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急!东北黑土地面临危机!土壤改良严重告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吉林省梨树县历来是“守着黑土不愁粮”,耕地面积达4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多年保持在50亿斤以上,名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

  但高产背后,却是黑土地的长期透支。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至400年。全球黑土区仅有三片,分别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东北平原。

  《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指出,据监测,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1/2。目前,东北黑土区耕地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只有30厘米左右,比开垦之初减少了约40厘米。

    从“二两油”到“破皮黄”

    重用轻养“瘦”了黑土地。

  车从梨树县城向西北驶出,一马平川,行驶近40公里,到达林海镇。

  33年前,程延河离开四棵树乡王家桥村,到林海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当时,肠子都悔青了,林海的庄稼不打粮,穷啊。”

  王家桥村位于梨树县城和林海镇中间,以黑土肥沃闻名。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梨树收了四大桥,全县饿不着。”王家桥村就是其中一“桥”。

  而林海镇属于黑土地向沙地的过渡地带,黑土地沙化的迹象一度十分明显。“春天刮风,土粒子打得脸疼,刚发芽的种子让风生生地从垄里刨出来,只剩几条根须连在土里。”程延河回忆说,到处是“风剥地”。

  “咱东北的春天,风多,有劲儿。春风起,十里沙。严重的时候,一春天几乎能刮走一脚厚的土,把黑土都刮走了,不成了黄土平原?”程延河一想到这就会后怕。

  紧邻梨树县城的梨树镇八里庙村,50岁的村民卢伟种了一辈子地,也有同样的担忧。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在老辈人眼里,咱村这地都是宝地。”卢伟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走在田里软绵绵的感觉,手往地里一掏就是坑,“抓一把土手感相当舒服。”

  “老辈人翻地哪有露黄土的时候,但现在深翻一点就是黄土。”卢伟说,有些地块挖开10多厘米下面就是黄土,土话叫“破皮黄”。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2017年10月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开垦初期,黑土层厚度一般在60至80厘米,深的可达100厘米。目前,吉林省黑土腐殖质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占总面积的35%,20至30厘米的占38%,小于20厘米的占27%(其中完全丧失腐殖质层的占3%)。

  近些年,卢伟承包土地,各种各样的地都见识过。“原来用20马力的拖拉机,能把这地旋耕得稀松;现在,15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旋完地,还全是土坷垃,地硬了。”

  八九月份,玉米已经结棒。落过一阵雨,卢伟下地薅起一棵玉米秆,“根就盘成脸盆这么大一坨,地下20厘米深的地方全是犁底层,硬得扎不下根。”

  黑土变薄、变硬,也变得更“馋”了。

  卢伟是棵长在黑土里的“老玉米”,地力咋样,他心里最清楚。“地‘馋’其实是地力不行了,但粮食还在年年高产,得靠化肥‘催’。”

  “一年比一年多下肥,怕肥少了减产,挣不着钱啊。”卢伟内心的隐忧还是敌不过对丰收的期盼。

  吉林省的施肥状况经历了“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化肥为主—单施化肥”的演变过程。

  “土壤内矿物质和微生物大量消耗,化肥残留,加之水土流失,这黑土哪里还有生命力?”王贵满说。

  黑土地之所以“黑”,就在于它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腐殖质,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

  吉林省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8%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目前,黑土耕层有机质还在以平均每年0.1%的速度下降。有机质含量的持续降低,导致土壤板结,供肥保水能力下降。

  “以前用农家肥,秸秆经过家畜的消化,变成粪便又回到地里。大量用化肥后,秸秆烧掉,费力费工的农家肥也不用了,黑土的营养就这样一点点地流失。”王贵满说。

  “黑土地就这么不行了?”绝对不可以,“黑土这宝贝,不能在咱这一辈手里整没了。”



   ★绿色农业热起来

  35岁的刘春野,是梨树县刘家馆镇春野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二十出头开始种地,如今经营着近3000亩地。杂粮杂豆,是他今年的全部种植计划。

  “咱这地薄,苞米亩产1000斤,已经算多了,比不了人家亩产1800来斤。”玉米收购市场化后,产量和价格都不占优势,刘春野一改只种玉米的老套路,开始杂粮杂豆玉米轮作。

  “现在这地苞米亩产能到1300来斤。”刘春野将前两年的黄豆地种玉米,黑豆地种黄豆,玉米地种黑豆。三样轮着来,豆子挣了钱,固氮又肥了田。

  小到农技改革,大到结构调整,梨树县力推循环农业,发展绿色农业,一场黑土地保卫战正在全面打响。仅去年,全县调减玉米35万亩,播种大豆近10万亩,打造了全县5万亩耕地轮作试点示范区。

  眼下,快种完地,刘春野就有了重要收获。“再过一个多月,绿色食品标志就能下来。”经过3年转换期,刘春野经营的土地通过了检测,达到绿色标准。

  “就拿种黑豆来说,亩产300多斤,去年卖到3元一斤。有了绿色食品标志,还能轻轻松松多卖2元钱。”拿起纸笔,刘春野算开了账。

  “今年县里还直接把有机肥运到了地头,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买肥。”刘春野的3000亩地免费用上了有机肥。

  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积造施用有机肥,是保护、提升黑土地地力的重要内容。今年春耕,梨树县投资150万元,完成3万亩增施有机肥任务。

  作为农业大县,“梨树白猪”远近闻名,全县年生猪交易量高达150万头。

  丁德经营着4家种猪繁育场,企业规模居全县前列。在位于四棵树乡的厂房内,记者看到,与猪舍配套的粪便干湿分离器、堆肥的储粪场地、粪液的储藏池、氧化塘等设备,井井有条分布。

  丁德介绍,粪便从猪舍出来,由管道进入混凝土池子,经过干湿分离后,干粪进入储粪场,卖给县内的有机肥厂;湿的进入氧化塘内发酵,春耕前秋收后,再装进罐车还田。

  为了让粪液有地可还,丁德的企业通过承包、流转等方式来经营耕地。养殖和种植无缝对接,由盐碱地改造的1200亩水田,去年水稻收入达100万元。

  企业自己做循环农业,是梨树养殖企业的主要模式。丁德到过不少地方考察,希望省去企业流转土地的麻烦和成本。“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省另外一个产粮大县榆树,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由畜禽养殖企业或合作社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堆沤腐熟施到田间。”2017年,榆树推广面积达10万亩,中标企业完成肥料堆沤之后,送至地头田间,由农民自己扬撒。

  如今,梨树县黑土地保护也提出了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的目标,正着手建设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让丁德这样的养殖户颇为期待。

  让黑土地“绿”起来,必然要管控畜牧业对土壤的污染。

   “我们逐渐用有机肥、生物肥取代化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并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重金属用量。涉重金属企业必须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行清洁生产。”盛天表示。

  黑土保护任重道远

  “当初,地比较荒,一亩产1000斤粮。”王贵满在高家村的试验田里踏查说,如今,亩产1700斤,还少用20斤肥。

  走进试验田,只见秸秆像被子一样盖在地上。扒开秸秆,王贵满伸手抠进地里,抓起一把土,“看,湿乎不,黑不?”随后,他轻轻抖落开手里的土,腐烂的秸秆碎屑夹杂在土里。

  秸秆还田,还回了从地里吸收的养分,增加了土壤腐殖质。

  走到地头的一米见方土坑前,王贵满不停地给记者比划着,“看,黑土层有50厘米厚,去年苞米的根扎到快1米深啦。”

  10年辛苦不寻常,黑土又恢复了生机。克服了诸多障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集成已不是问题,但黑土地保护依旧任重道远。

     ★农业补贴有效支撑

  “农业生产综合补贴实行的还是普惠制,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研究设立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粮豆轮作、深耕深松等专项,把一部分补贴资金用在保护和提高地力上。”李德忠建议。

  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正式公布,7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黑土地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措施、监督管理制度等。

  “这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了硬支撑。”王贵满说,“下一步还要建好机构,抓好考核,拧成一股劲,保护好这黑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非“镰刀弯”地区玉米怎么种
你信不信,在东北,卫星也能帮你种地?
东北一产粮大县厚层黑土减少一半 过度依赖化肥
东北黑土地,有多肥沃就有多脆弱
每日一星|韩晓增:黑土地的营养搭配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