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相信吗?在明朝表扬大臣是可以判死刑的

大约是从黄易大大的《寻秦记》开始,历史穿越小说开始大行其道,这些小说的基本框架多是利用成千上百年的知识差吊打古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轻则国史留名,重则改写历史,再不行也能收集一堆妹子尽享齐人之福。

对于向往穿越的哥们吐槽机有个建议,在穿越之前最好熟读那个时代的律法,因为封建王朝有无数现代人没法理解的条例。如果你事先不知道,绝对会不等你智商碾压古人,就被古代法律给暴力镇压,不信就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穿越也得懂法律

都是彗星惹的祸

话说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冬天,天上莫名其妙的划过一颗彗星,这种事要是在现代大抵会变成天文爱好的狂欢,但在古代可不得了。当时人们管这玩意叫“扫把星”,是出大事的预兆,偏巧明世宗又是个很迷信的皇帝,所以决定人工应验一下。

其实皇帝的应验手段很普通,大致上就是下个诏书,诏书里表示既然老天爷已经给暗示了,你们这帮大臣有啥平时不方便说的话就说吧!给我提意见也行,对朝局有想法也行,有啥不合理的我看看能不能改,好歹给老天爷点面子。

以嘉靖的懒惰程度上看,这样下诏求直言已经算破天荒了,一群言官立刻开始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让皇帝老儿晓得封建喷子的厉害。在这群言官中最积极的就是南京御史冯恩,这哥们觉得终于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

这玩意在古代很吓人

钢铁战士冯恩

冯恩的自信不是没有依据,之前他查人家刑部案卷,刑部尚书没有说话。其后在三年一次的官吏大计中,他又在都御史汪鋐手里抢回南台的优先考核权,汪鋐也没有说话。于是他又逼着皇帝取消了皇后北郊行蚕礼的计划,皇帝还是没有说话。

一群大佬的集体沉默给了冯恩一种错觉,似乎还可以玩的再浪点,借着这次彗星事件他给嘉靖上了一封指点江山的奏疏。在奏疏里冯恩把满朝朱紫点评个遍,重点挑出礼部尚书夏言、兵部尚书王宪、右侍郎顾鼎臣、刑部左侍郎闻渊等几个人狠狠表扬了一番。

奏疏中称夏言差不多够格当“救时宰相”,王宪“通达有为”,顾鼎臣“器足任重”,郎闻渊“可寄以股肱”。如果你以为冯恩就是想借着这次上疏刷点亲密值,好为仕途铺垫就错啦,咱们都知道写东西有种笔法叫欲抑先扬。

冯恩的画像

在奏疏的后半段冯恩逮住三个人狠狠喷了一通,这仨倒霉蛋分别是内阁首辅张璁、礼部尚书方献夫和兵部尚书汪鋐。对于挨喷这种事儿那老哥仨表示情绪稳定,明代朝堂上没挨过言官骂基本等同于没做过官,可惜这边嘉靖皇帝不干了。

暴怒的皇帝让锦衣卫直接把冯恩扔进诏狱,一天几遍的痛打,要求他必须交待出幕后主使。冯恩果然也是条汉子,几次被揍的重伤垂死,就是咬着牙坚持说没人主使,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锦衣卫最终毫无所得,冯恩倒是赢得一个“铁口、铁膝、铁胆、铁骨”的“四铁御史”名号,大约就是传说中的钢铁战士。

说来也难怪嘉靖皇帝翻脸,冯恩骂的这三个人其实有个同样的身份,就是大礼议事件中的“继统派”。所谓大礼议事件简单说就是争论以堂弟身份继承皇位的嘉靖还能不能保留亲爹,继统派当时是嘉靖的铁杆支持者,心腹被人这么喷,嘉靖觉得矛头应该是又指向了自己。

喷子必须死

觉得被冒犯的嘉靖自然不能给冯恩好果子吃,他强烈希望弄死这个不让自己保留亲爹的混蛋,可无奈的是在明朝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你想杀掉一个官员就必须有足够的罪名,否则死刑的朱批很可能会被内阁封驳回来。

更让皇帝抓狂的是自己没法用骂人给冯恩定罪,人家是御史,属于职业喷子,骂人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人家履行职务就杀人。找不到罪名的嘉靖也没法总把冯恩关在锦衣卫,那毕竟不是国法机关,拖到第二年开春只能把他移交给刑部监狱。

要说嘉靖为了杀冯恩也是够拼,他从冬天到春天这好几个月差点把《大明律》翻烂,终于被他逮到一条罪名——上言大臣德政罪!你骂人我的确杀不了你,但谁让你还夸人来着?太祖皇帝亲自订下的斩刑,我看谁还敢反对?这个喷子必须死!

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大明律·吏律》

这才是穿越明朝的首选装备

想要杀人不容易

让嘉靖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使找好罪名想杀个喷子也不容易,这边冯恩刚转进刑部监狱,刑部尚书王时中就跑来说好话。老王表示陛下这罪名定的不合理啊,冯恩那篇奏疏毕竟不是专门给大臣拍马屁,夸和骂各占一半,直接杀了有点过分吧?

这套很傻很天真的言论把嘉靖给气得直冒烟,直接把实话给说出来了,我是因为他拍大臣马屁才要杀人吗?那货表面上骂张璁他们仨,实际不就是对我争爹的事儿不满嘛?指桑骂槐的把戏以为老夫看不出来?不行!这货必须死!

王时中就这么华丽完败,只是事情依然没结束,很快冯恩守寡的母亲就站了出来,找到登闻鼓一通狠敲,表示自己儿子是冤枉的。虽然嘉靖压根不去搭理这个老太太,但从程序上冯恩的死刑再次被拖延,生生拖到嘉靖十三年也没能执行。

行为艺术也能救命

还能等嘉靖感慨想要杀人不容易,事情就开始起变化,冯恩的母亲登场无效后,他的儿子冯行可又出场了。老冯这孩子端的是个狠人,极擅行为艺术,以13岁的年纪日夜趴在宫外长安街上,只要见到坐轿子的经过就攀住轿杠,大声喊冤,求人家帮忙上书。

问题在于当时官员都晓得要杀冯恩的是皇帝,谁敢帮这个忙啊?于是纷纷躲着这孩子潜伏的地段走,时间一长都成了京师的风景线。冯行可一看这招貌似不灵,很快就使出第二招,他托人公开上书,表示要代替父亲去死。

这第二招行为艺术嘉靖依然没搭理,虽然替父就死有过判例,但这事儿也得我愿意。眼看着冬季刑期将近,小冯也真豁得出去,这孩子刺臂出血,给嘉靖上血书,并表示自己准备在宫门外自挂东南枝,绳儿都准备好了。

事情到这种地步嘉靖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下令三法司再议冯恩一案,不过吐槽机更倾向小冯的行为艺术已经引起舆论反弹,皇帝不得不做出让步。无论如何吧,最终冯恩因“非法表扬大臣罪”被流放雷州,总算保住了性命。

尘封的反转剧情

凭着老冯铁骨铮铮的气概和小冯至纯至孝的品行,这段经历成为一段佳话,被写进《明史》,万代流传。冯恩留下的名声几乎可以与海瑞、杨继盛等人相提并论,后人时常感慨他的勇气,或者谈论明朝那完全不靠谱的律法。

被他骂过的那三个哥们自然成了反面典型,留下的名声不是佞臣就是奸邪,最悲催的汪鋐在《明史》里连个传记都没混上。然而这三位仁兄真的都是一无是处的混蛋吗?吐槽机倒是有点不同的看法。

明史里都有一席之地

  1. 张璁:这家伙确实凭着大礼议帮着嘉靖争爹当上的首辅,而且用的方式很可耻,是嘉靖直接下中旨才入阁,士林中的名声臭到了极点。但也是这个可耻的家伙整顿吏治、清丈勋贵土地、限制宦官乱政,开启了嘉靖前期中兴的局面。十年首辅三次致仕,次次都如一介寒儒,未进一内臣,未容一私谒,未滥荫一子侄,他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
  2. 方献夫:大礼议事件发生时老方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支持嘉靖争爹不是为了官位,只是觉得那么做是对的。事后嘉靖几次起复他都推辞,冯恩骂他之后老头更直接申请退休,事实上因为方献夫为人中平,即使他支持继统派也没多少人对其厌恶。
  3. 汪鋐最倒霉的大概就是这个老兄,在冯恩的故事里他主持过审问,完全就是一副阴狠歹毒的反面形象。然而就是这个阴狠歹毒的家伙击退了葡萄牙人对广州的蚕食,仿制并推广了佛郎机炮和蜈蚣船,让明朝武器落后的时间推迟了起码30年。

这东西就是汪鋐组织推广的

比起这三位挨骂的老兄,冯恩的结局应该更耐人寻味,在雷州流放六年后他就因大赦返乡,随即就拿出巨款置地。根据其八子冯时可记载,巅峰时冯家有三万亩良田,花园、商铺无数,府邸中建有一座高塔,可以俯瞰整个松江。

这位“四铁御史”的生活奢靡无比,妻妾成群皆国色,外出游玩排场极大,且觉得哪里好就在当地买房购产。为了讨母亲欢喜,冯恩还能举行烟火表演,这种奢侈的助兴节目一直可以持续到他母亲去世。

吐槽机怎么也想不明白,幼年家贫至除夕淋雨读书的冯恩,在三年南京礼部行人、三年南京御史,再加上六年流放后,到底从哪里来得那么多钱?明朝从来多谜案,想来也不差这么一桩,只是回头再看这个故事总觉得有点哭笑不得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樊树志:高处不胜寒(上)——内阁倾轧中的徐阶
万历:被历史遗忘的才能
邹元标传
方从哲传
曾铣提出夺回河套之议,嘉靖帝准备施行,却因严嵩一己私欲而废置
【话说谏官周怡21】《劾大臣不和疏》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