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的心|好书推荐《六项精进实践》第二章/谦虚&第三节/满招损

编 辑 / Xiao Yue       校 审 / 张 志 兴

第二章谦虚

2020-03-26    周四

  • 稻盛和夫

  • 要谦虚,不要骄傲。





  • 村田忠嗣的践行体会:“每天谦虚真诚。谦虚的人受人尊敬,谦虚的人成长迅速,谦虚的人活得幸福。谦虚,就是持续幸福的秘诀。”

好书推荐

文章摘自|《六项精进实践》

作者|村田忠嗣「日」

编译|叶瑜

第三节:满招损

单是“我知道,我明白”没有意义

我们上课、读书、听讲,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学习知识,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工作、运动或者个人兴趣上。
 
虽然同样是学习听讲,但不知为什么,却总有人得不出相同的结果。事实上,同样是学习,结果却因人而异,这是为什么呢?
 
我发现,在过去半个世纪的人生,自己在学习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听过;②知道;③(以为)理解;④理解;⑤(以为)会做;⑥会做;⑦持续会做;⑧出成果;⑨持续出成果。
 
比如,在课堂上听到有用的知识,这就是“听过”,然而,是不是理解就另当别论了。要把知识理解到“真正理解”,甚至达到信念的程度十分困难。
 
从“理解”向前迈一步进入实践,即“会做”的阶段,这需要勇气。而要进入“持续会做”,则需要坚韧不拔、决不放弃的“意志”。要达到“出成果”的状态,需要“钻研”和“努力”。而进一步达到“持续出成果”的高水平,需要更多的“钻研”和“努力”。
 
还有,在学习或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如果带着“我知道,我明白”的心态去听,完全没有意义。
 
即便晓得道理,倘若不实践,对自己来说就没有意义。只有实践才能得出成果,这是老师告诉我们的,我也开始渐渐体味到了个中真谛。
 
那么,要怎么听别人说话呢?要带着“我在做”,进一步来说,带着“我会做”的心态去听。譬如,在学游泳的时候,听再多著名游泳运动员的口述指导,看再多的运动员的游泳姿势和DVD教程,如果不实际入水,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
 
仅仅“知道”,没有任何作用。
 
盛和塾的学习也一样。只是去参加学习会,听别人讲课,增加知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经营,亲自实证,否则入塾就变得毫无意义。
 
不扎扎实实钻研与努力,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能否按照老师教的去做,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得像老师一样。
 
所以,单是“我知道,我明白”没有意义。

危险的“第一个十年”

2011年夏天,职业会计人组织“TKC全国协会”举行了全国理事大会,我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大会第二天还有讲座,讲师是圆觉寺宗师横田南岭禅师,他的演讲非常精彩。
 
因为演讲者介绍他为“大禅师”,所以我以为他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者,结果发现他出生于1964年,竟然比我还小两岁。禅师的演讲时间是50分钟,通篇直指人类、人生和社会的本质,内容深刻,谨在此稍作摘录。
 
第一个十年,人了解自己的优点,这时十分危险。
 
第二个十年,人了解了对手的优点,这时开始变得谨慎。
 
第三个十年,人开始了解自己的缺点,开始立于不败之地。
 
工作也好,运动也罢,只要肯付出努力,能力就会提高,于是,人便容易自负起来。
 
我也曾经误将“自我”当作“自信”,以为“自己干得很不错”,盲目向前冲。现在回头一看,当初自己仅凭那一丁点儿实力,竟然也能走到今天,一想起来就捏一把冷汗。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有多余精力环顾四周,发现周围人的高明,于是开始心生敬畏,步子也放缓下来。
 
再过一阵子,我开始对自己的缺点不足与脆弱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于是变得谦虚起来。一个人看懂了真正的自己,就开始变得坦诚起来。到了这个阶段,便不会再犯大过错,也就不会再败给任何人。
 
请问你现在处于第几个十年呢?

100分实力只展示70分

2013年《日经新闻》刊登了棒球运动员一朗先生的报道,报道中写道:“纵使有100分实力只展示70分,在比赛时才痛宰对手。”我不禁大为赞同。
 
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出身南美的选手尽管只有70分实力,却往往表现出100分的架势,以此给对手施压。而一朗先生刚好相反,明明拥有100分的实力,却只表现出70分,在比赛时才断然出手。
 
世间有些人喊声很大,个人主张很强烈,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人人都有表现欲,当表现欲太强时,就会变成炫耀和夸大。就连我,在年轻时也特别爱表现自己。
 
一朗先生说过:“自以为的努力不算努力。必须是旁人看来十分努力,但本人却根本不觉得,这样的努力才算得上努力。”
 
我非常赞同这一点。
 
平时,我也尽量不告诉别人自己的实力。因此,许多人在了解了我的实力之后,都大吃一惊。在努力方面也是如此,周围的人常说我太辛苦,但我自己却习以为常,根本没有辛苦的感觉。
 
虽然我的境界与一朗先生相比还差得远,但今后我会继续踏踏实实地努力,像一朗先生那样,让身边的人们由衷地认可。

自信和自负的区别

一个人全心全意努力,取得了成果,就会自信起来。心里一高兴,更加努力做出成果,人越来越自信,成长得越来越快,会取得小小的成功。于是,人越发努力,依次取得中等的成功、巨大的成功,便会产生一种“成功全凭我一人之力”的错觉。
 
当然,会这么想很正常。在这种时候,人们很容易认为:“我好像很了不起。不,我就是很了不起。”接着,以居高临下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人,认为自己无人能敌,大家都不能逆自己的意。即便遭到反对,会认为反正自己很强,绝不会输给他人。就这样,小我(利己心)膨胀,人也开始端起权威架子。权威就是地位、财力、施与的恩惠,就是傲慢,就是盛气凌人。这时,原本的自信已变成自负,在不知不觉间向自己扣下了没落的扳机。
 
老师一直谆谆叮嘱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努力再努力”“现在的成功是过去努力的结果,未来的成功全看当下的努力”“个人的才能用于公是第一义,用于私是第二义”。
 
不管我们走得多高多远,都必须同时保持谦虚和自信,但这真的十分困难。自信就是谦虚,自负就是傲慢。我们要时刻警惕,即使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成功,也不能用傲慢亲手将自己的成功断送。

成功也是考验


“成功也是考验”,这是老师给我们的警句。
 
譬如,对我而言,2013年是丰富多彩,亦是充满考验的一年。
 
2月,我被选为盛和塾静冈塾经营体验发言者,还在盛和塾东海信越北路区赛区中获得第一名。5月,我应邀在巴西圣保罗发表经营体验,得到了在老师面前发言的宝贵机会。
 
在行业协会中 ,我们公司的业务品质也在全国近万家事务所中脱颖而出,光荣地进入服务综合实力榜前15名。在事业上也发生了一些令人 意外的奇迹,对我来说,这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但是,为了取得这些成果,我们经历了很多痛苦,经受了许多问题的磨练,吃了很多苦头。尽管做出了一些成绩,后面仍然有不少需要跨越的困难。
 
我对老师所说的“成功也是考验”有了更深的体会。人只要稍微做出一点儿成绩,马上就会得意起来,然后变得傲慢、自大,开始自以为了不起。
 
上天让人成功,就是为了考验这个人是否傲慢不逊。所以,不要被成功绊倒,要时时谦虚,不能骄傲,努力再努力。
 
这是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经历了这一考验。今后我们也要万分小心,不能被成功绊倒。

六项精进是个宝

不去践行是个草

践行反了是毒药

            ——明德老师

提高心性 | 拓展经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谦受益,满招损” 活解《易经》之“火天大有谦必随”
《论语》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满招损、谦受益”?
舞蹈教会了我们什么?
10个步骤,教你科学高效的如何努力工作
研训 || 什么才是好实践?——8月8日培训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