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牙祭与衙祭


     喻血轮的《绮情楼杂记》说:“按打牙祭本打衙祭之讹传。《通考》载石林叶氏云:'节度使碧油红旆,受赐者藏于公宇私室,皆别为堂号节目,每朔望之次日祭之,号衙祭日,祭毕分肉以畀众人。’是衙祭二字,由来已久,后流传民间,遂附会成为打牙祭。”这段话来自清人吴振械写的《黔语》。但,究竟是“衙祭”附会成了“牙祭”,还是“牙祭”附会成了“衙祭”?

    《说文》称:“衙,行皃,从行。”可见并非指后世官府,东汉张衡的〈东京赋〉道:“戈矛若林,牙旗缤纷。”薛综解释说:“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周代的牙旗是否饰象牙,或者式样如牙璋,还是“其旗两边刻绘如牙状”都很难说。

    《宋史》载:“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禡……太宗徵河东,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勐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禡牙之事。”禡牙就是祭牙旗,出师前除了祭祀战神,还要祭祀军旗。祭祀完了就把肉分给众人吃,这便是打牙祭。

     因此《陔余丛考》就说:”衙门,本牙门之讹。“节度使有固定的衙门,其受赐的旗帜可称衙旗,祭祀也变成了固定日期,但”衙“是由”牙“而来的。

     出征要犒劳士兵,衙门也要定期犒劳下属,推广到民间有所谓:“牙祭不打,生意要垮。”乾隆朝的《镇远府志》载:“每月初二、十六日,盛熟肉一方,俗曰'刀头’,祀财神,谓之“打衙祭”。是日,公所饮食必半。商店过乞丐,辄给钱一文,或米一勺。每年正月初二之衙祭,谓之为'起衙’。腊月十六之衙祭,谓之为'倒衙’。祭之余肉,以畀众人,即祭所云:'韗巵翟阍,惠下之道也。’”下属也好,工匠也好,都要对他们表示尊重。

                                       原载《人间福报》2018年6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知识】打牙祭
怎样才算“打牙祭”
“衙门”其实为“牙门”
“衙门”本叫“牙门”
“衙门”本称“牙门”
[转载]打牙祭,打平伙,打秋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