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几幅东周金文的反书,实属罕见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晚商及两周时期,在数以万计的商周铭文中,像东周《鄀平公侯鼎》等几乎全部由“反书”而成的铭文实属罕见。

先秦时期,古文字的形体很不固定,有时同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被称之为“异体字”。

异体字的形式很多,“反书”便是其中一种特殊的形式。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在文字的幼年时期存在“正反无别、正侧无别、正倒无别”(图①、②)的现象,因为文字形体和实际物象较为接近,这种现象并不至于导致人们对所象事物理解上的混淆,林沄先生称之为“原始的异体现象”,在“反、侧、倒”等形式中“反书”占比相对较高。但即便是“原始的异体”,在那个久远的时代,由“反书”组成的甲骨文作品中也很难见到。

图①:甲骨文正反、正侧、正倒示例

图②:甲骨文反书示例“辰、安、依、并、伐、弗、龚、官、鼓、归、好、省”


以“礼乐”文化为标志的西周,王权极为集中,礼乐制度的发展和普及,金文风格也渐趋凝重、沉稳与理性,使用和书写便捷的需要,使文字逐渐走向秩序和规范。尽管西周时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造型资源,但无论数字小品还是长篇巨制,铭文基本都由正书组成,“侧、倒”的文字几乎绝迹,“反书”在整幅铭文中偶有出现,但已难寻踪迹。通过查阅金文字典资料发现,在数千字的西周金文中“反书”者数量极少(图③《新金文编》中西周时期的“反书”)。


图③:西周金文“反书”示例“用、作、勿、永、令、隹、侯、于、首、母、吴、孙、尊、初、簋、格、旅、师、般、明、昶、宝、从、孝、寿、季”


东周时期的文字开始走向民间、走向多元,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金文、盟书、陶文、玺印、货币文、简帛文同时存在,使文字的形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不同国家之间文字的差异,笔画的增减、造型的修饰,同字异体现象司空见惯。但即便如此,在东周可以见到的铭文资料中通篇“反书”的铭文,我们也只见到《鄀公平侯鼎》《*君鼎》《臧孙钟》(图④、⑤、⑥)等为数不多风格迥异的数幅铭文,近乎全部以“反书”出现(图④仅“永”字、图⑤“攻、敔、之、和”字为正书,图⑥全部由“反书”组成)。



图④:东周《鄀公平侯鼎》


图⑤:东周《臧孙鐘》


图⑥:东周《*君鼎》

这是先秦文字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而奇怪的现象,不知道是否是书写者的刻意为之,它们与文字发展规范化、标准化的趋势相悖而行。因为特殊,所以凤毛麟角。

在金文书法创作中,我们通常会到古人那里找依据,但古人也非都是文字学家,有出处,未必合理。尽管它们在先秦时期的文字中客观存在过,但若不进行细致认真的考究,不假思索,盲目照搬,刻意追求生僻,既不严谨,也不严肃。




--商周金文赏析之六十--




孙璋,山东郓城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喜商周钟鼎、摩崖石刻、敦煌残卷,长期专注于先秦文字和书法的研究,致力于创作​不一样金文书法。

微信号:sdycszf09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周时期金文书法艺术特点初探
两周时期文字 —— 大篆
金 文
陈振濂|商周金文书法的风格构成与历史发展
金文的前世今生(上)——书法小史之二
书法知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