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惜大家庭
  
 珍惜大家庭

   作者:老歌

   同事工作之余,常和我们聊起他大哥,说他总不尽老大的责任。比如父母病了,在老家的大哥没有常去照料,医疗费还开口闭口说什么“我那一份我会出的”。听了多次同事的叙述,我大致知道了具体情况:他大哥有工作,但离过婚,现在被新娶的小嫂子管住了口袋。于是,同事对大哥怨言颇多,甚至有时还对小嫂子颇有怨怼。看同事至今仍对大哥“意难平”,我只好劝他:“你大哥都60多岁了,生活上又经历了波折,你只能多担当些。”

   无独有偶,另一位朋友也是兄弟俩。境况类似,哥哥留守老家工作,他来了广州。但是每次回老家,他都很难得去哥家吃顿饭,听说每次哥哥都说,要先做做嫂子的思想工作才行。以致朋友对哥哥也有些不满。后来当他们的父母生病后,矛盾更大了,在家的哥哥对给父母治病不是太积极,在外的朋友觉得自己鞭长莫及,回一趟老家很是辛苦。

   看了身边这些例子,我不由得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则故事。兄弟俩合买了一双皮靴,哥哥白天劳动,所以天天穿,弟弟没有下田劳动,所以没怎么穿。时间久了,弟弟觉得吃亏了,便晚上穿着靴子在家里走来走去。靴子因为日夜有人穿,很快就烂掉了。我想,上面两则事例就是这则故事的翻版。它揭示了一个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平。于国于家而言,其实都要讲究公平。但是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和谐。一个家庭尤其是大家庭在相处上,更需要注意相互体谅、忍让。

   其实无论是我的朋友还是同事,做弟弟的都希望哥哥多承担一些对父母的关心,但他们在老家工作的哥哥或许又希望弟弟能多出点力,因为他们想着在外的弟弟经济实力上应该比自己更好。加上嫂子们在一旁吹吹“枕边风”,这种念头自然就更强烈了。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归根结底,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能否愿意担责的问题。

   其实看了别人的故事,我更为自己感到幸运。我兄妹五人,哥哥是老大,接下来是三个姐姐,我是老幺。父母早已故去。大哥多年来,一直牢记自己老大的角色,为弟妹们工作生活操心操力,谁有困难,他都冲锋在前,而嫂子也很讲理。所以大家一直和睦相处。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三十多年,二胎政策也才“出笼”不久,大家族的境况正在中国逐渐消失。奉劝那些幸存的大家族的兄弟姐妹,不妨多多换位思考,兄友弟恭,和睦相处,要珍惜这种大家庭的温暖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年,我和北京的大哥,联系越来越少,感觉彼此之间亲情,也越来越
思父亲、忆父亲,最忆父亲春风化雨育儿孙
铁本真:我们家的大家庭
16岁我被堂嫂拐卖,和丈夫生下一个女儿后,又给他三哥生了俩孩子
章明怀:飞来横祸
33--一罐丢失的麻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