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母亲一样慈爱的姻母

         父母都已去世多年,在我心目中,有三个人,是我们家的恩人,或者是像父母一样爱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的人。其中一个就是姻母。我要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敬她们。


         现在,只有姻母了,姻伯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她是妹妹的婆婆。不仅对妹妹很好,对我们也很好。


        我只有一个妹妹,她嫁到了邻近的泸县。妹妹刚嫁过去的时候,父母都还不大放心,不知道究竟好不好,是福还是祸?


         当时,妹夫家的条件确实不怎么样。妹妹嫁过去之后,我第一次到她家,是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而且,还走错了,进了别人家,一个与妹夫同名岁数差不多的男子家。好在两家相隔很近,只有200、300米。到了妹夫家,第一个感觉就是妹夫家房子很狭窄,旧都不说。姻伯和姻母看起来还不错,是很踏实、善良的农村人,不是那种虚伪、油嘴滑舌的人。他们50岁左右,跟我父母年龄差不多。因为劳累,匆匆吃过晚饭,我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把妹妹新的家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她家是平房,土墙的瓦房。下边的房子分成两半,一边是住房,一边是猪圈、鸡圈、鸭圈和厕所。姻母家里养了母猪,还有不少鸭子和鸡,副业搞得很好。


        妹妹家的厨房在上头,吃饭的堂屋在下头,饭菜做好后,要走过几间屋端过去。厨房门口即是一个大水函,洗锅水、洗衣水、洗脸水、洗脚水,都倒在里面,一些流走,一些则蓄留在里面。她们家在一个院子里,中间是一个没多大的坝子,各家房子挤在一起,看不出有多少户人家,不像我们那边那么规整,一个院子就是一排房子或一个四合院。


         妹夫是三姊妹,他在中间,上面是一个姐姐,下面是一个弟弟。妹夫的姐姐早已出嫁,她的家与妹夫家离得不远。她只有一个孩子,是一个妹妹,很乖!我第一次到妹夫家的时候,小姑娘也在她外婆家。后来我才知道,小姑娘从小就在外婆家长大,对外婆家反而比对自己家熟悉,有感情。好几年前,小姑娘已长成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已幼师毕业,当了幼儿园老师。后来,我也与小姑娘的父母熟悉了起来。


         姻母对我们很好。每次去她家,回家的时候,她都要送我们一块10来斤重的腊肉。去她家,姻伯带我们去附近的玉蟾山玩,她就切好很多的卤鸭、腊肉,用塑料袋子装好,交给姻伯,让我们在路上吃。


        妹妹嫁过去后,就和妹夫到建筑工地上打工。很快,她小叔子也到建筑工地上打工了。在建筑工地上,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比在别的地方打工要挣得多一些。他们帮的是当地的老板,不担心拿不到钱,每年过年时,他们就打电话问什么时候钱到账?有时晚一点,过了年正月初几钱也就到了。一家人这个时候挣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修楼房。


         那个时候,姻伯还健在。但他已有病了,老是咳嗽。年轻人在外面挣钱,两老就在家里挣钱。除了做庄稼外,姻母家的养殖搞得非常好,没过几年,她家就修新房子了。二老考虑得十分周到,两个儿子两套房,修在了一起,两家不仅大小面积一样,而且设置设施也一样,以免产生闲话。新房修好后,两弟兄才有了真正的各自的家,似乎也用不着分家了。因为平时都在外打工,只有妹夫的弟媳在家带孩子。新房建好后,两家就开始各挣的钱归各家,姻母需用钱,就向两兄弟要,两兄弟出一样多。但打工回家过年,仍旧是一个灶做饭,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还是一家人。妹夫大姐一家来,我们去,也是坐上这一大家的桌子。妹夫不喝酒,我正好找到他弟弟一个陪我一起喝酒的。他弟弟不仅热情,还当过村干部,能说会道,很会处事。


         姻伯去世后,妹夫两弟兄就跟姻母说:“妈您不用再做庄稼了!不要那么累了!家里现在也比以前好多了,手头也没那么紧了!"可是,姻母没有听从两弟兄的意见,还是坚持做她的庄稼。不光是做土里,还做水田。农忙时,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还把女儿和回到家里的女婿也拉下田,栽秧、打谷。她的养殖也没丢,搞得红红火火。还是继续养母猪、过年杀来吃的猪以及鸡、鸭、鱼。有一次我去妹妹家,正是母猪产崽的时候,一共下了6只仔猪,不幸死了2只,姻母为此心痛不已!姻母每年喂两头肥猪。妹妹她们从工地上回来得早,往往是农历冬月间就回来了,于是,姻母就在冬月间先杀一头。然后,到快过年时,腊月二十几头,再杀一头。姻母在土里种了不少菜,各种各样的,妹妹她们回来时,菜已长得郁郁葱葱,非常诱人。要吃就到土里去摘,非常方便,她们有时也上街去买一点来作补充。


         妹妹回到家,也受到勤劳的婆婆的一些影响,有时也挑粪去浇菜。在勤劳方面,姻母与我父母是一样一样地。而在技能方面,姻母更胜一筹。这种能干和会算计,也会影响到孩子。妹夫的弟弟有一年回家后,就在家旁边田角挖了一个小鱼池,第二年他们回家的时候,他们就把水抽干,小鱼已长成大鱼。看着他们捉鱼,都会产生一种收获的强烈的兴奋,春节期间,妹夫家就不用去买鱼了,而且自家养的鱼没喂饲料,肉质细嫩,味道格外鲜美。


        我曾问过妹夫,姻母这样忙碌劳累了一年,收入一共有多少?妹夫回答说,"有一万多!"一个农村过了六十岁的老太太,在前些年,这个收入不算多,却也不算少!不寒碜!


        前几年,我又去了妹妹家一次,感觉姻母明显衰老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她再也不能做庄稼了。她买了打米机,在家里将谷子打成米。家里小孩子也逐渐长大了,出去了,她一个人也有些孤独,因此,她开始信天主教。妹夫说,"就让她去信吧!只要是正规的宗教就行!"妹妹嫁过去二十多年,从没说过姻母半个不字,婆媳就如同母女一样。父母去世后,到妹妹家,就感觉到姻母是把我看成像妹妹妹夫一样的孩子,视同自己的家人。姻母就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仁慈的光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和不快!


        我想,对姻母的敬爱,除了情感方面的以外,也许还有一种认知上的认同。有人鼓吹农民家中另一种”干净",就是不储粮或只储极少粮,我是很不以为然的,而姻母又一次让我体会到丰衣足食带来的踏实感。小时候,父亲也收获了很多粮食,最多的时候,家里的石仓中的稻谷有上万斤。从饥饿年代走过来的人,对那种饥饿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不少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生活朴素,对粮食有种特別的亲切感,有很深的危机感,家在农村的,希望家里有更多的粮食。


         如果农民家中都"干干净净",只有钱,粮食很少,有的甚至要上街去买粮食吃,所谓的”十室九空("空"在这里指无粮、粮很少),如果在特别的时候,有了钱也买不来粮食咋办?钱和金子能填饱肚子吗?农民家中有粮,不也是一种藏富于民吗?难道粮食就不是财富了?


        在我看来,农民家中有粮,正如同小河涨水大河满一样。而有人则信奉过度市场化、商业化,完全抛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这些传统观念,把自己这个可以"自足"的“微市场",拱手交给了他人、社会,给自己带来隐患和风险。宁肯去打牌喝茶,也不去种菜,一边抱怨蔬菜贵,农药、化肥、化学药剂用得多,一边又习惯性地去菜市场。几十年来,穿的、用的、住的到玩的,都市场化、商品化了,这些都没问题,因为不是粮食这种特殊商品,它们远没有粮食的重要性。一些人误读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在新动能、新机制还没诞生时,就急急忙忙地抛弃了旧的,闹了"东施效颦"的笑话。


        正是这种执念,让我对姻母的尊敬又加深了几分。一个朴实的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都明白的道理,一些人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


        王良炬   2020年7月20日  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度散文推荐」毕昌永|庄稼地里的父母
【战疫情 爱潇湘】吴常果/回家过年
我跟父亲去借粮
妹妹结婚我偷偷给妹妹二万块钱,回门看家时妹夫给我买了一辆豪车
40岁的我离婚后,在妹妹家暂住,30岁的妹夫竟做出如此龌龊的事来,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妹妹
财主的伪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