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 | 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
userphoto

2022.09.21 山西

关注

纵隔位于胸腔正中间,两边由肺脏包绕,分为上、前、中、后纵隔。纵隔内器官较多、解剖关系复杂;纵隔肿瘤位置不同,类型多变。

常见纵隔肿瘤

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一般很难靠X线平片来确诊,CT特别是增强CT及磁共振(MRI)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以下总结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诊断要点。

1、胸腺瘤

胸腺

胸腺瘤是前纵隔肿瘤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50%。

  • 部位:前纵隔中部偏上。

  • 形状: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

  • 密度:多均匀,可有坏死、钙化。

  • 边缘:良性清楚,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存在;恶性不清,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胸腔及心包可有积液。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等强化,坏死区不强化。

  • 组织学分型:A型和AB型为良性肿瘤,B1型为低度恶性,B2型为中度恶性,B3型与胸腺癌均为高度恶性,侵袭性强。


图1胸腺瘤A;图2胸腺瘤AB;图3胸腺瘤B;图4胸腺癌
 
2、胸内甲状腺肿

甲状腺解剖结构
 
  • 前纵隔上部多发,颈胸征;
  • 气管等周围结构受压移位;
  • 可随吞咽移动;
  • 平扫CT值较高,强化明显、时间长;可有钙化及囊变;
  • 可有内分泌异常症状。

甲状腺肿瘤影像学表现
 
3、畸胎瘤
 
  • 部位:前纵隔实性肿物;

  • 密度:不均,可有脂肪、钙化、牙齿及骨骼影;皮样囊肿为液性密度,可见蛋壳样钙化;

  • 形状: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良性多;恶性者呈边缘不清,可坏死,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CT、MRI多数可明确诊断。

畸胎瘤影像学表现

4、淋巴瘤

发生于淋巴结或节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何杰金氏病(Hodgkin disease,又称霍奇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disease,又称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前、中纵隔,多同时侵及多个淋巴结
 
纵隔肺门多个淋巴结增大可融合成肿块,呈分叶状,向纵隔双侧突出,有时一侧明显,但很少为单侧。气管受压移位、变窄。可向肺内及胸膜、心包浸润,引起积液。中等强化。

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侵袭性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鉴别要点

 
5、后纵隔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为后纵隔肿瘤中最常见者。
 
  • 部位:好发于后上纵隔,侧位片上与脊柱重叠;

  • 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 边缘:清楚锐利;

  • 密度:均匀略低。

 
发生于椎间孔者,可压迫椎间孔使之扩大,并可压迫肋骨头及脊椎,产生边缘光滑的压迹,肿块呈哑铃状,一端在椎管内,另一端在纵隔内。可以产生神经压迫症状。恶性肿瘤呈分叶状,侵蚀邻近骨骼而发生破坏;神经母细胞瘤内可发生钙化;中度强化。
 
后纵隔肿瘤影像学表现
 
6、囊肿
 
包括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囊状淋巴管瘤、胃肠源性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胸导管囊肿(罕见)、脂肪瘤、纤维瘤、黄色瘤等。
 
各类囊肿都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支气管囊肿多位于隆突下支气管旁与气管旁,心包囊肿多位于心膈角区,胸腺囊肿多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食管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与胸导管囊肿等多位于后纵隔。
 
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表现
 
心包囊肿影像学表现

纵隔肿瘤与纵隔旁肺癌鉴别要点

来源:放射沙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网打尽!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推荐:纵隔病变的分布特征
【医学影像笔记】第0007期(囊性畸胎瘤)
胸腺瘤
【读书笔记】4种前纵隔常见肿瘤的CT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