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洲蝼蛄
目录
田间识别
形态特征
分布
发生规律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
学名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直翅目蝼蛄科
别名小蝼蛄、拉拉蛄、土狗。
寄主 蔬菜及各类作物播下的种子和幼苗。
编辑本段田间识别
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菜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在温室,由于气温高,蝼蛄活动早,加之幼苗集中,受害更重。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K,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雄成虫体长28-32毫米;雌32-34毫米。身体灰褐 色,密被黄色细毛。头小狭长,触角丝状。前胸背板盾 形,中央有由微细毛组成的纺锤形区。前翅黄褐色,无发音器,后翅褶叠成条状,长度略伸出腹部末端。前足扁平,善于掘土,后足腔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运动的棘刺。
编辑本段分布
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山东、江苏、浙江、湖 北、湖南、福建、台湾、江西、广东、海南、广西和四 川等省区;国外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夏威夷以及大洋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编辑本段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若虫越冬,其全年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初春开始危害
每年3月中旬,土表温度达10℃以上时,越冬若虫、成虫上升到表层土中,偶尔钻出地面活动。4月上旬温度达15℃以上时,开始大量出土活动。
2、春末夏初严重危害期
一般从4月上旬至6月中旬,此阶段气温一般在15~26℃之间,土表温度也相应较高,适宜于非洲蝼蛄的活动取食,活动频繁,危害麦冬幼苗。
3、越夏繁殖危害期
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外界温度一般在25~30℃,有时更高。此时非洲蝼蛄大多数在洞穴中越夏和产卵繁殖,一般危害较轻。但此时卵室和洞穴距地面仅10~15cm,当雨 后或降温后,非洲蝼蛄仍可上升出地面危害。
4、冬季休眠期
10月下旬以后,气温降低,潜入地下40cm以下的土层越冬,直至次年的3月。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非洲蝼蛄精选图片(1张)
扩展阅读:
1http://www.zgny.com.cn/TechHtml/5/4/1/41701.html
开放分类:
动物 昆虫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铃薯田蝼蛄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园林绿化植物虫害图片(地下害虫)
园林苗圃地下害虫及防治
春季园林害虫频发?常见害虫一览!
一文让你了解常见的地下害虫(一)
泡桐病虫害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