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畏”,是一种高级的入世智慧

这个世界,大概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

除此,任何人,如若心中无所畏,无所敬,无所怕,那一定很可怕,最终,众人怕他,惧他,远离他。

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

孔子的三畏,是对君子修养的要求,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三畏难以企及。

只是,这个世间,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深知“畏”之道,并在心里深植所“畏”。

01

无所敬畏,无所成就。

所谓畏,其实就是敬,因此,有敬畏之说。心里有敬畏的人,为人处世,一定会留有余地,一定会有所思虑。

因为,那个他敬畏的东西,或者说是他怕的那个东西,一定是时时悬在他脑袋上的一个东西,时刻提醒他,警醒他,告诉他你不可以,不能,不应该。无论他畏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他总是有一个节制的东西在。

比如,《中国机长》,敬畏的是规章,是制度,是生命,因此,才有中国机长临危不惧的镇定和娴熟,才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因为,要送这一机的人,平安回家。

相反,你去看那些心无敬畏的人,他们做人做事,一定是乖张的,无节制的,容易走极端的,或无比傲慢,或无比自私,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畏的东西,因此,总是在突破各种边界,挑战各种底线。

不敬畏规章的人,一定会被规章反噬。不敬畏生命的人,一定会丢掉自己的性命。不敬畏规律的人,一定会被规律的力量湮灭。

因此,有些很厉害的人,他们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但是,有人怕应酬,有人怕太太,反正总有一个怕的东西在他那里。

02

“畏”之道,实为处世之道。

为什么说,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

你看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这是什么人?用佛家的话说这是成佛的人,是进入圆觉境界的人。这样的人的人性就是佛性,他们已经明心见性,是悟了道的,也就是了然一切世间法,既能出世,又能入世。于他们而言,已经无所谓“畏”,因为众生平等,众生自性。

说到底,畏,是一门入世法。

第二种是最笨的人。最笨的人,其实是接近第一等智慧的人的,只是方式不一样。最笨的人,可能是钝,而第一等智慧的人,是顿。

所以,夹在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尘客,要到第一种是需要经过“五明”的修炼悟道的。而可能也永远到不了第二种人。因为他们陷入尘世太深,不得不为尘世羁绊。

而畏,实际上是一种处世哲学,里面有很多的智慧。

第一、懂得畏的人,一定懂得守拙,懂得枪打出头鸟,懂得树大招风,深知《道德经》所言,“自矜者不长。”因此,这就是“挫其锐”,就是“被褐怀玉”,是藏而不露。

第二、懂得畏的人,也一定懂得止。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就在一个“止”字,这也是佛家文化的精髓之一。

《道德经》第九章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所谓的“退”,其实也是一种止,最典型的就是功成身退,说白了,功成不身退,就是对人心、权力没有足够的畏惧。

而学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法门,也是修止,把妄念止住,就很难了。

那些不知道“止”的人,心里往往是少了畏的。

第三、懂得畏的人,也一定是懂得人性的,也是懂得自我保护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很成功了,他如果让别人知道,他还有怕的东西,那么,人们可能不会太嫉妒他,厌恶他。因为,他居然怕那个什么。

有个故事,真的很有感触,分享给大家。

一条大蛇和一条小蛇要过马路,大蛇说我们快点过吧。小蛇却说,“这样直接过去,铁定被人打死。要不我骑在你头上吧。”然后,人们看到这个情景,居然都惊奇不已,可能还会盖个什么庙,去祭拜。

你看,这个就是大蛇的“畏”。这个“畏”救了它。

细想想,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大蛇呢?大概至少占九成,都想直接过马路,以为自己很强大。

而小蛇,它的智慧,其实就是懂得了“畏”之道。这后面的人性,实在需要慢慢经历,慢慢参。

03

无知者无畏。

认知越高的人,越有“畏”。因为,认知高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前提是你得知道这个“天命”是什么,这个“大人”是什么,这个“圣人之言”是什么。不知道这些的人,又怎会有这种“畏”呢。

所谓天命,是信仰,是规律,是万物的自性。所谓大人,是指师长、有道德学问的人。所谓圣人之言,是那些揭示规律,引导智慧的圣贤言说。

不知道这些的人,大概率会坐在井底,看着一洞天地,然后,“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畏”,是一门处世哲学,入世的人,都得慢慢参。大概参得差不多的时候,功业也就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要有所敬畏
天人之道,凡圣之别
《道德经》中经典世态之道!
第19卦临卦:六五爻“知临”
4、和而不同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