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商高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常言道,3岁看大7岁看老。

昨天和大家分享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该怎么培养,是讲孩子3岁前的环境决定了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3岁看大。那7岁看老是什么?剩下的几年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又怎么满足孩子?

在上篇,我们讲了两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如下:

0-3个月

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感觉到自己最重要两种感觉

4个月-3岁

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主独立权以发展成独立的人。



这是3岁看大,7岁前还有两个阶段:4岁-5岁、6岁-7岁。

4岁-5岁的孩子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幼儿园,甚至早一点的2岁-3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

那在这个世界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和父母的分离。

如果在前3岁孩子的安全感不够,那在这里的分离对于孩子来说是很痛苦的,他们没有办法很好的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会哭、闹、午休不睡觉、没有办法融入人群等。

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就要上场了,从人类进化以来,男性的角色就是身强体壮,打猎护家的选手,孩子第一次走入社会当然也需要父亲的支持。

进入幼儿园后的一定会做的第二件事情:比较。

今天比谁高,高多少,明天比谁听话,比谁话多,比谁朋友多。

相信你小时候也一定做过这样的事情吧,那孩子们为什么会做这个事情呢?

答案是我们在试图知道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自己是看不见自己,所以我们一定需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刚好,学校比较的资源非常多。

通常我们还会把这些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我比较谁高我比谁矮。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行为很幼稚很可爱,然后随便应付一下就过去了。但,父亲的评价会影响我们一生。

『我爸是一个很严肃、一本正经的人,所以从小我也是上纲上线的那种人,凡事有条有理,规则定好了不能随意更改一定要遵守。

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很认真听,作业我认真做,没有做完我就不去玩。我的成绩也一直很好,名列前茅,我跳过2级,从初二上学期直接跳到初三下学期。

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读书,我为什么要这么厉害,我为什么要拿奖学金,我为什么要当学霸,这些我都不知道。

直到20岁那年,我在湘潭的某国企实习,每天都是宿舍车间两点一线。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尝试和家人沟通,他们说你是乖孩子,你要听话,爸妈不会害你。就这样,我在那里待了4个月。

4个月后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偷偷的从那里跑了出来,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做自己的选择,我结束了持续20年“听话”的生活。现在进入心理行业多年,“听话”依然在我的脑子里依回荡。』


这是身边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父亲的评价是孩子一生努力的方向。

你认为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将来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如果父亲说,你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你怎么可能考上第一?那这个孩子就考不上,孩子需要对父母忠诚。

这个阶段,孩子知道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还是愚蠢,自信还是自卑,努力还是堕落。

接下来6-7岁,孩子需要完成自己最后要学习的部分:如何处理问题。

在孩子6岁后,身体会开启一个功能录制重要他人的语言、声音、行为。在生活中他就会不断的去模仿这个片段,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人就会说“这是谁谁谁的孩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同样,当我们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会不自觉的就把这个时期的影像提取出来,用相同的方式去处理,比如在感情中,强势的父母通常会有强势的子女,回避的孩子多是有回避的父母。

在这个阶段中,养育孩子我们该注意的就是以身作则。

父母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和行为都会被孩子记录下来,如果父母离异,那父母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离异后的心态建设、走出影响的方法这些东西都会被记录下来。

比如说离异后父亲天天喝酒,对一切不管不顾,那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方法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说:离婚没有什么要紧,这只是父母人生路上的一个选择而已,我们的生活依旧可以过得很好,而且这不妨碍爸爸妈妈对你的爱。那孩子在面临失败时也才会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我们知道一个积极乐观的父母对孩子是有多重要,那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就乐观积极不起来怎么办?答案时,退而求其次——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当孩子失败时、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当孩子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是否能选择一个接纳的态度。能否对孩子保持肯定、赞美和认同。

怎么做?对孩子努力的过程表示肯定、赞美和认同,并且是已经发生过的当下的行为,越详细越好。

比方说:孩子做手工时做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那我们可以对他的这个行为表示肯定:

你是个非常努力而且坚持的孩子,这个手工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你努力尝试了这么多次,其他的孩子试了几次就放弃了,你一直在努力,这很棒,爸爸为你的这份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

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性语言,比如给他竖大拇指表示赞扬、和孩子击掌,甚至带孩子去参加其他的社交活动。

比如带孩子和朋友吃饭;给一些物质奖励;允许孩子玩10分钟游戏等等,总之让孩子感受到,就算我没有成功,但是我态度端正了我不轻易放弃,我是很棒的。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信念。


亲子教育是人一生都在面对的问题,孩子的学习也从未止步,包括我们也是如此。

0-7岁的阶段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如果教育得当,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至此我们的亲子教育问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每个呕心沥血的家长都能如愿以偿。

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前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感觉到自己很重要;7岁前需要的是肯定和榜样。每个孩子都很棒。


版式编辑 | Ceceli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快乐?0至7岁孩子家长必读
彩虹屁究竟有什么意义
图文:孩子这些行为家长最好别制止
成长教育专家兰海 | 合作是家庭最好的成长
很多孩子成绩不好,不是因为粗心大意,不是笨拙,而是由于这些原因,快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问题
“积懒成笨”的现象太可怕了,小学阶段,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转给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