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肥螈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肥螈,别名水和尚、狗鱼、四脚鱼、黑斑肥螈,蝾螈科、蝾螈属的唯一种。捕食蜉蝣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虾、小蟹、螺类等为食。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区域
物种价值
进化史
文化故事
化石纪录
展开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区域
物种价值
进化史
文化故事
化石纪录
展开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全长155-190毫米。头部稍扁平,吻端钝圆,吻棱不显。犁骨齿“^”形。
  
舌大而相连口腔底。躯干粗壮,四肢较短;尾长与头体长几相等。尾侧扁而基部粗厚。皮肤光滑,颈褶清晰。背面及体侧棕黑色,腹面桔黄或橘红色。通体具棕黑圆斑,一般躯背有圆斑10-15排,腹面圆斑较少。皮肤特点:皮肤裸露,水生种类未角质化,陆生角质化程度低,通透性强;富有皮肤腺毒腺,保持湿润;且富有血管;皮肤具有重要的辅助呼吸功能。富有色素细胞,起保护、防光线和吸热作用。肺皮呼吸。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肥螈属于变温动物。栖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处。5-6月间产卵,卵乳白色,卵单生或相连,一般为30~50粒,成堆贴附在石块下,卵胶囊外径7.5毫米。晚期胚胎有外鳃、平衡枝和前肢芽。幼体全长70毫米时已完成变态。捕食蜉蝣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小蟹、类等为食。
  皮肺呼吸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环境恶化是,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中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低到7-8℃时,大都进入冬眠状态。环境温度过高,则进入夏眠状态。
编辑本段分布区域
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国外分布在越南北部。
编辑本段物种价值
产地群众曾捕钓食用。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以往曾有批量外销。
肥螈(6张)
去其内脏后晒干研末,以或开水吞服,可治疗痢疾
编辑本段进化史
  两栖有尾目
  有尾目代表
编辑本段文化故事
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古总鳍鱼(骨鳞鱼)—→鱼头螈(已知最原始的坚头类)—→古两栖类—→现存的两栖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次登陆的类群,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不仅是脊椎动物进化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发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由单循环进化为不完善双循环。
(2)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
(3)发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它是从总鳍鱼的偶鳍发展来的。
(4)发展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了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
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的不完善的特点:
(1)皮肤角质化程度低 (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2)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3)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4)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5)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
编辑本段化石纪录
中国科学院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朱敏、赵文金博士与英国自然博物馆阿尔伯格等人在宁夏发现了距今大约3.55亿年的中国螈化石。这是鱼石螈类化石首次在亚洲露面,这些“四脚鱼”的出现,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纪录提前了近1亿年。 中国螈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十种泥盆纪四足动物。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也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上发表的第八篇论文。
四足动物(即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或陆地脊椎动物)的出现和脊椎动物的登陆是生命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这次生物事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地球上才有了庞然大物恐龙,才有了飞禽走兽,才有了我们人类自己。
在中国螈化石发现以前,与四足动物起源问题关系最直接的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在亚洲一直是个空白。这次的化石新发现为四足动物起源问题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得鱼类与四足动物之间的进化谱系变得更加完整。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猫儿山小鲵新物种被发现后引起众人的浓厚兴趣。不少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猫儿山小鲵”的保护。但也有一些群众对报道提出了疑问。市民甘先生到反映,他曾在金秀大山的山溪中,发现很多像“猫儿山小鲵”一样的“小鲵”,此外,兴安、永福、资源、龙胜也有多位读者反映,他们那的大山沟里也有很多“小鲵”。
  肥螈
2006年9月2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广西动物学会理事长、广西师大教授黄秉明博士及该校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武正军副教授等专家。有关专家解释说:读者所看到的“小鲵”,其实就是“肥螈”,是蝾螈的一种。这些肥螈适应环境及繁殖能力很强,在桂林及广西许多大山的山溪中,都可大量找到。肥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小鲵同属有尾两栖动物。因肥螈外形大小、体重、眼睑、体侧纵行肤褶、肤色及生活环境,均与小鲵非常相似,一般人几乎无法区分。
黄秉明教授告诉记者,小鲵与蝾螈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小鲵的犁骨齿排列成二短列或“V”字形,而蝾螈的犁骨齿则排列成“八”字形;小鲵的腹部颜色为浅褐或灰白,而蝾螈的腹部颜色却有桔红色斑。据周放教授调查发现,“猫儿山小鲵”喜欢生活在暗黑色的干净水潭中,一般不容易被人发现。
有关专家还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数量也非常多,人工饲养容易;而小鲵目前记载的仅8种,且数目极为稀少,目前人工还不能饲养繁殖。
  外形酷似肥螈的小鲵
据专家考证,小鲵是一个距今已有3亿年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期,堪称“活化石”,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动物。而蝾螈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脚的“山泥鳅”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它们通常生活在田里,还有一种河鳅则生活在河里。泥鳅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现已进行人工养殖,大量出口外销。 在武夷山,除泥鳅、河鳅之外,还有生活在山沟里的“山泥鳅”。
其实,“山泥鳅”不是鱼类,它的名字应叫“肥螈”,是蝾螈中的一种,与大鲵和小鲵一样属于有尾的两栖动物。“山泥鳅”也像娃娃鱼那样,头大大扁扁的,宽阔的嘴内有细小的牙齿;扁平的躯干两侧长着四条短短的腿;终生都长着侧扁的长尾巴。它身体的颜色和斑块都很像泥鳅,身体比泥鳅大,从头到尾大约10多厘米。所以,山民们称它为:长脚的“山泥鳅”,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肥螈生活在武夷山中清冷的池沼和山坑里,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和昆虫幼虫等为食物,其至连小小的水蚤、剑水蚤也不放过。肥螈一旦发现食物,吻端会慢慢接近,约嗅3-5秒钟,突然张口咬住,然后闭眼吞入腹内。在繁殖季节,肥螈的食量增加,两只肥螈争食现象屡见不鲜。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肥螈(6张)
词条图片(6张)
开放分类:
生物学 动物 两栖动物 动物名称 自然 蝾螈科 蝾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和两栖动物之间还有什么?
这条长有“手指”的鱼,就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我们的祖先千辛万苦登上陆地,可能只是为了尝尝鲜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 第1章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4)
涨知识!河南一农民捕壁虎被抓究竟为何?
我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的“奇异东生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