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派后期画家任伯年

原标题:百年难遇的全才画家,29岁任伯年画了什么?

百年难遇的全才画家

任伯年(1840—1895),初名润,后改为颐,别字伯年。祖籍浙江萧山。他多能兼善,技艺超妙,是海派艺术中承前启后的巨擘。人们通常把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名声最大的画家有“三熊”——张熊、朱熊、任熊,任熊又和任薰、任伯年并称“三任”,此外还有胡公寿、赵之谦、虚谷、蒲华与山水画家吴石仙等。其中,任伯年出生最晚,并曾私淑任熊,学画于任薰,得到胡公寿的提携称扬,终于青出于蓝。后期海派大师吴昌硕是在任伯年指点下走上绘画道路的。

任伯年

任伯年的绘画艺术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彼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他继承发扬海派先驱各家雅俗共赏的格调,取民间绘画的装饰意趣,宋画的写实与谨严,文人画的意境与笔墨韵律,更参以西画的素描、速写与色彩,在陈陈相因毫无生气的正统派绘画之外,以花鸟画与人物画为主创造了生机勃勃的艺术天地。他广交画友,互相书画往来,借鉴切磋,画艺精进。在绘画之外,任伯年亦善书法,捏塑紫砂及雕塑人物小像,可谓百年难遇的全才画家。他的后世影响重大且深远,大批后世画家都从其艺术中受益颇多。他的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发掘与重视,任伯年的艺术将给人们带来更多艺术启示。

享有盛誉的中国“梵·高”

任伯年花鸟画上溯宋元明清诸家,生动活泼,疏密有致,艳丽古雅,笔补造化,宛若创设了第二自然。人物画题材广泛,构图奇巧,工写兼擅,自出机杼。山水画意境深远,淋漓挥洒,气象千万,别具意趣。“用古人于新意,以我法造天地”,任伯年继承了古代中国画及民间绘画的优秀传统,同时汲取同时代名家的艺术养分,借古以开今,用洋以为中,形成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全新艺术。其后世影响广泛,深入人心,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天津博物馆藏 任伯年钟进士斩狐图

任伯年作品得到了中国书画界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任伯年先生的作品融合了古今中西方绘画的精华,推进了中西方绘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世界书画领域也享有盛誉,徐悲鸿称其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的第一人”,英国的《画家》杂志甚至把他与西方的梵·高相提并论,赞扬他是19世纪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其作品构思之巧妙,创作难度之大,作品手法之新颖,艺术性之强,处处彰显出大家之风范。

天津博物馆藏,任伯年吉金清供图

29岁的任伯年画了什么?

任伯年少时到上海,后去苏州,得任熊、任薰的教授。近30岁,画名渐大。在上海卖画时,求画者来自南北各地。任伯年长驱直进地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是“橐笔沪上”以后。已知最早署有作于“海上寓斋”的任氏作品是完成于同治戊辰(1868)农历十一月的《陈允升像》。他来到上海大约即在此前不久,这时,任伯年不过29岁,从29岁一直到他56岁去世,一直在上海以卖画为生,在艺术上勇猛精进,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29岁的任伯年创作了什么作品?这些作品又有何特点呢?

任伯年东津话别图

1868年

纸本设色

纵34.1cm 横135.8cm

中国美术馆藏

款识:东津话别图 客游甬上 已阅四年 万丈个亭及朵峰诸君子 一见均如旧识 宵篝灯 雨戴笠 琴歌酒赋 探胜寻幽 相赏无虚日 江山之助 友生之乐 斯游洵不负矣 兹将随叔阜长橐笔游金阊 廉始亦计偕北上 行有日矣 朵峰抱江淹赋别之悲 触王粲登楼之思 爰写此图 以志星萍之感 同治七年二月花朝后十日 山阴任颐次远甫倚装画 并记于甘溪寓次

钤印:任颐长寿(白文)

此图作于任伯年29岁时。在此之前,任伯年在宁波住了四年,期间曾随族叔任阜长学画。此图为任伯年随任阜长离开宁波去苏州之际,作画纪念陈朵峰、谢廉始、万个亭三位好友送别情形,并题长跋。一般任伯年题画多为穷款,且把自己画入画中的情形是极其罕见的,此画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纵观任伯年一生,无论从生活到艺术,“随叔阜长橐笔游金阊”显然是一个分界。

在宁波,任阜长发现了任伯年的艺术潜力,并带任伯年去苏州结识了胡公寿等当时一流的画家,并且任阜长作为名家请任伯年为自己画像,这足以证明其对任伯年的器重。任阜长对任伯年的影响,不仅在于绘画技法方面,任阜长进一步拓宽了任伯年的艺术视野,指引了任伯年的艺术道路。任伯年从一个民间艺人到著名画家的转折,这关键的一步,是在任阜长的提携下迈出的。任伯年在苏州停留数月,于同年冬赴上海卖画,开启了海派巨擘的艺术巅峰生涯。

任伯年画沙馥三十九岁小像

纵128.6cm 横32.3cm

南京博物院藏

款识:同治戊辰冬孟 任颐泊年写于苏台 寓斋

钤印:颐印(朱文)

此画作于任伯年29岁时,正值其跟随族叔任阜长在苏州学画。此时任伯年年纪尚轻,虽才华横溢天才早熟,但个人风格尚未成熟。画中主人公沙馥曾问业于任熊,在任熊故去之后,与任薰及任伯年私交甚密。沙馥也是苏州地方工艺名家马根仙的得意弟子。此像原为马寿石收藏。马寿石,名加龄,字寿石,是马根仙之族人。

此图通篇素雅隽秀,疏淡精匀,所画沙馥面部表情笑容可掬,风神俊朗,一望而知是一个知识修养较高的文化人。人物衣纹用芦叶描画成,在白描的基础上用淡墨和淡赭石复染。构图极为奇巧,人物置于画面右下方,只占画面的五分之三不到。用大笔挥洒,水墨淋漓,中侧锋并用,在人物的左边画一俊秀的太湖石泠然向上,既使画面充实饱满,又取意于宋代“米癫拜石”的典故,使画面意境顿生。以石为衬托,人物形象更为突出,风度更为潇洒俊逸。

任伯年榴生像

纵128cm 横48cm

南京博物院藏

款识:榴生仁兄四十岁小象(像) 戊辰之冬 萧山任伯年写 公寿署款

钤印:公寿长寿(白文) 任颐长寿(白文)

此画作于任伯年29岁时。任伯年现存作品中,与胡公寿多有合作之作,或“任画胡题”或“胡任合璧”。此画胡公寿题款构思巧妙,突出了人物风度。图中榴生正面、双手微合于腹前,侧身踱步,身后垂柳,随风斜飞,飘举之意使得着长衫之榴生顿有临风吟哦之意,诗情画意,弥漫六合。此类任胡合作作品,是已功成名就的胡公寿有意栽培提携任伯年之举,使任伯年即获润资,陡增画名,提高画艺,快速立足沪上画坛。

任淞云像(与胡公寿合作)

1869年

纸本设色

纵173.1cm 横47.3cm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

淞云先生遗象(像) 同治己巳嘉平 先生令似任柏(伯)年仁兄写真属 华亭胡公寿补树石并记

铃印:公寿长寿(白文)

此图作于任伯年29岁初到上海之时。任伯年父亲名鹤声,号淞云。据任伯年之子任堇叔记载,任伯年之父原是民间写真画工,后在萧山开米店,因连年灾荒,生意不好,故将写真术授与任伯年,希望为任伯年谋得生存之技。任伯年幼承其父指授,注重背摹默写能力的培训,锻炼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强识心记的能力,为日后人物肖像画的精进奠下了坚实的根基。任淞云不仅培养了任伯年的绘画爱好,传授给任伯年人物画写真窍门,还直接影响了任伯年日后对绘画艺术的创作态度、艺术思想与绘画作品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任伯年艺术的奠基人与引路人。

此图由任伯年画像,胡公寿补景,绘淞云先生倚坐泉石畔,面目清癯,意态慈祥,与任伯年数年后亲手雕塑的淞云先生坐像,无论形貌和神气宛然一致。据《上海县续志》:任伯年“同治间寓沪,绘其父像坐立侧眠者多幅,悬中堂,朝夕跪献”。可见其绘父亲像不止一幅,姿态各不相同,俱能形神毕肖,下笔有神。且其表现的父亲形象都是清雅的文人高士,也反映出其对父亲的推崇与敬仰。

任伯年钟进士斩狐图 天津博物馆藏

任伯年吉金清供图 天津博物馆藏

任颐寄冯耕山像轴

任伯年仿大涤子山水轴

风尘三侠图轴

任伯年 为任阜长写真(任薰肖像) 中国美术馆藏

任伯年设色人物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山水花卉人物屏3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山水花卉人物屏2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白莲鸳鸯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伯年仕女观梅图19871-1316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派书画,大展亮相国内,绝不容错过!
任伯年重视传统·融诸家之长·设色诸法形成自己新颖的独特画风
就任伯年的个人艺术造诣来看,花鸟画的本领比较高,
近代画坛明星 “海派”旗手任小楼
清代绘画概论
经典| 画外拾贝——黄宾虹、齐白石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