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主的神话

(一)

 

从君主制到民主制的演变,一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这看起来是很显然的,从历史上来看,君主(无论是西方的国王还是中国的皇帝)都给人一种专横暴戾为所欲为的印象,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而民主制则不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袖是人民选上去的,人民也能把他赶下来。人民普遍相信,有了选票,权力就能得到约束,所谓把权力关进笼子也。更重要的是,人民有了话事权,政府的一切作为,从程序上来说,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愿为准绳。

 

但考察一个政体的好坏,如同我们考察其它事物一样,不能仅仅看到它所主张的,而应看到其结果。人民有了选票,使权力臣服民间,并不是一个结果,而仅仅是一个过程。如果一人一票导致了持久的战乱,则很难仅仅因为它体现了民意,就说它是好的制度。

 

衡量制度的好坏,应该着眼于最根本的问题:作为限制统治者权力的民主制度,是否起到了预期的作用。与君主制统治相比,政府的规模是变大还是变小了?换句话说,私有产权受到侵害的程度,是加剧了还是减轻了?

 

(二)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我们先转向另一个话题:时间偏好。所谓时间偏好,通俗地说,就是对于手头的东西,是选择现在享用,还是留待以后再用。选择现在用的,时间偏好就高,而选择把东西存起来的,时间偏好就低。

 

对于个人而言,时间偏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比如说,如果被确切地告知地球将在两年内毁灭,则人们的时间偏好将普遍升高。又比如,洪水频发的年份,人们的时间偏好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因为未来没有着落,把东西留到未来是冒险的。这些都属于外在的因素。

 

小孩子的时间偏好通常较高,这是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而只会倾向于将到手的东西都消耗掉。随着小孩逐渐长大,时间偏好也会逐渐下降。

 

而人到了老年,一般来说时间偏好又会慢慢升高。这是因为,时间不多了,对未来的投资可能无福消受。但如果有子女的话,这种趋势则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他们可以把东西留给后代。这些都是内在的因素。

 

从历史上来看,食不果腹的原始人,时间偏好是很高的,一旦猎物到手,他会倾向于马上吃掉,因为不这样的话他就会饿死。相应地,这样的社会,文明程度是很低的,因为大家生活在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当中:每天不能捕获猎物的话,就不能活下来。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比如说狩猎工具的应用,使得每天捕获的猎物大增,人们会渐渐发觉这些食物不仅可以保证温饱,还能略有积存。这个时候,人们的时间偏好就会发生改变:为什么不把吃不完的东西保存起来呢?这样的话,即使明后天没有捕获到猎物,仍不至于饿肚子。

 

更进一步地,当人们偶然发现留存下来的东西还能自我繁殖,生产出更多新的东西,人们的时间偏好会进一步降低。比如说,捉到一只母鸡,如果选择马上吃掉它,则只能图一时之痛快。但如果选择把它圈养起来,配上若干公鸡,则说不定以后每天都有鸡蛋吃。这样做的好处是,捕猎不必那么辛苦了,而且即使一无所获,家里至少还有鸡蛋吃。

 

人类的进步,正是从省下一些东西开始的。如果一个人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时间偏好,每天及时行乐,则意味着他第二天要重新开始。长久地来看,他会过着单调而重复的生活,谈不上有什么进步。

 

如果他愿意并且能够省下一些东西,比如说几粒稻谷、一只公鸡,那么他很可能在未来得到可观的回报。而这些回报又会允许他在未来省下更多的东西。如此往复循环,一个人积累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时间偏好也会逐渐地降低。经济学家霍普将这个时间偏好降低的过程称为文明的进程

 

(三)

 

因此,考察从一个制度到另一个制度的变迁是否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社会总体的时间偏好是否降低了。社会的时间偏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等等,但如果我们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内观察,则可以近似地认为这些因素被平均地抵消了,而剩下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同制度的影响。

 

当然,在讨论君主制和民主制孰优孰劣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任何形式的政府,严格来说都是在侵犯人民的权利的。我们应该明确这样的共识,即政府始终是一种恶,而要比较的仅仅是恶的程度。

 

在君主制度下,政府是君主私人的财产。如果把政府当作一个公司来看的话,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就是全国的国民生产,而盈利模式则是从国民生产中收税(包括各种货币扩张政策)。君主除非死亡,任期是无限长的。即便死亡,他也可以传位给他的子女或近亲。

 

有恒产者有恒心,对政府的持久拥有,使得君主可以以一种比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国家的发展。换句话说,他的时间偏好足够低。作为一个统治阶层,他的目标是从国民生产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一点,税率就不能定得过高,否则国民生产遭到重创,税收反而减少。

 

君主也不太可能横征暴敛,因为这是竭泽而渔,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这家公司的发展,而更可能激起民变,根本地撼动他的统治地位。而税率一旦定下来,决定君主总收入的主要因素就是国民生产的总量了。要使国民生产保持在高水平,君主必须保证社会生产的有序进行,防止偷盗劫掠。

 

从这个角度看,君主有保护民间经济的动力,他会倾向于设定法律来保护私有产权制度,因为唯有私产得到了保障,市场经济才能自如运转,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时间偏好来看,良好的社会秩序使得人的长远规划成为可能:如果盗贼横行,种田、养猪就不是一个划算的计划了,因为随时可能被人抢走。

 

此外,王位严格地在皇室内部传承,隔绝了一般人通过合法渠道成为统治者的可能性。这从表面上看是社会的不公平,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这种权力的内部传递在王族和平民之间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人民的潜意识里普遍认为,君主家的东西就是君主家的,与自己没有一丝关系。因此,人民会对加税这种举措天然地反感,因为这纯粹意味着财富从民间流向政府,是一种赤裸裸的抢劫。

 

同时,人民也不会对战争感兴趣,因为战争只是君主拓展领地、增加税收的一种手段。既然如此,君主当然就要自己为战争买单。这事实上制约了战争的频率和规模,也从一个侧面降低了社会的时间偏好:如果是兵荒马乱的时代,及时行乐恐怕才是更划算的选择。

 

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就不再是国家领导人的私人财产了,而理论上归全民所有。但在任期之内,国家领导人拥有对公司的经营权和收益权。由于任期一般较短,这使得国家领导人往往缺乏国王那样的远见和恒心,时间偏好较高。一般来说,税率可能会显著提升。

 

这是因为虽然作为统治阶层,国家领导人获取最大利益的目标没有变,但是他只有一两届任期的时间,他无法参与任期之后的公司分成。因此,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理性的选择是在任期之内尽可能地扩大收入,而不必管任期之后的事情。这导致的后果是,国民经济这块蛋糕,有更大的一部分被政府抽走了。

 

由此同时,民主政府也不太有保护私产的动力。相反地,由于时间有限,民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会在可能的途径捞取财富,比如说,它会巧立名目,打着各种旗号来侵犯私有产权,并从中获得利益,比如说通货膨胀、收入再分配等等。

 

这些措施客观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打击了生产的积极性,使得商人会降低投资的比重,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时间偏好。

 

民主制度的一大成就,是打破了少数人对政府的垄断。理论上每个人都可能通过选举进入政府部门,成为执政者。从好的一面来看,这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但另一面是,原本政府和人民之间明确的界线被模糊了,政府成了人民的政府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人民误以为政府的财产也有自己的一份,于是放松了对政府的警惕,任由政府扩权。常见的论调是:税收多少不要紧,关键是用在人民身上。

 

模糊的界线造成的深远影响,还体现在国家的对外事物上。如前所述,在君主制度下,战争被视为君主之间的权力争夺,人民尽管有时被迫卷入,但大致上是抵触的。

 

而在民主时代,由于政府已经和人民融为一体,战争马上变成了人民和人民之间的争斗,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对战争的抵触,马上会被认为是不爱国

 

而且,这种变化不仅停留在表态的层面,现代的强制兵役制度,已经证明了这种模糊的界线所造成的后果。

 

战争性质的改变,也改变了它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因为在民主制度下,每个人都被认为对国家负有责任,因此统治者可以更从容地较小的代价征召更多的兵力,从而将以往的局部战争变为全面而惨烈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显著地提高了社会的时间偏好,使得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停滞不前。

 

(四)

 

二十世纪以来的民主化运动以及一系列的后果,证实了以上的种种推测。

 

在战争方面,二十世纪的战争无论规模还是残酷程度,都是历史上不能比拟的,现代的强制兵役在很多国家已成现实;

 

在经济政策方面,各个民主国家的政府几乎都在增税、负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与之相应的是储蓄率的不断下降;

 

在对市场的管制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干涉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而在社会习俗的层面,结婚率的持续下降、生育欲望的降低、离婚率、堕胎的升高,也印证了人们似乎越来越不耐

 

而民主的大潮并没有停息,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检讨。二十世纪人类在政府不断干预下的艰难进步,被视为民主的胜利,民主从一种可能的制度,变成一种普世价值。

 

从现实来看,民主是大势所趋,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境下,审视并警惕民主可能的弊端,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为霍普《民主:上帝失败》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2013/5/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托克维尔(法国)名言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六)自由主义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说,人世间有六种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是坏的政治制度
《行政学研究》读书报告
法国大革命:善恶两方面的巨大影响
【启蒙时期 05】 霍布斯笔下的国家,是怎么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