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想录21 || 成尚荣:老师,请关注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已近半年了。我所到之处,都会看到校长在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以做好新学期课改的准备。一次,我走进一所学校,只见四五百名老师坐满报告厅,人手一本带有蓝色封皮的“课程标准”。当老师们全体起立时,全场立即变成一片蓝色的海洋;当他们举起“课程标准”挥手致意时,全场又闪耀着一片蓝色之光,亮丽、沉静而又热烈!好一派课程改革的生动场景!我被感动了,被鼓舞了,也融入蓝色之中,仿佛也投身改革的潮流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如果仔细看看,那么会发现老师们捧着的都是自己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却很少看到有人拿着课程方案。这很正常,如果老师们不关心课标,不了解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核心素养,不知道课标发生的变化以及基本要求,那么怎能把握改革要点并落实在教学中?又怎能教好课、站稳讲台?学科教师,包括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永远是教师的基本身份。课程改革改的是学科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是要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逻辑;学科知识尤其是学科的思想方法,将会在学生的素养形成和终身学习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求正具体体现在课标中,因此只有深入领会课标,课改才能把握准、落实好。以往老师们更关注教材、研究教材,而当下能够关注、学习课标,这无疑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和学校进行课改培训,邀请我与老师们分享时大多要求讲课标,只有两所学校希望我能讲讲课程方案,尤其要讲讲课改的基本原则。其中一位校长明确地说:教师需要从宏观上把握课改精神,教师的思维方式应当发生变化。另一位校长更加直截了当地说:给我们讲讲课改的基本原则,教师不能“陷”在课标里。我听了深以为然,从关注教材到关注课标,是一次进步与提升;而从关注课标到关注课程方案,又是更重要的一次进步与提升。我们应该促进这样的变化发生。

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关系来看,课程方案是课改的总纲、总设计,它对课标作了总的规定,对课标起着统领作用。假若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当在课改中成为大智者,一如庄子所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出自《庄子·齐物论》)闲者,空也,空者,无限大也;间者,正相反,隔也,小也。况且,课改要求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加强课程综合,注重课程关联,需要教师敞开胸怀、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引导教师关注、学习课程方案都是正确选择。后来,我以《基本原则: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为主题,与老师们分享我的学习心得。没想到,老师们听得挺认真,也都挺有收获。他们说,课程方案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更大的门,使他们看到了课标修订的依据,课标因此变得更宏大、更明亮、更通透了。

老师们的确是大智者,不过应当对他们有引导,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有磨炼,这样才会有新的进步。就拿基本原则来说,它是课程方案中新增加的板块,可见其价值之重大。我们不妨对基本原则的内涵与特点作些分析。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高度凝练,学习它就能准确把握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思想框架,学习它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课改的基本思想和核心要义;基本原则是规定的水平标准、要求和规则,学习它能促使我们遵守课改规则、达到规定要求。

一次讲座结束后,一位特级教师拉着我说:您讲的我懂了,遵守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深化为育人为本;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构建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体系;就是要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奠定基础;就是要创新课程改革机制,加强课程综合,注重课程关联,让课改走向常态化;就是要突出实践,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变革育人方式。他最后概括成一句话:基本原则是课改的风向标,帮助我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框架。我拍拍他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

校长们,还是相信老师吧!他们在课改的引导下会改变自己的,而学会改变自己才能深入推动课程改革。我想象着,憧憬着,仿佛看见在蔚蓝色的大海里,船已开启新的航程,那风向标正指向未来的彼岸。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0期 · 随想录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课随想
深化“八字”教学法:学会自学自创
对体育模拟上课的随想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共研新课标 赋能促成长——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新寨中心小学线下集体研修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