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星砚制作技艺丨 其色如墨 其星如金

金星砚制作技艺 来自非遗美学 01:00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一分钟故事




大家好,我是老鞠。


金星砚是历史名砚,因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等形态万千的纹理而得名。制作金星砚的石材是金星石,主要产于江西九江的驼岭。相传,第一方金星砚是出自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之手,他在驼岭山麓偶得一石,爱不释手,自制成砚,视为珍品。北宋书法家米芾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砚池专著《砚赞》这样评价金星砚:“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哈气成之,蓄水不涸,墨书于纸,鲜艳夺目。”由此奠定了金星砚成为名砚的历史地位。金星砚的名贵,不仅因为历代名人的喜爱,还因为金星石的稀少。金星石属千梅岩沉积岩类,埋藏在数十丈深的石洞里。石的形状各异,金光闪闪,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堪称“砚中之魁”。


欢迎关注非遗说,明天见。

 


金星砚









金星砚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历史名砚,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2006年5月20日,金星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目视频:东方符号 第四期 《金星砚》


『金星砚 』


遗产级别 国家 

遗产编号 Ⅷ—76

申报地区 江西省星子县  




金星砚是历史名砚,因为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全称为“星子金星宋砚”。




《星子县志》载,“宋石砚,有金星者真,出八都石洞积屑中,间有从土中掘得者”。金星石的主要产地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横塘镇八都箸岭山(俗称驼岭),因山下有驼岭宋村,宋村人世代以采石为业,故而得名。 



在汉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晋陶渊明之手,至今已经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东晋时,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返归故里,在庐山山南的驼岭山麓,偶得一石,爱不释手,自制成砚,视为珍品。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视金星砚为文记瑰宝。 



宋理学家周敦颐以金星砚研磨写下《爱莲说》,使金星砚名扬华夏。金星砚具有下墨快而细腻,蓄墨久而不涸,墨色鲜艳、香久不散的特点。




『发展历史』


民间相传,第一方砚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之手。

爱新觉罗·溥杰曾题诗曰:“昔言以德温如玉,砚贵金星久定论,柔里寓刚宜翰墨,可从五柳溯渊源。




星子金星砚在北宋处于生产鼎盛期。县文物管理所现收藏有若干古石砚,如:“凤字砚”(宋)、“箕形砚”(宋)以及“异形荷叶砚”(清乾隆)等,其造型工艺在宋已具品位。




至明代,石砚制作一度中衰。清中叶,金星砚业渐兴,星子城内有专营砚台的店铺,其街称“砚池街”。民国时多有发展,砚台店铺有增无减,街长华里。 




1915年《犀牛望月》砚由农商部送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铜质奖牌。由此金星砚的制作工艺水平达到新高。



县档案馆资料记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金星砚涉足国际市场。

建国后,制砚业进一步发展。1957年成立“横塘青石厂”,荟集一批民间艺人,开设砚台车间,石砚制作向“大、巧、美”方向发展。1974年成立“星子工艺美术厂”,革新砚作工艺,工厂设计制作的工艺砚不断在全国获奖

 



『特点』


金星砚以星子县驼岭出产的宋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的。这种石料稀少珍贵,由轻微泥岩构成,内含硫化铁结晶,形成大者如核桃,小者如米粒,金光闪闪,形状各异的金星,如同颗颗宝石镶嵌在墨玉中,像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繁星,被称为'金星石'。有的还形成一条曲线或彩带,如同夜空中金龙腾飞,更加珍奇。



金星砚石质坚韧、细腻,温润莹洁,纹理缜密,故发墨快,储水不涸,久磨无粉,且“发墨有光”,其使用价值得到古今人士赏识。


 


 

金星石本身色彩和纹理的变化就具有天然美和自然美。传统金星砚的造型与图饰因取材于当地物产、山水和人文传说而极具地域性,其风格古朴大方,简略写意,地方风貌浓郁。




制作工艺上,金星砚的石料和其它砚的石料不同,金星砚的石料从矿山采出来时是大块的材料,韧性较好。也因材料比较柔韧,所以金星砚跟四大名砚中广东的端砚和安微的歙砚不同,金星砚采用的是镂空雕,不容易爆掉。


 



金星砚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星”比较多,只要是金星砚的石料,它身上黄点的亮度和密度,都要比其它的砚石材料高很多。金星砚有很多代表性作品,比如“彩云追月”,上面的纹路是石料的天然纹理,形状如同天上的彩云。




『工艺』


金星砚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从开始生产到制作完成共有采石、选料、制坯、图案设计、雕刻和打磨抛光六道工序。每一道程序都精益求精。其中采石、选料是关键。



金星砚石坯


为了保证质量第一,往往深掘数百米采石,务求质地纯真。采石、选料都是在金星石产地进行,然后再将选好的金星石料运至加工场地。由金星砚制作艺人将采取来的金星砚石料,进行粗加工,进行制坏。粗加工后的砚石形体也叫坯石。


 

金星砚制作部分工具

 

之后,便要进行图案设计。然后是雕刻,它是制作金星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体现制作艺人的技艺水平。




金星砚在雕刻艺术上融阳刻阴镂与一体,纳千年山南文化于一石,既继承了陶渊明的园田风格,又传承了华夏民族龙的图腾文化。在砚石方寸之间纵横捭阖创作出许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艺术杰作。




打磨抛光是制作金星砚的最后一道工序,又称过细。大面积部分如砚背面、侧面平整部分,将砚在大坯石(磨砚石)上水平打磨;水塘(水池)、墨圹(墨池)先用紫石粗磨,后用小块青石坯细磨;细致雕花部分用土兰靛布或青锭布擦拭,使靛色附着其上,色沉着而显光泽,即是“开光”(抛光)。




打磨抛光后的金星砚为成品砚,光亮如漆,十分漂亮,人见人爱,具有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节目视频: 金星砚制砚人


 『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星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春水




1954年出生的曹春水今年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是仍然保持着每天制砚的习惯,从1973年第一次进制砚厂到如今,42年来,他从没有放下手里的刻刀,每天都有新的创作灵感。




曹春水说:“制作砚台是比较累的工作,风险也大,对人的身体也有很大影响,现在一般的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这种工作,我们也在想办法提起年轻人的兴趣。就像我的儿子,我会给他做思想工作,不管怎么样,人家一天做八个小时,你做一、两个小时,也要把这个工艺传承下去,不要把它丢了。




另外,我也带了很多徒弟,他们现在有的已经自立门户,自己开了店或办了厂。这种工作虽然很累,但却是一种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即使前景不乐观,我们也决不能把它丢掉,总要有人把这种技艺传承下去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由于金星宋石开采过滥,从业人员技艺荒疏,石砚产品鱼目混珠,传统技艺的声誉遭到损害,传承发展也大受影响,急需有关方面加以扶持和保护。

 

 

 


 

带你走进非遗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春水先生和金星砚
​关于田横砚展、田横砚历史和制作技艺
中国砚文化:第二篇四大名砚2.3.洮砚7.
巴掌大小的一方石砚,却承载了两千年的汉族文化!
古人的智慧:雕一块石头“写字”用
四大名砚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