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爪哇犀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爪哇犀
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目前几近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生活在印尼和越南的山区。2011年10月25日,世界自然组织宣布,生活在越南的爪哇犀已全部灭绝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学名:爪哇犀
别称:小独角犀
二名法:Rhinoceros sondaic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奇蹄目
亚目:有角亚目
科:犀科
属:独角犀属
种:爪哇犀牛
分布区域: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生活在印尼和越南的山区。
目录
简介
动物资料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捕食
分布
繁殖
展开
简介
动物资料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捕食
分布
繁殖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哺乳动物之一(威尔士1934)。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1957年以前)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1957年以前在云南仍有分布,甚至90年代还有目击记录。目前已知的44只仅生活在爪哇岛上,是全球最濒危的动物之一。爪哇犀牛寿命为30至45年。
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爪哇犀从未在动物园中繁殖成功过,而且自1907年以后,已有多年未在动物园展出过。 [1]
爪哇犀的体长250~300厘米,体重可达1800千克。爪哇犀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小树上的叶子、嫩芽为食物,也吃一些果实。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爪哇犀有泥浴的习惯。2~4月是爪哇犀生育高峰,每胎产一崽。幼崽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两次生育间隔最少3年。爪哇犀寿命最长的可达50多年。
过去爪哇犀和印度犀曾一度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事实上印度犀体形要大些,它的皮肤折叠稍微有异与爪哇犀,相对来说爪哇犀皮肤更加光滑。爪哇犀的分部区原本非常广泛,远不只爪哇一地,在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但是经过人类两千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爪哇岛西部成了爪哇犀已知的唯一的幸存地。
  逝去的爪哇犀牛越南亚种
编辑本段动物资料
动物名称:爪哇犀牛
其他名称:小独角犀
英文名:Javan Rhinoceros
拉丁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
物种分类:哺乳纲、奇蹄目、犀科、独角犀属
保护级别:《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动物 极危物种
  爪哇犀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爪哇犀牛爪哇犀牛体型巨大,身体可达3米2,身高可达1米7,爪哇犀体重1500~2100公斤之间,体长为2~4米,肩高1.5~1.7米。皮肤呈灰色。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很厚的皮肤像盔甲一样。皮肤也有厚摺,身上的3条厚摺上下完全接连(背部)。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雄犀有一只角,雌犀没有角。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爪哇犀牛喜欢独来独往。据说犀牛的幼仔很早就单独
  爪哇犀
生活。爪哇犀牛是独角犀牛的一种,是印度犀牛的近亲,皮肤上有铠甲似的皱纹。大犀牛身长3米2、高1.6米,重1.5吨—2吨。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 方单独栖息。爪哇犀很胆小谨慎,一旦有一点异常动静,它就会立马逃之夭夭
它喜欢栖息在低地雨林的水塘边,以树枝,嫩叶和果子为食。尽管视力不佳,但也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爪哇犀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除非是近距离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它的活动范围一般在20平方英里之间。
编辑本段捕食
以鲜枝、嫩芽、树枝、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
爪哇犀(6张)
编辑本段分布
爪哇犀过去普遍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不丹、中国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印度尼西亚)。目前三个亚种中很可能已仅剩印尼亚种,且仅分布在爪哇岛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数量40只)。印支亚种已知的最后一头于2010年4月在越南国家公园被偷猎者杀害,但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可能还有少量残存。印度亚种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灭绝,但根据有些专家推测在柬埔寨和缅甸的深处密林里还有残存。
  动物园里的爪哇犀
区域灭绝:印度(1908年)、中国(1957年)、孟加拉国(1910年)、越南(2010年)、泰国(1930年代)、不丹(1907年)、马来西亚(1932年)
  印度爪哇犀
可能存在:缅甸、老挝、柬埔寨
编辑本段繁殖
雌犀成熟在三到四岁间,雄性成熟在六岁之后,爪哇犀怀孕期间是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爪哇犀通常不会攻击人,除非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爪哇犀的活动范围20平方英里之间。
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印尼亚种\指名亚种 Rhinoceros sondaicus sondaicus
  印度爪哇犀
曾分布于印尼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目前仅见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全球仅存44头左右,无人工养殖,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
印支亚种\越南亚种(越南境内已灭绝,缅甸、柬埔寨和老挝可能还有)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miticus
  印尼爪哇犀
体型较小,曾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1885年左右在中国境内绝迹。1930年至1932年在马来西亚、泰国绝迹。1988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越南战争的迫害,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灭绝,战争结束后全球仅剩下越南国家公园有14头残存。2004年因数量太少难以延续种群,被宣布功能性灭绝。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只雌性犀牛在国家公园内被猎杀,很可能是最后一只。但在邻国柬埔寨和老挝的深山老林里或许还有残存。
印度亚种\北部亚种(1965年左右灭绝,缅甸可能还有) Rhinoceros sondaicus inermis
体型较大,曾分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和缅甸。1905年至1910年因过度捕杀在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等大部分国绝迹,30年代在泰国绝迹后几乎难寻踪迹,只有极少数残存在中国和缅甸。1957年在中国境内灭绝.1965年左右灭绝。
  印度爪哇犀
有人认为在缅甸还有一个群体残存,但这种说法不为专家所认同,此外现在缅甸动荡的政治局势阻碍了考察证实。
编辑本段濒危原因及状况
濒危原因
1、爪哇犀被大量偷猎(犀角被视为名贵中药,且在也门被雕刻为匕首把柄)。
2、爪哇犀栖息地的减少与破坏。
3.人类的开发和活动造成其种群隔离
由于大量捕杀,越南爪哇犀现被认为已经灭绝。
  爪哇犀
爪哇犀越南战争后,越南境内的爪哇犀被认为灭绝。爪哇犀牛曾在越南境内有大量分布,一直到越南北部和中国接壤的地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67年越寮棉抗美战争爆发前。由于在越战中,美国军队大量使用橙色落叶剂,使大量越寮棉三国境内的热带丛林中的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枯死,导致这三国的爪哇犀牛和其他食草走兽断绝了粮食,而导致数量大损。
1988年WWF在越南拍下了爪哇犀的照片,展示并证明了越南仍然存在爪哇犀,但专家估计全为雌性,如果估计正确,那么越南爪哇犀野外种群复兴的可能性将为0。或许会有1~2头未被拍下的雄性,但如果在这些年里它们被捕杀或死去,就能意味爪哇犀在越南境内分布的结束。而爪哇岛上的野生种群也可能因近亲繁殖的次数增而使幼犀先天缺陷增加或抵抗疾病能力低下,最终不能维持整个种群的延续。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头越南爪哇犀被偷猎者杀害,2011年10月26日已确认越南境内的爪哇犀灭绝。
1989年乔治?夏勒博士等经间接调查后第一次给出爪哇犀牛数量下降直至种群灭亡的估计数.1989-2010(灭绝)年估计数为:
1989年10-15只(Schaller等1990)
1991年8-12只(Polet等1999)
1993年7-9只(Polet等1999)
1998年5-7只(Polet等1999)
1999年7-8只(Polet等1999) (该年WWE宣布红外线自动相机拍到活体照片)
2001年5-8只(Intl.Rhino Found.2002)
2005年2-3只(Intl.Rhino Found.2005)
2007年1-2只(Intl.Rhino Found.2002)
2007年以后是否有谁给出估计数不详.而具有讽刺性的是2010年8月有报道说发现一只越南境内的爪哇犀4个月前被猎杀的遗骸,这被民间传为是最后一只印支爪哇犀.其后再也未听到印支爪哇犀信息.但不少专家和保护人士认为,邻国缅甸、柬埔寨、老挝三国的深山老林非常险峻和茂密,几乎没有被人类所开发过,很有可能仍有爪哇犀的群体在那里不为人知的地方生活着。保护爪哇犀牛
由于爪哇犀牛具有中药价值,因此被大量捕杀。
保护级别:《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极危(CR,Critically Endangered)。中国的爪哇犀于1957年灭绝
编辑本段“部分搬迁”拯救濒危爪哇犀
爪哇犀是世界最珍稀的哺乳动物:这种独角巨兽已知的种群现在全球仅存50头,而且几乎全部生活在印尼的一个丛林里。如今,为了挽救它们,科学家准备将它们分开。
数十位生态学专家上周在雅加达碰头,并一致同意那句老话: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越南还有五头之外,现存的所有爪哇犀都生活在人口稠密的爪哇岛最西端、濒临巽他海峡乌戎库隆国家公园。相对印尼其他正在消失的丛林而言,这个地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专家仍然担心,爪哇犀可能因某起地方性事件灭绝:传染病、偷猎者的大规模袭击或者自然灾害(乌戎库隆国家公园1883年曾受附近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影响)都可能导致灾难。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亚洲犀和亚洲象保护项目的协调员克里斯蒂·威廉斯说:“设想一下,如果海啸席卷乌戎库隆国家公园会怎么样!”他还说,单靠保护不足以确保这些犀牛的生存。曾几何时,爪哇犀分
  爪哇犀
布在从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到印尼的亚洲广大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不断侵蚀它的栖息地,这种动物变得日益稀少。科学家的目标是将一些成年爪哇犀从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迁到东南亚的其他丛林,可能的地点是印尼苏门答腊岛。与把狼重新引入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或把熊重新引入比利牛斯山脉地区一样,爪哇犀迁移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参与者称,这次行动“极其复杂”。
印尼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的负责人阿迪·苏斯米安托解释说:“我们从没有过迁移野生爪哇犀的经验。如果准备不充分,最终将会失败。”他强调指出,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将偷猎和非法伐木(这两种行为在印尼十分猖撅)造成的威胁降至最小。
爪哇犀的独特之处在于,与两个角的苏门答腊犀不同,它只有一根弯曲的角。偷猎者对此垂涎三尺,正是这一点令它的生存面临威胁。
编辑本段药用功效
基本信息
犀角(《本经》)【异名】: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等的角。
【采集】:犀性凶猛,狩猎时须先隐伏路旁,开枪射杀,或察其足迹出没之路径,在途中设陷阱以捕获之。杀死后将犀角割下即可。
【药材】: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余厘米。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底部周边有马牙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凹凸不平。"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约9~15厘米,深约3厘米,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厘米,宽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厘米,习称"窝子",并布满鬃眼状圆点,习称"沙底"。角质坚硬,但从纵面劈开,均系顺丝,无绞丝。镑片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主产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犀角除上述品种外,作犀角使用者,尚有下列二种:①广角:亦称兕角、柱角或天马角,为非洲黑犀白犀的角。角形长大,长可达60厘米左右,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上部稍弯,尖端细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乌黑色。底盘圆形,窝子较浅,五天沟地岗及马牙边,有腥气。亦有锯成不规则小块者,称为"广角瓣"。②小犀角:亦称"蘑菇头",为犀牛顶上的小角。长3~13厘米,色乌黑光亮,下半部色较浅,多有纵裂纹。顶端圆形似小馒首。底盘圆形,直径3~9厘米,"窝子"浅,"沙底"较细。纵剖面丝较粗,显顺纹,无绞丝,多灰黑色。镑片多弯曲。味稍浊。
【化学成分】: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3种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因此它与羊毛、牛角等相似,主要属于优角蛋白。
近来在医疗上常用价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因此促进了对于两种角的成分研究。关于两种角的成分比较,可参考"水牛角"条。简单地说,两种角都含胆甾醇,但犀角尚含微量的其他甾醇、碱性肽类的组成氨基酸,犀角有天冬氨酸,而水牛角无之。又犀角所含胍类较水牛角为少。
犀角煎液,执行纸上电泳,在阳极侧有比半胱氨酸略慢的茚三酮阳性点两个,经水解后,有半胱氨酸。又发现比半胱氨酸略慢的酸性氨基酸1种。
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2毫克/克的氨基酸,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20种酸。水煎液又含乙醇胺。药理作用
①对心血管的影响犀角水煎剂对正常及衰弱的离体蟾蜍、兔心脏及蟾蜍在位心脏均有强心作用,犀角对犬、家兔的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此种血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心脏和血管的综合作用。对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现短暂的收缩而后扩张。②解热作用犀角与广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水牛角混悬剂及水牛角注射液对牛乳发热之家兔亦无明显解热作用。
  爪哇犀
③其他作用犀角及牛或羊角、猪蹄爪甲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对家兔白细胞总数在减少后急剧上升。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④从离体心脏、肠管、兔血压、解热、血象、抑菌等实验的初步试验结果,有人认为牛羊角及猪蹄爪甲与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另谓犀角以生理盐水浸煮后,对离体蛙心在短暂的抑制后有兴奋作用(振幅增大,心率无明显改变);家兔静脉注射后血压上升,兔耳血管扩张,离体兔肠及子宫兴奋;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静脉注射可使体温降至正常;对兔眼有轻度扩瞳作用;小鼠静脉注射30%0.5毫升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炮制
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晒干。犀角粉:取犀角锉粉,研成极细粉末。①《雷公炮炙论》:"凡修治一切角,大忌盐也。"②《本草衍义》:"犀角尖,以磨服为佳,若在汤散,则屑之。"性味
酸咸,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酸咸,微寒,无毒。"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归经
入心、肝经。①《本草蒙筌》:"入阳明。"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少阴经。"爪哇犀功用主治
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①《本经》:"治百毒,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
  印度爪哇犀
②《本草经集注》):"解莨菪毒。"
③《别录》:"疗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气。"
④《药性论》:"辟中恶毒气,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能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主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
⑤《食疗本草》:"治赤痢,研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恶心痛,诸饮食中毒及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又以水磨取汁与小儿服,治惊热。"
⑥《日华子本草》:"治心烦,止惊,退热泪痰,解山瘴溪毒,镇肝明目。治中风失音,热毒风,时气发狂。"
⑦《纲目》:"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里陷或不结痂。泻肝凉心,清胃解毒。"用法与用量
内服:磨汁或研末,3~6分;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宜忌
①《雷公炮炙论》:"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②《本草经集注》:"松脂为之使。恶藋菌、雷丸。"
③《纲目》:"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
④《本草经疏》:"痘疮气虚无太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
爪哇犀选方
①治温热暑疫,痉厥昏狂,谵语发斑,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兼治痘瘄毒重,夹带紫斑,暨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乌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黄芩各六两,真怀生地(冷水洗净浸透捣绞汁)、银花(鲜者捣汁用尤良)各-斤,粪清连翘各十两,板蓝根九两,香豉八两,元参七两,花粉、紫草各四两。各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黄汁、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香豉煮烂),每重三钱。凉开水化服,日二次。小儿减半。如无粪清,可加人中黄四两研丸。(《温热经纬》神犀丹) ②治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乔心二钱,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清宫汤)
③治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山栀子仁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犀角汤)
④治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茵陈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川芒硝二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犀角散)
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⑥治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桔梗二两(生用)。上二味,捣罗为散。暖酒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生犀散)
⑦治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地榆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古今录验方》)
⑧治小儿疮疹,不恶寒,但烦躁,小便赤涩,多渴,或赤斑点者:犀角(镑)、甘草(炙)各半两,防风二两,黄芩半两。上为粗末。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奇效良方》犀角散)
⑨治孩子惊痫不知人,迷闷、嚼舌、仰目者:犀角末半钱匕,水二大合,服之。(《广利方》)
⑩治小儿丹毒,遍身游走,风热烦躁昏愤:牛蒡子(炒)、荆芥防风、黄芩各一钱,犀角五钱,生甘草五分。水煎服。外用精牛肉切片贴之,干则另换。(《奇方类编》犀角消毒饮)名家论述
①《纲目》:"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②《本草经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疽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搀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
④《本经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
编辑本段科属简介
奇蹄目的一科。共有4属5种。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
  这是印度犀,和爪哇犀很容易混淆
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
犀牛类在第三纪甚繁盛,遍及欧、亚和美洲尔后大部分种类绝灭。至第四纪更新世,中国境内仍有犀牛生存,如华北高加索板齿犀、东北和华北的,泥河湾披毛犀,古老披毛犀以及广泛分布于南方的中国独角犀等。目前中国境内的野生犀牛已20世纪50年代全部灭绝。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的印度犀是亚洲最大的独角犀。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缅甸南部所产的爪哇犀身体略小,仅雄性具独角,前肩的皮褶伸展到背后,并与肩后的皮褶平行。苏门答腊、印度、缅甸、泰国所产的苏门答腊犀个体最小,雌雄两性均具双角。
常见于非洲东部和中部的黑犀门齿缺如,前角长达70~90厘米,后角少于40厘米。非洲东南部所产的白犀是最大的一种犀牛,体长达4米多,两性均具双角,雌性角长于雄性。犀牛是非常珍贵的动物,亚洲出产的犀牛角更是世界驰名的珍贵药材。由于大量捕杀数量大量下降,分布范围不断缩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已把全部犀科种类列为保护的动物。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爪哇犀(6张)
词条图片(14张)
隐藏濒危动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淺談亞洲犀角
犀牛
说谈犀牛角2
爪哇犀牛
犀牛角的鉴别方法(二)
犀牛角最好的品质是爪哇犀角,入药极品,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