期秦凉地区鲜卑叛乱,马隆奉旨平叛,设局募兵,募兵的标准就为“须引弓四钧,挽弩九石,方得合选”得到了三千五百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射箭是每一个人包括妇女都必需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

二、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发展教育方式

正是因为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迭及民族大融合,让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活力和智慧,促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了一个极富个性张扬的时代。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就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先驱。刘勰《文心雕龙》评到“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肤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仙心”中显露“飘忽俊佚,言无端涯”的风格,从嵇康诗作文论中可一窥魏晋名士的玄远气度和名师风采,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就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也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思想的开放和尚武风气蔚然成风。

晋武帝后期,社会上层贵族之间流行奢侈夸浮之风,权臣贵戚,相互攀比,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为射箭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并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魏晋南北朝大规模的战乱在北方各割据势力间频繁展开,流民大批南迁,官办学校在混乱的社会环境中难以维系。另一方面,东汉豪族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出现,如趋附于皇戚贵族贾谧的就有当时的豪士及名家士族二十四人,从而为学术文化在家族中的传承提供了客观条件。由此,家族教育成为射箭文化传承的最主要载体。

当时流行长辈带小辈习射,以及兄弟之间切磋射艺,士族内部习射风气也非常浓郁。一些大家族甚至专门聘请师傅上门教授射箭技术。魏晋南北朝士族父子兄弟乃至整个家族射艺都很高超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前赵建立者匈奴人刘渊“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其子刘聪敏悟过人,博通经书,十五岁就能演习骑射,能弯弓三百斤,臂力晓健,冠绝一时。族子刘曜也“长骑射,尤工文字”刘渊称他为家族的千里驹。这种家族性善射的事例在上层贵族士族中非常普遍。

可见,士族射箭运动的家族教育、家族传承已经成为魏晋南北朝一大鲜明特色。

射箭作为一项必备的技能和体育运动方式,肯定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形成个体本体感觉。因此,射箭技能的掌握需要手把手的教授和自己的反复练习。在这些士族中,家族长辈一般都是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地进行射箭教育。言传身教还包括对士族子孙后代进行精神鼓舞,用家族荣誉感激励子孙后代奋斗不息以不负家门。

尚武精神为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坚实的思想基础,家族传承又是魏晋南北朝射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对当时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了射箭运动的历史发展。如河西走廊嘉峪关地区魏晋墓和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壁画中都有人们大量使用弓箭狩猎或射箭的图画。而河西走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胡、汉民族长期杂居的地方,这些壁画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射箭运动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发展。

河西走廊魏晋南北朝壁画

(一)对后世选官制度的影响

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门阀士族逐渐衰败。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政治局面逐渐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下,统治者开始制定新的选官用人制度,创设了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使大批庶族走上了政治道路,使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中,射箭这种运动技能仍然是考核的主要内容。

敦煌南北朝具装射箭壁画

我们在历史典籍中随出就能看见历朝历代在武举考试中的射箭项目,如《唐六典》曰:

“兵曹、 司兵参军掌武官选举,每岁贡武举人有智勇谋略强力悍材者,举而送之。试长垛、马枪、翘关、 擎重,以为等第之上下,为之升黜。”

《新唐书》中也明确提到了武举制考试的内容:

“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 身材之选。

武举中的技能水平考试主要包括长垛、马射、步射、马枪这四项考试内容,相关成绩直 接决定了参试人考试成绩的高低,其中长垛、马 射、步射三项都属于射箭。“长垛”是指远距离徒步 射箭。“马射”是指骑在马背上射箭,就是“骑射”。 “步射”是指徒步射箭。

唐武举制将考生射箭水平的高低视为录取的决定性因素,颇有“以射选才” 的意思。

(二)对后世休闲娱乐活动的影响

弓箭除了是一种战场上的杀伤性武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演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

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乱也加剧了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间的不断交流,如:后汉国烈宗刘聪(汉刘渊的四子)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就对晋怀帝说你当豫章王的时候朕去拜访你,你给朕展示了乐府的歌,又引朕入射厅,同试技艺,朕得十二筹,卿与武子俱得九筹,卿增朕柘弓银砚,今可记得否?”《北史》记载:

“梁使来聘,云求角武艺。文襄遣猛就馆接之,双带两鞬,左右驰射。校挽强弓,梁人引弓两张,皆三石;猛遂 并取四张,叠挽之,过度。梁人嗟服。”

这段话记载了东魏綦连猛与南梁使者进行的一次射箭交流活动。

由此可见,射箭运动在当时已成为两个政权之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方式,双方在射箭交流这种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了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为今后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今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中,射箭都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虽然射箭早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是它依旧作为一种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振奋精神的综合性运动流传至今。

(三)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大力提倡的射箭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巨大的,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唐诗宋词无疑是我们为止骄傲的两颗璀璨的明星,这些诗词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诗词中有大量的关于射箭的题材,如宋( 无名氏)的《满庭芳·桐叶霜乾》:桐叶霜乾,芦花风软,晓来一色新秋。碧光无际,良夜月明楼。瑞应长庚入梦,钟奇秀、特产贤侯。堪夸处,雄姿英发,连箭射双雕。

唐代杜甫 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些诗词都反映了射箭在战争、狩猎、生活娱乐中的作用十分丰富,充分说明了在魏晋南北朝士族射箭运动的影响下,唐宋射箭运动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射箭这种运动在唐诗宋词等文学载体中体现出了特殊的一种文化韵味。

总结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及特殊的历史背景两方面紧密结合产生的,缺一不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士族制度兴盛的年代。时代的发展环境为士族射箭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社会背景。

魏晋南北朝以后射箭运动的快速发展肯定离不开士族射箭运动打下的良好基础。一方面,尚武精神为门阀士族射箭运动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门阀士族制度为士族射箭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急剧动荡也为士族射箭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士族射箭运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显而易见,射箭运动就是因为魏晋南北朝士族的影响才发扬光大的。

也可以说,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射箭运动的特色发展,就不会有隋唐以后射箭运动的繁荣和流传至今的射箭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期的“士族”指的是什么?
武则天取缔门阀有功?科举对治国有何好处?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
历史上最特殊的王朝,虽一统天下50余年,却不被后世编入正史
进击的高考!!!
魏晋风度不仅有表面的蔑视礼法,也有对人自身价值的发现
杨广在位仅仅是四年,却干了四件大事,让中国受益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