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节不保:细数古代那些饿死的君主大佬

作者:闲客

唐明皇李隆基,年轻时,锐意进取,协助父亲李旦取得皇位。登基后,任用姚崇、杜璟等贤能,遂有“开元盛世”。

到晚年,宠信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不理国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重用胡将,致使藩镇坐大,“渔阳鼙鼓动地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不仅使李隆基失去了自己的爱妃,“婉转峨眉马下死”,也丢掉了自己的皇位,他在亡命途中,儿子李享在关中即位,稀里糊涂成了太上皇,从此湮灭于历史中。

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这总算落个善终。

历史上,很多君主年轻时,励精图治,文功武治,赫赫有名。到了老年,却贪图享受,忠奸不分,晚节不保,好的帝位丢掉,惨的权柄移人,为人所谋,被活生生饿死,为后人所耻笑。

现在我们就浅谈几位被饿死的名君。

(一)齐桓公:尸体放了六七十天,尸虫都爬到了窗外

首推“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争抢王位成功,没有把辅佐对手的管仲当成仇人,听从鲍叔牙的劝告,任管仲为相。

管仲也没有辜负齐桓公的信任,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政治和军事,实施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在外交上,提倡“尊王攘夷”,以诸侯老大的身份,代替天子讨伐不听话的诸侯国,九合诸侯,当上了诸侯盟主,可谓一时风光无限,齐国达到了政治上的顶峰。

管仲死前,告诫齐桓公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齐桓公不解:易牙知道我爱美食,烹饪了自己的儿子献给我;竖刁阉割了自己侍奉我;常之巫为我驱鬼去魔;卫公子启方父亲死了都没回去,他们都很爱我。

管仲说:“人之本性,爱亲、爱己,他们连这点都没有,对你又会有什么爱心,还不是想从你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忠告,在管仲死后,将放逐的几人又召回了。

桓公晚年重病,五公子为乱,相互攻诘,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等人将桓公的宫室封死,桓公死后,尸体放了六七十天,尸虫都爬到了窗外,可谓凄惨之极。

(赵武灵王)

(二)赵武灵王:断粮断水,长达三个月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代君主,在位期间,国家经常被北边的游牧民族侵扰,边境不宁。

赵武灵王即位后,倡导“胡服骑射”,将汉人的宽衣落服,改成胡人穿的短小衣襟,以利于作战,进行军事改革,发展骑兵,改善军制,军事上逐渐强大,灭中山,收楼烦,西抗强秦,成为“战国七雄”之佼首。

赵武灵王成为移风易俗、勇于改革的先峰,为史书所称道。

任何人都绕不过情关,赵武灵王也不免俗,虽然武功赫然,钢筋铁骨,在绕指柔前面也要败逃下来。

由于宠信王后吴娃,废了征战有功的太子章,改立幼子赵何为太子。之后,正值壮年的武灵王又将王位让给了赵何,爱屋及乌到极点,可谓是君主的痴情王者,野史上似乎只有因董鄂妃之死而伤情出家的顺治帝和他有一比。

过了几年,失去权力的武灵王不甘寂寞,又见前太子章颓废,心中不忍。获取权力的欲望使他怂恿大儿子与赵王相争,自己从中渔利,以便能重新取回失去的王位。

已是赵王的赵何当然不甘心丢掉王位,在王权面前,一切有野望的都是敌人,不论父子兄弟。

赵王的支持者公子成、李兑,发动沙丘之变,组织军队杀了赵章,又不想落个弑父杀君的罪名,就让手下把赵武灵王居住的宫殿围起来,断粮断水,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赵武灵王被饿死后,宫门被打开,才得以厚葬。

君主不能痴情,有句俗语说得好:“陷于恋爱中的情人智商为零”。

过于感性的君主,在政治上都是一塌糊涂,商纣王、周幽王、晋献公,哪个不是在美人身上栽了跟头,“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三)梁武帝萧衍:佛/主啊,你在哪儿

梁武帝萧衍,年轻时以门第入荫,当上了巴陵王、南中郎将萧子伦府的法曹行参军。由于他和皇室有血缘关系,又谋略过人,兼有文武之才,为人处世圆滑,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谢朓、沈约、陆倕被称为“竟陵八友”。

众多的优势使他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很快在平定国家内乱和与北魏的军事斗争崛起,成为一方诸侯。

南齐末帝萧宝卷,为人暴虐,即位后诛戮重臣,又任用佞人,致使内部动乱频繁,各方镇俱怀异心。

萧衍为人低调,在纷乱中趁势而起,很快便掌握了国家大权。公元502年,萧衍在建康南郊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朝贺,建立梁朝。

为帝之初,萧衍勤于政事、选拔良吏、广纳谏言、崇儒兴学,在经济上,广辟良田,招抚流亡,开垦荒地,国家倒也欣欣向荣。

可当皇帝久了,便开始折腾。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在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两年后,萧衍更过分,这次,他将帝袍换下,穿上僧衣,在同泰寺里讲解《大般涅槃经》。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工们急了,捐了一亿钱,把皇帝从庙里赎了回来。没几年,又分别以两亿钱和一亿钱将出家的萧衍赎回来。来回折腾了几次,哪里还有人去用心治理国家。

皇帝一心向佛,下面的人也趋之若鹜,纷纷效仿,将国家的财富都拿来建寺庙。

唐朝杜牧在江南做官,曾写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朝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 南京 )乃有七百余寺。”皇帝的无状,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混乱。

晚年,萧衍接收了反复无常的东魏降将侯景,后又想将其遣返。侯景发动叛乱,各路援军心怀异心,纷纷坐观。

很快,侯景攻下建康,萧衍被困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发出了两声”嗬!嗬!”声后,便在饥渴交加中逝世。

他苦心缔造的南梁也很快走向了没落,557年,被陈霸先建的南陈取代。

这几位君主,在历史上都是大有作为的,可人年轻时奋斗的精神,到了晚年,或溺于享受,或迷于色,或盲信于佛,让欲望主宰自己,失去了理性,致命国家由治向乱,百姓不宁,自己也陷于非命,可怜可恨。

国家之权柄,窥视者甚多,父母兄弟子女臣工,皆虎视眈眈,如同驾驭奔驰的马车,一刻不可放松,兢兢业业尚不安稳,安有放纵欲望,昏招频出?国乱身亡,死不足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桓公春秋称霸,赵武灵骑射称雄,一代英主为何饿死深宫?
中国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三位帝王
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巅峰后尽悲凉,三者死于同一窝囊原因
齐桓公姜小白:晚年宠信佞臣
春秋战国之--赵奢下山(2)赵武灵王之死
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6个帝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