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高中坚持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参考

摘要:科学教学理论在高中实践的甚少,近些年来,本人主动主动学习科学教学理论,深入教学研究一线,搜集科学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在将枯燥晦涩的科学教学理论与普通高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中,发现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策略。本文总结“科学教学”研究实践,简要地进行梳理,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普通高中科学教学研究工作。

关键词:集体备课  高效课堂  可持续发展

一、集体备课大有文章可做。

1、强化项目合作的意识,大大提升备课效益。在信息技术发达,课堂容量膨胀的今天,挥洒于三尺讲坛,不再是仅凭经验就能胜任的一项技术工作。智慧分享、策略分享、资源共享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必由之路。科学教学尤其是高效备课推崇并不断推广“项目合作”。“项目合作先行”是保证各类集体备课高效有序开展的前提。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互相研讨相互补充的过程,[1]同时也是在实施课堂教学后再反思、再升华的过程,是力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过程。通过调研,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全部划分项目合作组,学期初制定项目合作计划任务单,大研讨之前的小合作要成为备课的新常态,既保证了高效备课硬件的雏形,又保证了集体研讨时有据可依,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论著挂名,主编挂名,最低三千,请点击头像找到我)

2、积累丰富资源,课例典型,规范操作。通过多措并举推动各学科组在高效备课方面都能拿出规范的备课案例,积累了大量的富有学校特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成果。在日常课堂教学时要求流程规范、操作熟练、策略多元、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课堂,促成高效。

3、要强化课程整合,推展基于课程整合的单元章节集体备课。“课程整合”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高频词。[2]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以年级为单位引领学科组认真学习科学教学论、积极实践,通过典型引路、公开示范、共同研磨,反思提升的途径,让教师掌握单元章节集体备课的主旨,基于学情,基于教情,宜合则合,不断探索适合本学科单元章节集体备课具体操作细节。课程整合的教研之风兴起,这些都会对科学教学的深入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

4、科学教学实践要剑指高考,服务高三备考。针对高三复习的特点,立足高三复习备考,着眼于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考质量,编写了高考二三轮复习阶段集体备课操作策略,积极落实,加大教研力度,尽快熟练操作基于“讲评课” “综合复习课”“组题”等三种类型的集体备课的操作策略,大大促进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

二、高效课堂全方位带动。

1、突出教学策略这个中心,坚持落实成为自觉。“如何教”,“用更少的时间教”要成为老师们备课上课思考和实践的自觉。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策略研究,老师们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教学策略更加多样化,多学科研磨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经典。

2、让追求导教案精美、导学案高效成为老师的习惯。导教案是教学策略的显性载体,老师们的课件步步有策略,环环显研究,资料丰富,匹配度高。改变了过去一味追求花样,一味追求所谓的情境创设,而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太相符的现象,现在老师们的课件大多是落实具体的教学策略,追求实效成为老师们的习惯。

3、知识分类准确,目标引领课堂成为新常态。时时关注目标及达成是老师们普遍的课堂表现。很多老师熟练利用知识分类学理论进行准确的知识分类,并按照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规范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注重达成。

4、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亮点。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管理、使用与评价机制的日益成熟,教师由原先的抵触情绪——学习使用——会管理会评价,并卓有成效的开展探究活动,这是老师们教学观和学生观转变的过程,真正做到了“眼中有学生,手中有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多层面互补[3],培养了学生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集体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教学研究的建议

1 、坚持三案合一,改革预习案结构、与时俱进更新和规范导学案编制。高效教学和高效课堂载体是“导学案”,导学案的质量高低不但影响课堂效率而且影响学生的时间分配和学习效率。建议规范学案长度:总量5号字八开反正两页为一个完整的“三案合一”的导学案。表头统一格式后,对预习部分所占版面,探究案点的材料选取,问题设置和训练案题目的精选做到甄选,及时更新。

2、继续科学做好知识分类工作。知识分类工作一定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将不同的教学策略与之相对应,从而更能使教学走上遵循学生“习得知识”——“巩固转化”——“迁移运用”心理认知规律的规范教学之路。只有准确的做好知识分类工作,才能遵循各类知识的学习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规范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小组合作学习要力求持续推进、高效运行。

学习小组的建立——管理——使用——评价,是一个系统。课堂学习小组和宿舍生活学习小组,必须同时开展,这也是课内外一体化高效教学研究的需要。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运行,必须做好课前培训小组长的工作。要加大课堂学习小组和宿舍生活学习小组的管理和评价,这是坚持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

4、必须坚持“课程整合”。“课改”必须先“改课”,学校的产品即课程。因此大力推行单元章节集体备课,引领老师们主动整合、自觉整合、有效整合、注重落实。真正解决课时与课程的矛盾,切实提高效率,科学取舍,从而引领学生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真正实现从有效到高效。

5、加大高效评价的研究弥补教学研究的短板。高效评价类型多样,从时间上分为课前诊断性评价、课上即时性评价和课后延时性评价三大类。要达到这三个方面的高效受重多变量的影响,其中一定数量高质量的题目是高效评价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重视“基于组题的集体备课”,命制高效评价题目,最终促成高效评价,使高效评价成为一种工作新常态。

总之,科学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多层次立体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因此需要普通高中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力争将科学教学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孙银锋  浅谈如何让集体备课的效益最大化  《新课程学习》 2009.11  

【2】钱丽欣  课程整合: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期待   《人民教育》 2015.24

【3】罗星灵   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反思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20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十大误区及矫正策略
行走在课改路上
高效课堂各科五步教学策略
余映潮:让课堂阅读更高效
高效课堂和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总结
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