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段时间都在浪费的你,碎片化时间如何拯救你?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碎片化时代的消化不良

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我们再也不愁吃不饱了,食物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垃圾食品。

每天都暴露在各种食物诱惑下的我们,在这种混杂着垃圾的饮食环境中,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不然消化系统会被摧垮。

物质泛滥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唯一特征,信息也是极度过剩, 每天都如决堤般涌向我们,猛烈冲击着我们本就脆弱的处理系统。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系统,只是靠经验和能力手脚并用地堵漏洞。

各式各样的信息、千头万绪的想法、杂乱无章的事情,我们要从中分辨出有营养的成分并且做到尽量没有遗漏。

最后还要将它们消化吸收,这无疑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这个时代来得太快太猛烈了,显然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好迎接这种挑战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构筑一个能够良性运转的碎片处理系统,否则就会“积事”。

你是否经常感觉精神不佳?是否经常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是否感到焦虑甚至有时胃会觉得不舒服?

现在我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系统,可以轻松应对与日俱增的碎片。

而且我在不断地对它进行优化和简化,目的就是可以让其他人也能自如地使用它。

在本章,我先为你介绍这套系统三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碎片清单

对于碎片,大脑就像个漏勺

我相信,人类的共同基因决定了人类的大脑并不是靠谱的记忆工具,尤其是在碎片面前,大脑是极其脆弱的。

大脑的一些偏好都跟它记忆系统的结构有关。我们都知道大脑有很强大的记忆力,但那是它的“长时记忆”,在这之前,碎片先要挤进“工作记忆”里。

我们知道,工作记忆的容量极其有限,只有四个单位而且保存的时间很短,也就一两分钟,只有那些你有意注意的碎片才有可能幸运地进入长时记忆。

因此,我们的大脑会有很多忘事方式。

不当回事。比如我老婆吧,旅行前,她会列物品清单,按照单子去准备,逐一check;

平时出门前,她却从来没用过清单。

女人嘛,出门前的准备工作是很繁杂的,挑衣服就耗费了不少气力,还得整理头发,抹这抹那,选个包包,带各种七零八碎。

结果真到出了门下楼梯时,又总会突然想起些什么:哎呀,公园年票在你那儿吗?我回去找找。

我曾建议她写个出门最常带物品清单,贴门上,但她没采纳我的建议。

出门这事儿的确不那么重要,甚至不算个事儿,所以她也就不当事儿,依旧靠大脑。

彻底忘记。有位学员曾说:“如果有件事情我忘了,那说明它不是重要的事情呀,忘了也就忘了,何必费劲记它。”

这的确是一种很普遍的想法。如果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有外力逼迫,人们的确很少彻底忘记,最终都是会想起来做了的。

但还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必须做的,属于可做可不做型。

有趣的是,你想想看,当一个人忘记了一件事,他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忘记了呢?

提取失败。去超市购物前我都会列购物清单,光靠大脑记的话,到了超市就容易抓瞎。

“忘事”最常规的理解就是彻底忘记, 但该想起来的时候想不起来,也是“忘”。

我们都有过话到嘴边却想不起来的时候吧?都经历过到了晚上才突然想起有件必须做的事情没做吧?有过曾经想了一晚上的好想法,但现在却根本不记得是什么了的经历吧?

其实它们都在脑子里,只是很可能你再也找不到它们。

压抑。想起来就烦,烦就不愿意去想,不定什么时候还得想起来,直到不得不去想。

它没别的招,就是转移注意力,选择性遗忘。

所以,当我们面对工作任务时,尤其是那些困难的知识性工作,就很容易分心,这个时代分心的东西那么多,拿起手机轻易就能耗上一小时。

碎片清单——大脑的缓冲池

碎片清单就像蓄水池一样,在大脑以外提供了一片缓冲区,碎片来了先全部进入缓冲区,大脑在合适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

构建碎片处理系统,你的第一要务就是选择一款合适的工具—— 建立碎片清单,开始养成每天把碎片及时装进清单中的习惯。

在碎片清单中,你需要写下三种内容。

信息:你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它的标题。

事情: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别人让你做的事情,记下事情的内容。

想法:关于自己想要做什么、改变什么、尝试什么的想法。和事情不同的是,想法通常都不紧急。

无论选择什么工具,一定要能够随身,而且一定要便捷,因为这三种碎片随时可能出现,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

当你意识到某个信息对你有价值、某件事情需要你去做、某个想法未来有可能需要你实践时,你就应该立刻把它们写下来。

写下来的内容一定要简短,只要确保未来的某个时间你看到自己写的内容时,能想起这个碎片即可。

在我的碎片清单上,通常只有简短的名词或动宾短语:penelope(这是要给孩子找的一个动画片)、拉分享者进群……

写的时候只记录最原始的信息和想法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任何事情。

接下来帮你总结一下往碎片清单上记录碎片的原则及要点。

what:记录一切未尽事宜,包括要读的信息、要干的事情、要实践的想法。

when:念头产生后立刻记。

where:选择你用起来最随身、最方便、最顺手的工具,本书推荐使用手机应用。

how:无须过多思考,用最简短的词语忠实记录原始信息。

 why:大脑不靠谱,会忘、会多想、会焦虑、会不当事儿、会否定……

随手记出的奇迹

你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为什么要建立碎片清单, 为什么要随手记?这些对你而言将会带来什么好处?

列碎片清单也让我工作压力小了很多,我清楚地知道,所有我要做的事情都在那里,不会落下,我一定会有更合适的时间处理它们。

我碎片清单上的“写书”2 个字变成了现在你手上的这本书,“做个应用”4 个字变成了牛蛙清单…… 

所有这些我做到了的事情,最开始都只是冒出来的一个想法,而对于这些想法,我善待了它们,并把它们放进了我的清单。

新的工作模式——打太极

在开始应用碎片清单之后,我的工作模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之前,老板、同事甚至我老婆过来给我丢任务时,我会很烦躁,因为他们严重地扰乱了我当前的工作计划。

很多时候他们都还挺急,今天交代的任务就要今天完成。此时,我把自己的大脑直接暴露于碎片的冲击之下。

而有了碎片清单之后,我发现自己开始尝试做这样的努力:任何丢给我的任务,我都会询问是否可以明天或以后再完成,并且会尽量争取到这个结果。

然后我会告诉交代给我任务的人,“好的,我已经记下来了”,接着我会迅速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中。

所以我不会被它们打乱工作节奏,这感觉有点像太极拳,你按照自己的节奏打,但总会有东西向你飞过来,这不可避免。

你要做的就是像太极高手那样,一个动作迅速处理飞来的碎片,然后,又慢悠悠地回到自己的节奏中去。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并且延伸到了许多地方:邮件我不必立刻回,信息我也不必立刻回,电话我可以当时不接。

这些干扰对我而言都只是飞过来的碎片,我通过碎片清单缓冲了它们对我的冲击,使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找到更合适的时间处理它们。

当然,上面说的这种状态依赖于随手记的习惯和足够令你自信的碎片清单处理能力。

碎片清单是你的随身大口袋

小李每天下班晚,坐地铁回家,有座。他希望每天能把第二天的事情提前安排好,然而晚上到家实在太累了,根本没时间做计划。

于是,他每天在地铁上拿出手机,打开他的碎片清单,挑出其中的重要事情作为第二天的任务安排。

现在知道碎片清单为什么要随身了吧,你得随时把碎片装进这个“大口袋”,一旦有空,就从里面翻宝贝出来。

你的“大口袋”虽然容量无限,可以任意地塞进去各种碎片,但你仍然有必要保持里面的简洁,而且要勤处理,不然面对一口袋碎片时也会很焦虑。

处理的时候,要给里面的每一个碎片平等的机会,所以一次只从里面掏出一个碎片来看,只把精力聚焦在一件事情上。

所谓处理,就是思考这件事情怎么做。

买平板电脑。我的碎片清单上之所以有这么一项,是因为我当时看上了一台新的,很想买。

但现在当我开始处理它时,我觉得目前没必要买,电脑够多了,买了也是浪费,当时记下纯属一时冲动。于是,我就把它从碎片清单里移除了。

动画片copy到U盘。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正是中午,这段时间我也做不了什么创造性劳动。这事情挺简单的,抓起来立刻就给干了。

可以不做吗?如果可以就删掉,不用担心太多;

如果以后又想做了,它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再进入你的碎片清单。

可以以后做吗?这里的以后可能是指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总之不是近期的事情。

为了避免近期再让自己费心,你可以把它“压箱底”,列到一个单独的“压箱底”清单里。

可以现在做吗?对于那些相对简单轻松的事情,你可以在处理的时候顺手把它搞定。

有明确的时间点吗?如果这件事情你很明确地知道它应该哪天做,或者你干脆就是想明天做,那么就列入那天的日计划里。

小处着眼,只看看眼前具体能做些什么来推动即可,想到了,就把它写进碎片清单里,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处理。

以上,就是处理碎片时可以尝试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小结

核心任务:找到你的“大口袋”,养成有想法、有事情出现时,第一时间丢进口袋的习惯。这是你整个碎片处理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它将很好地驱动系统运转,并且帮你减少焦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碎片化时代是否让你消化不良?
3张清单帮你搞定时间管理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分享稿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整理你的碎片清单
三大清单,拯救每天瞎忙的你!
哪没有时间这回事 告别“想太多,做不到”的瞎忙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