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次娶妻、十余次逃亡、从奴隶到太师:明末四川浩劫中最幸运的人

明末清初,四川惨遭浩劫。连续20年间兵连祸结,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史料载崇祯三年四川全省尚有大约735万人,而到康熙继位,全省人口不超过50万人(见下表)。这其间发生的人间悲剧何可胜数。

明末人口变化

明末大灾荒

欧阳直,明末清初一个普通读书人。他曾身陷张献忠部、“摇黄贼”、南明军队、清军、大西军刘文秀部……四川浩劫中,他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幸存者,其在末世的逃生经历让今人读来扼腕不已。

欧阳直原名欧阳睿年,字公卫,号淇竹,四川广安人,万历四十八年 (1620年)生。他4岁丧母,7岁丧父,10岁时三个哥哥又都去世,成为“伶仃 孤苦”的孤儿。他的嫂嫂傅氏出身书香世家,回娘家守节,把十来 岁的欧阳睿年也带回去抚养。嫂嫂的哥哥傅维吉为他夜以继日的好学感动, “甚怜之,乐与有成,每资(助)笔墨费”。

欧阳直14岁入县学当童生。17岁娶亲,岳父是宕渠镇姓刘的士绅,操办 婚事都出自嫂嫂之力。1639年妻子刘氏为他生一儿子,之后他把嫂嫂接回广 安家中“奉嫂如母”,并供养老祖母。次年妻子刘氏病死,接着他又续弦……

1642年他22岁时补入府学,中了秀才。美好的生活似乎即将开始。

然而历史没有给他时间,乱世来临了。

1644年张献忠入据四川,川中大乱,24岁的欧阳直开始了噩梦般而传奇的日子。

张献忠沉宝处

他“被执”,强迫到成都参加科考,中了张献忠的进士,先派在光禄寺任职,再发监军孙可望部,最后又发至刘进忠骁骑营任文书,“历七月而三易”。

身陷大西军后,因其为四川人,颇不受军中将士信任。欧阳直惨痛回忆:“操刀者几欲以衅鼓而未果。”意思是说,他命悬一线,几 次差些被剥皮做鼓!

1646年后,刘进忠准备反叛张献忠,他才乘机逃走。

(参见[清]刘景伯《蜀龟鉴》卷5《明兵部郎中欧阳直传》:“甲申之变,被胁入省试,几 条者数,司笔札三年,至献诛(张献忠死),乃乘间逸。")

需要说明的是,欧阳直承认张献忠杀人不少。但是同时代人如查继佐的《罪惟录》却意见相反。查继佐是明末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历史学家,义不仕清。因此,他的这部书稿也就一直没能面世,潜藏了三百年,直到民国时期才得以出版,从而逃过了清政府和地主文人的篡改,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当时实际情况。而《罪惟录》的张献忠传里所记张献忠杀人,只有三次,即攻破重庆时将万余俘获的明朝武装屠戮;第二次是破成都后屠戮城中官绅;第三次就是杀了数千应试士子。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记载。与其它在清朝年间便得以篡改刊行的官方文件相差甚大,这难道不说明一些问题吗?而且这三次杀人也主要是针对统治阶层,并不涉及平民百姓,谈何滥杀!否则,我们也不好理解为什么张献忠死后,他的余部在史书中的记载却是与民秋毫无犯,甚得民心。如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在张献忠死后率大西军进入贵州秋毫无犯,到云南时,有书记载他们队伍里有一兵误伤了一个民间小儿,立刻被斩首示众;又记有马踏禾苗者,立被鞭笞。孙可望、李定国等人都是张献忠最亲信的得力干将,如果说张献忠的大西军都是杀人魔王,那么我们实在很难理解魔王的队伍怎么也能转变得如此之快——当然,张献忠所部队伍庞大,我们也不能确定欧阳直先生所在的队伍就是仁义之师。

大西国的钱币

不管怎么说,欧阳先生终于是逃掉了。他逃脱后把欧阳睿年改名为欧阳直,号“存一”(意谓自己万中漏一捡了条小命)。他带着家眷远逃,准备躲到战乱稍好一些的永宁(今叙永)、遵义一带去。然而厄运再次降临。孤舟行到广元县明月渡,突遭凶恶的“摇黄贼”拦 截,这可是比大西军残暴得多的土匪,史书称摇黄贼攻破长寿、垫江、邻水、大竹、广安、岳池、西充、营山、渠县、定远各州县,“城野俱焚掠炮烙吊拷,后尽杀绅士及军民老弱男妇,掳其少妇幼子入营,所获壮丁用生湿牛皮条,文其面,背粮,无人得脱,积尸遍地,臭闻千里。张献忠设监纪通判驻防参将同有司官,赴广安,摇黄贼攻围杀之。

欧阳直记述:“贼登舟,继妻幼子投江死。仆婢或杀或掳,瞬息人亡财散,家遂破!”

明末时局图

欧阳直被缚,读书人斯文丧尽,成为了奴隶娃子,颈项套上绳子、光着脚板,被驱赶在烈日下。步子稍退,贼 兵就以刀背狠打。黄昏至贼营,“体肤已尽裂”。

“摇黄贼”头目“小军王”刑讯逼供,要欧阳直交出张献忠的“窖藏”, 贼兵以弓弦紧捆双手指,悬之梁上,并狠毒鞭抽、火烧……酷刑让欧阳直死 去活来。

幸好这时“小军王”的老婆赵氏不忍,劝“小军王”把欧阳直押送到绰号 “行十万”的大王处。“行十万”见欧阳直文弱,欲挥剑杀之,欧阳直“自分 必死”……

这时“行十万”身边忽然有个女子跪下求情,“行十万”收剑问鞘,让人 把欧阳直绑走。不久,有贼兵来对欧阳直说,奉女主人命,你到里屋去!

欧阳直这才晓得,救他的女人是贼王“行十万”宠爱的向夫人,出身于通 江县仕绅之家,是被抢去当压寨夫人的。

压寨夫人的情景再现

所以她同病相怜,见了欧阳直心酸泪下,避开众人说:“我可怜你也是出 身斯文人家的世家子弟,所以在大王面前托词姑表兄妹,哀请于王,你因此才 得释放! ”

向夫人还详细教欧阳直如何应答。

由于向夫人的帮忙,欧阳直由祸得福,被“行十万”优待,任命为小头目,还连赏两个抢劫 来的女人当他老婆。而欧阳直也明显同流合污了,“衣食起居悉如亲人(之) 礼。直亦感服其恩义,相待若同胞”。

欧阳直记述了这阵子常见的“摇黄” 土匪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人作乐的情景:

“尝见贼每以小儿抛空中,下用长枪刃接儿,承之使儿横竖刃上,手足 抓刨如飞状。众则哄然大笑。又见将人活绑树上,于肚下戮洞,盘出其肠缠其 身,以为乐。又见将小儿提起手足,以儿头警(即撞)钟,鸣则(头)髓出, 众皆称快……”

不觉混了将近两年,欧阳直的惬意生活引起了“行十万”老部下的嫉妒。深知“摇黄” 土匪惨无 人道的暴行,欧阳直害怕了,“惧祸及己”,他慌忙抛弃两个老婆再次孤身逃亡。

没走多远,路上他又被南明封为平蜀侯的曾英部下总兵李孝捉住,“官军”把他当成“摇黄贼”头目绑去献功。幸好曾英“察其诬”,了解欧阳直是被贼所掳,赦罪收在幕中当文书。

南明四川巡抚马乾,崇祯年间当过四川广安知州,欧阳直曾在他手下考“童生试”获第一,算有师生之谊。马乾于是让他辞去曾英处职务,至安居县做县令。然而在乱世中 ,这个小县官却差点被衣食无着的饥民吃掉,靠一个下属通风报信才“夜脱逃 回”。

这时大清兵攻重庆,马乾苦守内江而死。欧阳直又一次被俘,押送清朝四川巡抚 王遵坦处。好在其时四川损失惨重,读书人极为难得,故王遵坦也留他当个小文书。他后又随新任巡抚李国英数月。但是不久李国英调走,欧阳直又开始一路惊心动魄地危险逃亡,差点被老虎吃掉。过威远县时,又撞上饿慌的人要杀人吃人肉,“同行三人两被 绑去”,欧阳直跳下悬崖,才再次逃脱被饥民吃掉的厄运。

一路上没吃的,“绝粒经八日”,只能喝生水、嚼吞野草野菜,千难万险 才辗转逃到当时四川唯一尚算安定的地区——嘉定(今乐山)。欧阳直长叹:“直之不死,岂非命欤?”

直到康熙继位,四川仍未安定。诚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如此数番逃难,而欧阳直屡遭大难不死,确实是开了挂,要感谢上天了。

欧阳直逃到嘉定,去谒见南明四川总督樊一衡。

明朝册封的“华阳侯”杨展委了他一个“赞画通判”官衔,配合管粮饷的宋都督理钱 谷。于是,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欧阳直甚至又娶妻有了家室。

可惜好景不长,清顺治六年( 1649年)八月,发生李乾德、武大定、袁韬杀杨展事变。变 乱中欧阳直的老婆被杀(这是他第几个死去的老婆了?),他自己也被乱军掳获。不久他又被武大定收用,“命直仍前 职……家又日以裕”。

一年多后的辛卯年(1651年)仲秋,云南大西军余部刘文秀 大军又杀来。“袁、武弃城走,乱兵肆掠……”欧阳直仅以身免,家庭再次毁灭。

此时的欧阳直但求保命,当年读书的理想早就在历年的磨难下荡平了。他习惯性投降,又被刘文秀延揽为幕客,“受命供事中书 科”。但是刘文秀一贯“奴辱文墨 士”,部下小有过错,就打军棍。

壬辰年(1652年)二月,受不了的欧阳直再次逃亡,跑到成都附近清军处投诚。

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李国翰准许欧阳直随师候用。清军至嘉定, 这时瘟疫流行,只好“屯兵休养”。清军任命欧阳直以候补通判官衔,同当 “章京”(清初为四品,类似文秘)的项有功,共同“清理粮盐诸事务”。

还没等他安顿好,八月,刘文秀大兵杀来,清军溃败川北保宁。

欧阳直哪敢再去见刘文秀,他再度成了 “逃亡冠军”,躲藏乐山凌云山荒野,但被刘文秀搜出, 后又在南明军队中供职(作为叛徒不知为何没有被刘文秀杀掉)。这年孟冬,刘文秀和清军大战于保宁,刘文秀全军覆 灭,欧阳直又侥幸逃脱到嘉定山中隐藏……(有没有感觉欧阳先生在哪边,哪边势力就倒霉)

到了癸巳年(1653年)春正月,刘文秀率残兵败将返昆明。

四川一个南明总兵龙麟占据嘉定,晓得欧阳直很熟悉本地事情,用车强拉 他到军中担任主要文书。可能欧阳直的经历过于乱七八糟,龙麟担心惹非议, 私下命欧阳直“假姓梅”。两人处得融洽,“如手足(兄弟)”。

乙未年( 1655年),龙麟走了,欧阳直又“复隐”躲藏。

丙申年(1656年),“蜀王”刘文秀再次领兵攻四川。受不了的欧阳直“不得已”,剃 成光头“作头陀状”,去谒见刘文秀,允求蜀王让他去当和尚。

刘文秀表示不同意,并说将奏请永历皇上,授欧阳直当礼部司务,在行营 办事。

丁酉年( 1657年),欧阳直随刘文秀奉调回昆明。这年九月,升授欧阳直 为兵部郎中。冬十一月,刘文秀认为欧阳直“颇涉古文史,性谨厚”,奏请南 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在蜀王府当上“世子”(刘文秀儿子)的老师,欧阳直当了太师,总算时来运转,过上了几天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戊戌年(1658年)初夏,刘文秀死,欧阳直上疏“辞归田”。但蜀王妃以 世子学业未成,命人上疏永历皇帝降旨留任,蜀王妃也大加赏赐他。这年冬, 清兵大败南明,云南动荡。欧阳直随刘文秀世子西逃到晋王李定国军中,又在 晋王幕中任职。

己亥年(1659年),清军杀到云南,朱由榔以下全狼狈逃窜。偏将孙崇雅 叛乱,把倒霉皇帝朱由榔以及文武诸臣打劫一空。欧阳直霎时又一贫如洗。搜剿清兵又追来,欧阳直带了一个老婆和一个小娃娃,“忍饥潜草间”躲藏六天六夜,才“免乎难”。

当年欧阳直,甚至永历皇帝都曾在这样的大山中躲藏

明军扎营遗址

约三月后,南明残兵败将又作乱,欧阳直夫妻躲避到距腾越县城百余里的云峰山中,这里荒无人烟。欧阳直记录,他们每天同野兽做伴、几乎成为野 人!

从夏到秋,山中几月未吃饭食,“口舌间全无烟火气”。但受够乱世折磨的欧阳直,不想下山求生,决定死在山中算了。

但有人发现其行踪,向一支南明残军告密,后来被送到将军杨子纬处。幸运的是,这个杨将军对他很好,一年中“赠助颇丰,家计赖之以再振”。

辛丑年(1661年),欧阳直又苦尽甘来。他被一个姓王的官员聘回楚雄,

此时清朝初定天下。康熙年(1662年)后,欧阳直在云南楚雄安家,靠教书谋 生,终于得过几天稍太平的日子。他沉痛地说:

“笔耕舌耦,始免流离之苦。回忆所遭(遇),历历在目。痛定思痛, 不知泪落之何从也!《诗(经)》曰:'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 凶。'其直之谓也!”

欧阳直晚年写成《蜀警录》(又称《欧阳遗书》、《蜀乱》),教子孙晓 得做人之难。

书中虽简略但真实客观地记载了四川35年(1627年—1661年)的战乱经 过。他书中自叙二十余年的传奇经历:身陷大西、南明、摇黄土匪、清、滇诸军中,历数 十官、倾家荡产十多次、辗转数千里、七次娶妻……

如果把明末清初浩劫比喻成一部巨型灾难片,欧阳直应该是片中最为历 险、经验最丰富,又最为幸运之人!由于欧阳直对这一时期四川社会各色人物 都很了解,故此书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今日的天府之国,当年确曾经是鬼火坟场,可叹!

欧阳直在写完全书后,曾以惨痛笔触告诫后人,要珍惜自然(所谓“天 意”),加强道德修养,只有让社会更加和谐,才能防止浩劫产生:

“吾愿凡我蜀人,自今以往各图修省,共回天意,庶几玉垒锦江再见,棠 馥蒙开,剑阁云深而峨嵋月皎也! ”

这些话,对后世之人永远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也愿普天下永远太平,不复做乱世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填川繁衍200年,旷世浩劫灭人寰——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南明」张献忠义子孙可望与刘文秀间的权利之争?
兵临城下 捍卫科举考试的阆中之战
第二节 军阀纷争中的川黔
如果南明成功攻灭清朝,南明王朝的忠臣们会篡夺皇位吗?
明朝的灭亡 孙可望与李定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