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曾祺经典散文《无事此静坐》:静坐以修身,静坐观万物

偶遇汪曾祺散文《无事此静坐》,被这个题目吸引了。“无事静坐”,在现代这样的社会,不是浪费生命吗?而“无事此静坐”,就颇为不同了。

1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原来这句是苏东坡的《司命宫杨道士息轩》里的诗句,诗文是这样的: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他说:闲暇的时候就静坐,静心反思,这样一天可以当两天用,时间就变长了。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一晃我就老了。屏住呼吸,排除杂念,全在一息之间。人要有这种自律和自励。

当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儋州,哪还能有心思静坐?东坡的修养和境界真是可以让人竖起大拇指了!这个诗、词、文、书法、绘画都有名的苏轼,就是因为有了静的功夫,能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吧。这就是所谓的豁达。

作家汪曾祺引用了这两句,并在文中说:十多年来他已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一个多小时,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那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

作品《羊舍一夕》《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家常酒菜》、《活着,就得有点滋味儿》《七十抒怀》《蒲桥集》《旅食集》《人间滋味长》《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等等。他成了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诸多的称誉。这样的成就的声明得益于他的静坐静心。

他也建议读者不能浮躁,不能“心里长草”,要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作出一点自己的成就。

2《无事此静坐》的道理

汪曾祺说: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能观照万物,心怀天下,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要做到静实属不易。静是要经过锻炼,“习静”要下功夫。世界是喧闹的,人们生活于扰攘之中无法逃避,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心远地自偏”。

习静的功夫,就是排除欲望,私心,杂念,琐事的干扰,失意的打击,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反思己过,明白得失,静观万物,放眼天地,脚踏实地,逐一完成。这个习静的过程需要个人的自律,并坚持不懈。习静非得刻苦不可。

古语有:“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诸葛亮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陶渊明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曾国藩说“静以修身堪大用” 。古人把静坐思考、静心做事看作是修身,养德,治国,平天下,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静是最好的生命状态,是人生至高的境界。

3 静以修身,习静为要

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小孩子在肯德基里写作业,在麦当劳里读书,在图书馆里吃零食。一群群成年人宁愿挤在在商场里看手机,也不愿回到家里安静的生活。现代人越来越被热闹的环境所左右,主动或被动地被嘈杂和混乱所包围,没有了安静,没有了心静,没有了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缺什么、有什么。一旦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候,就无所适从。

现代人害怕孤独。不能独对自己,不会处理孤独的时光,一个人时则惶惶然不安。人们被缤纷多彩、五光十色的生活弄得晕头转向,于是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牵挂和累赘,让人除了奔波就是拥挤,太多的欲望,太多的人际间的算计和猜忌。永运静不下一颗心,只有那可心无处安放。

那些人说得好,“无事此静坐”,静下来是最好的方法。学会静心,静心独坐,学会自处,学会反思,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找回自我,才会有属于自我的生活和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曾祺丨心守一事去生活
散文诵读《心守一事去生活》作者 汪曾祺
散文诵读《无事此静坐》作者:汪曾祺
品读:安静,是一个人内心的积淀
静定之功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汪曾祺出版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