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1994期:藏品故事+新书推荐

01

藏品故事

艺术大餐,精彩奉献

—— 精诚所至2020春拍精品推介

精诚所至2020春拍荟萃了古今名家书画、文献、信札、古籍、碑拓和文玩杂项等四百多件拍品供广大收藏爱好者选择。珠玉纷呈,璀璨夺目。

其中不乏名家精作、名人旧藏。并且很多拍品是第一次呈现于藏家面前,价格相宜,值得期待。

现在,我们将部分精品略加梳理,一一介绍。

一、黄史庭先生旧藏

看画读史——抗战早期岭东画派重要成员艺术活动回眸

黄史庭/1887—1942

又名史腾,原名经,号谈空子、游真室主,广东潮安人。1919年在汕头创办“挹香吟馆”,出版有《史腾画剩》。作品1929年曾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为民国时期潮汕著名画家。

1932年正月初一的汕头,爆竹声此起彼伏,市民带着一对“大吉”和礼物,兴致匆匆在赶往为长辈、师长拜年的路上。此时画家黄史庭,约上画友到“群雅山房”给孙裴谷、李琼华夫妇拜年。互道祝福之余,自然谈起了一周前发生的上海一·二八淞沪会战之事,深感时局动荡不安,东省未克(注:1931年东北三省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沪战未休,遂挥笔合作了此幅《岁朝同庆图》,满腔愤懑,泼洒纸上。画毕,黄史庭题道:“辛未之岁,天灾人祸,倭寇侵略,黎民死难,兵士捐躯,扼腕伤心,不能已已。今沪战未休,东省未克,而我汕岛,亦在备战之间,不知将来作何结局。闻连天大捷,欢跃无量,约同诸君醉于群雅山房,兴酣合作斯图,以志喜云。”壬申元日忧、喜之意溢于楮上。杜甫以诗纪史,后人称“诗史”,孙裴谷、黄史庭诸人是以画纪史,不可谓“画史”乎?

Lot3  孙裴谷、黄史庭、李琼华等   岁朝同庆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132cm×50cm  约 5.9平尺 

RMB:6,000-8,000

早在1931年夏月,孙裴谷与黄史庭、高振之、李君可、范昌乾,及诗人吴子寿诸艺友在汕头小公园海天别墅组建“艺涛画社”,“岭东画派”已具雏形,而孙裴谷以其杰出、过人的艺术修养和才能,俨然成为这一画派大纛的执掌者。画会成立于多事之秋,命途之多舛,似乎冥冥之中已有定数。

而黄史庭的旧藏则古今皆有,张玉书、黄基、吴芾、钱文瀚、经亨颐、圆瑛、吴凤生、张淡庵等之佳作赫然入目,益可见其识见之深,取法之多方,交游之广阔。

现就拍品略介如下——

1932年12月9日中国画会正式于上海成立,作为成员的经亨颐赴会参与成立庆典。在沪期间多作画作送赠友朋,此《双清图》是彼时佳作。后画为黄史庭旧藏。

Lot7 经亨颐    双清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32年作 

104cm×25cm  约 2.3平尺

RMB:12,000-15,000

作者在狭长的画幅上写梅、竹各一,疏疏朗朗,清雅脱俗。款字乃其从二爨碑化出之体,富含金石味,质朴雅健,真迹无疑。

圆瑛为近代佛教领袖人物,与太虚法师齐名,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协会的第一任会长。

据《圆瑛法师年谱》记载:

一九三五年二月,圆瑛在汕头市总商会讲《弥陀要解》。

一九三五年三月,应潮阳安棉堂之请,讲《八大人觉经》。

一九三五年五月,在广东揭阳讲《普门品》。

一九三五年五月,在潮阳县立师范学校讲演《佛教与世道人心之关系》。

又据广东佛教编辑部编辑的《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论文集》一书记载:

1935年2月,圆瑛法师受岭东佛教会会长根宽法师礼请,在明旸法师陪同下,莅临汕头讲经弘法,时皈依者众。圆瑛法师赠黄史庭的这张墨宝,当是在这个时期所书。

Lot8  圆瑛法师 行书七言禅诗

镜片 水墨纸本

79cm×38cm  约 2.7平尺 

RMB:10,000-15,000

圆瑛法师此法墨,字作行草,点画妍润、沉稳,字虽偶有连属,然意态安祥,一望而知其曾习赵孟頫书,霭霭然似一慈祥老者,字如其人也。

黄史庭旧藏张玉书书法屏条一帧,书明张汝骥《藏舟浦》诗,为张玉书丁丑(康熙三十六年,而1697年)五十五岁时写,钤大司农一印,更证明是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后所作。两相佐证,知创作时间之不谬。

张玉书是康熙时朝庭宰辅,曾主持修《明史》,并先後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康熙字典》总裁官。工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

Lot23  明末清初张玉书  行书 

立轴  水墨绫本  1697年作 

162cm×40cm  约 5.8平尺 

RMB: 25,000-35,000

其文辞固工,而书法则深受晋唐宋书风之浸染,此纸格调与清初“四大家”黄、王、倪、张颇近,虽不似四家之草书连绵之貌,行间只一二字相连,而其笔势不减,可谓笔断而意连,隔行不断,时代气息浓厚。

又张玉书为丹徒人,即今之镇江。此书署京江张玉书,据史籍知京江即长江流经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宋代大书家米芾晚年购宅居镇江,其书法风气所披,流芳百代,张玉书之书法亦不能不受影响吧。

孙裴谷早岁从名画家杨柳芳、林亦华习画,与林天均、王逊等同窗。时“海派”画风传入岭东,孙裴谷因而研习任伯年的画法,深受薰染。 

Lot1 孙裴谷   金鱼

立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134cm×33cm   约 4平尺

RMB: 6,000-8,000

1930年,孙裴谷23岁,他游学于上海等地,晋谒请益王震、谢公展、潘天寿、诸闻韵等名家,憬然有悟,技法大进。潘天寿还赠书勉之,谓:“画需在淡中见厚,艳中求古,学问中见格”,这段经历,对他影响极大。

黄史庭此帧《煨芋余趣》,曾入选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盛况空前的“第一届全国美展”,与张大千、吴湖帆、黄宾虹、贺天健、陈少梅、启功、高剑父、高奇峰、方人定、黄少强、黄君璧、邓芬、卢子枢、卢振寰、温其球、邓尔雅等人作品同场展出。可知此帧乃其得意之作也。

Lot24  黄史庭  煨芋余趣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133cm×33cm  约4平尺 

RMB: 6,000-8,000

煨芋一典,出《邺侯外传》。说唐高僧明瓒煨芋,分一半与邺侯李泌,并戒之曰“慎勿多言,可做十年宰相”。此或寓少说多做,埋头苦干,必有大回报之意。

而民间视天竺子为吉祥之物,鲜艳的红果子,寓意喜庆;成串的果子,象征着多子多孙。

兩种极具象征性之物置于同一画面中,其寓意不言自明,皆含吉祥祝颂之意。

此帧设色、用笔、构图,大得海上巨擘任伯年法意,可乱其真。为黄史庭四十二岁时作,其书画功力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二、当代书画

Lot222  冰心 兰石 

镜片  设色纸本

说明:(1)一平上款。王一平(1914-2007),山东荣成人,长期担任军政要职,惟嗜艺术,好收藏古代书画,又与不少画家有交往,如沪上名家谢稚柳、陆俨少等,多有作品写赠,晚年将其古代书画藏品慨捐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单位,部份近代书画则陆续释出。 

24cm×27cm 约0.6平尺 

RMB:12,000-15,000

卢沉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水墨人物画家之一,师从蒋兆和,继承西方素描明暗表现人物面部及形体的方法,同时内化结合传统笔墨运用与自身的艺术主张。其淡化了画面的明暗对比,更追求传统美学中的“中和”之道。他具有深厚的速写造型功底,人物形态塑造精确,根据不同的主题巧妙处理墨色中浓淡关系。

Lot228   卢沉   棋迷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68x45cm  约 2.8平尺 

RMB:40,000-50,000

画中描绘一老一少对弈,小孩坐于地上,俏皮地看着老人,显然在棋局中给老人出了个难题。其服饰作淡墨设色,突出其活泼机灵的人物性格。上身衣纹简练,以干笔画出,下身则湿笔淡墨写就,墨色晕化自然,形成对比。老人半蹲着,手攥拳置于下巴位置,目光低垂凝视棋盘,陷入沉思之中。老人身上几乎没有线条,以色块变化表现躯干的动态,手部、面部结构用线率意,而塑形准确。背景的爬藤植物映衬出画面中乡间欢乐逸趣的气氛。

黄永玉是中国当代画坛中少见的通才,木刻、国画、插图、雕塑、文学创作甚至冶园,他都无所不晓。自小在湘西凤凰“野生”成长的他,保留着山野童年的纯真,把骨子中的“野”与“真”一直保持在其艺术之中。同时他亦将笑对人生的戏谑融入到他那炉火纯青的笔墨中,达到“画为无声诗”的圆熟状态。

Lot229   黄永玉   田子方

镜片   设色纸本   1984年作

说明:上款人为袁鹰。袁鹰(1924-),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68cm×67cm  约 4.1平尺

RMB:80,000-120,000

 此画所表现为《庄子·田子方》中“解衣磅礴”的典故,画中一人袒露上身,举笔作画,神态淡然自若。人物形体结构以线表达,概括精炼,脊骨以点画作,虚实相参,线断而意连。下身衣服堆叠以色块画出,形简意骇。右上方的书法题跋记录《庄子》文章,以篆书字体作题目,含有碑学的刚劲意味,文中书法清秀,带有米氏书法的意趣,与其画相互呼应,甚是清雅且有真趣,表达画中主题与画家追求的“真”性情相契合。

 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其以独特的写实画风表现淳朴的陕北风情,开创了“黄土画派”。20世纪60年代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的震撼,以皴染积墨的方式来表现人物面容与躯干的暗面,身上线条用笔的简练肯定且朴拙,使其与细腻的面部塑造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以及对笔墨技巧的开拓都为他确立了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Lot230   刘文西   黄土地的老人 

立轴   水墨纸本   2001年作 

132cm×67cm  约 8平尺 

RMB:80,000-120,000

进入千禧年,刘文西已接近古稀之年,但其仍笔耕不止,并以极大的热情沿黄河古道考察写生,开始黄河系列创作。此幅画作便是这时期的佳品,老农若有所思地坐着,脸上沧桑的皱纹画家以分明的皴线表达,胡子的花白画家以洒脱的笔触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肩上那富有陕北特色的绣花旱烟袋传达了人物鲜明的身份。身上的衣服则处理大刀阔斧的,重要的几根线条已把躯干动态、衣物材质、明暗等关键元素都交代清楚。画面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亦表达了其对黄土地的深情。

方楚雄老师为当代岭南重要画家,画名远播,跟随其学画之研究生众多,作品为藏家喜爱并被广泛收藏,其在花鸟画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当代画坛所少有。

Lot237  方楚雄  富贵大吉

镜片  设色 纸本  2005年作

96cm×41cm  约3.5平尺

RMB: 25,000-35,000

此富贵大吉图作于2005年,画中雄鸡独立,气宇轩昂,挺胸昂首,富有张力而不失法度,表现出画家高超的技巧和非同一般的艺术修养,是画家精品力作。 

《狮子》一画,画中雌雄两狮一站一卧,双眼炯炯有神,眺望远方。雄师的鬃毛以淡赭色铺染作底,后敷以淡墨散锋细致画出兽毛,下部黑色的鬃毛施以湿笔侧锋,不同毛发的表现使用不同的笔法。母狮浑身施用细腻用笔。

Lot240   方楚雄   狮子

镜片  设色纸本   2004年作

137cm×68cm   约8.4平尺

RMB:150,000-180,000

二狮体态自然,显现画家扎实的写实功力。狮子为百兽之王,凶猛异常,但在画家的笔下则含蓄、柔中见刚,有王之大气风范,但无其凶残之像。这是画家将自我之性情寓于画中的展现。

三、杨康华旧藏

杨康华/1915-1991

原名虞焕章,浙江会稽县人,又名杨任康。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中共广州市委、粤东南特委宣传部部长,香港市委书记,东江纵队、两广纵队政治部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陈树人年少追随岭南画宗居廉学画,而这种清隽雅丽的花鸟风格贯穿了他一生。其艺术上一直奉行“清劲之笔”与“清峭之气”,同时其晚年绘画明显地趋向于从传统没骨写意画中寻求笔墨表现的灵感。《竹外桃花》是特具晚年面貌的画作。

Lot259  陈树人   竹外桃花

镜片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13cm×35cm  约3.5平尺

RMB:50,000-60,000

画面中一根顶天立地的青竹分割画面整体,特别强调了在空间分割中的构成美感。竹竿以一次成形的简括线条表现出,简劲、平直而又不失圆润的没骨线条,不追求明暗变化,深色的竹叶随意撇画出。竹后的桃花或仰或背,或绽放或花苞状,施用撞水撞粉画法,色彩淡雅,粉与绿色的搭配并不显“俗艳”,而流溢出迷人的高雅韵致,体现出其晚年圆融通达的心况。

1978年,时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国画系主任的黎雄才,从西北考察归来,此程他到了青海龙羊峡,畅游青海湖,重游敦煌。此时他那“夺大自然之魂魄”的“黎家山水”已达圆融之境,创作热情亦尤为高涨,旅程的所见所闻也对其艺术拓展带来一定的启发。《蓬莱在望》应是这一时期的佳作。

Lot256  黎雄才  蓬莱在望

镜片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69cm×42cm  约2.6平尺

RMB:80,000-100,000

此图为典型的“黎家山水”面貌,墨重于色,山水取半边构图之势。用笔用墨相对大胆,行笔肯定爽劲,水墨的自然晕化产生随意的逸趣,墨色淋漓,一气呵成。石间的苍松,树干与枝杈浓墨中锋用笔,针叶则破锋点染,松树茂盛而苍劲。画面右下部,三个走在山径间的点景人物,寥寥几笔,人物动态即可表现准确,巍峨的群山中添有几分生趣。

 陈金章为当代岭南画派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其艺术继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主旨,塑造山水、树石上注重体量的表现,拓展传统笔墨的表现力。1961年李可染先生到广州美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李可染对山体塑造结构与用笔上对其多有启发。强调画面中素描中黑、白、灰的关系,构建出整体的效果,又讲求“知黑守白”的传统审美。同时,他善用“积墨法”,一般人积十遍八遍,墨色已晕成一片。而他的画积墨至数十遍仍墨色透亮,变化微妙,令人啧啧称奇。

Lot255   陈金章   远峰高秀

镜片   设色纸本

83cm×39cm  约2.9平尺

RMB:10,000-15,000

此画构图为“大山大水”式,气势磅礴。近景山松、山石浓墨写画并配以层层积染;中景山云浮动,其独特的画云手法使得白而有物;远景的群山,巍峨耸立,皴线交搭,墨色积染,层层递进,颇有家山水的气派。峭壁敷以花青淡染,给厚重的画面增加几分清丽之气。画作大气浑雄且富有灵动感。

孙其峰为中国近代著名花鸟画家之一,早期花鸟画涉猎五代宋元明清诸家,后师从汪慎生、李苦禅先生,并继续临摹明清绘画。徐悲鸿先生使他向师法造化转变,注重速写写生,奠定了准确造型的过硬本领。他融会贯通古今诸家之法,吸收百家之长,提炼的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写物象之神。

Lot261  孙其峰  春意

镜片  设色纸本

69cm×46cm  约2.8平尺

RMB:5,000-8,000

此《春意》图,三只麻雀展翅在树林中飞翔,树未抽芽,但枝头已有芽孢,展示春将至。麻雀动态各不相同,或挥翅、或展翅、或鸣叫,生动不已,体现了画家扎实的写实功底。寒枝枝杈交错,浓淡墨糅杂,表现景深层次,遒劲有力,虽未有发芽但已充满生命力。画面颇有写生趣味,充满生机。

四、容庚旧藏

容庚为著名古文字专家、鉴藏家,他的旧藏,涵盖了民国至七十年代末燕京至岭南的很多学者和画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旧时文人笔墨往返的感人画卷,而容庚的部分收藏虽然宽不盈尺,仍可略窥其收藏方向及做学问的方法,为后来者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得之实属不易!

卢子枢先生为容庚挚友,故谈书论画无虚日。此二扇面,一写拟董思翁笔意山水,一以行草书录陈白沙诗,皆精妙绝伦,感惠徇知,自是不同。

Lot271   卢子枢   山水   行书  扇面

镜片  水墨纸本  1957年作

18cm×51cm  约0.8平尺

RMB:5,000-6,000

吴灏与容庚先生为忘年交,相与论艺,面折廷争,毫无芥蒂。而容庚对子玉书画亦甚推重,其重要藏品“半幅子久山水”,即倩子玉题首,可知也。

因相知之深,故子玉为容庚所写皆全力以赴,精且妙也。

Lot272   吴灏   草塘野趣   茶花扇面

镜片   设色金笺   设色纸本   1961年作

20cm×54cm  约0.9平尺

RMB:6,000-8,000

此次释出之子玉画作有三,一工笔茶花扇面,一红蓼蜻蜓扇面,一荷花直幅。皆子玉上世纪六十年代所作,子玉年才三十左右,其艺已不减老辈,为容老所重,知不妄也。

饶宗颐为容庚书此联,时花甲后一年也。雄强郁勃,拙巧相兼,融碑入帖之意特浓,此仅可为知者道耳。

Lot282   饶宗颐   行书五言联

镜片  水墨纸本   1978年作

展览:广东精诚所至拍卖主办《高山仰止——容庚先生学术回顾展》  2018年9月

136cm×34cm×2   约3.2平尺/张

RMB:50,000-60,000

韩上桂为举人,为戏曲家,性豪迈,放情诗酒,好填词,辄于酒间放歌,有“万历间岭南第一才子”之称。以多游宦在外,故留于岭南之书迹不多,此书遂为容老所珍。书为奉题之作,诗为自作。虽戋戋一纸,而四百多年名人手迹,亦罕有难得也。

Lot287   明   韩上桂   书法

镜片  水墨纸本

展览:广东精诚所至拍卖主办《高山仰止——容庚先生学术回顾展》 2018年9月

31cm×27.5cm   约0.6平尺

RMB:5,000-6,000

容祖椿为容庚堂叔,容庚少从之习画。而容祖椿为居廉高弟,尽得师传。此二帧花鸟,精彩绝伦,不逊其师。

Lot291   容祖椿   梨花绶带、仿衢道人笔意扇面

镜片   设色纸本

展览:广东精诚所至拍卖主办《高山仰止——容庚先生学术回顾展》  2018年9月

8.5cm×52cm   约0.4平尺

RMB:5,000-6,000

林纾为举人,旧学根柢固厚,然不谙外文。闻其翻译外国名著,乃请专擅外文者读之,其从旁译为中文,此亦古往今来译著者少有,叹为奇闻。

此林纾五十二岁时所译《黑奴吁天录》,为光绪甲辰(1904)初版,距今又一百一十六年耳。名人名译,得者珍之。

Lot296  林纾译  清光绪甲辰(1904)武林魏氏原刻

             文明书局出版《黑奴吁天录》(初版)四册全

古籍

提要:容庚忆及童年时光,曾写道:稍长得读新译小说,尤喜林纾译本,于《茶花女》《不如归》读之十数过,每感极陨涕,然畏人笑,辄复强颜为欢”。由此可知林纾译著对容庚少年的影响至深。此书今译《汤姆叔叔的小屋》。此四册线装古籍乃清光绪甲辰三年文明书局出版,扉页戳印:武林魏氏原刻,今将版权售与文明书局,特此声明,不准翻印”字样,全书字体清晰,印工考究,又经容庚加持,当属善本。 

25cm×13cm

RMB:2,000-3,000

精诚所至 | 2020春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9月12日- 14日   

拍卖时间:9月15日

拍卖地点:广州荔湾区黄沙大道15-17号珠光御景壹号南岸至尚美术馆

02

新书推荐

海上遗珍 : 

林风眠 1958 —— 1965油画素描作品全集

2020年6月,著名美术评论家、林风眠研究专家朱朴先生主编的《海上遗珍:林风眠1958——1965油画素描作品全集》已由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一代宗师林风眠从1958至1965年的美术作品,对研究林风眠这一时期的美术观念与创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他19岁赴法勤工俭学,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入名家柯罗蒙门下学习素描及油画人体。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最高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学院的杰出代表。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海上遗珍:林风眠1958——1965  油画素描作品全集》的所有林风眠遗珍作品,原系上海一位藏家的密藏,收藏时间为1965年8月,雪藏近半个世纪后的2013年5月,金华市大都会美术馆有幸从其家属手中整体购藏,至此,一代宗师林风眠先生在1958年至1965年期间苦心创作的一批珍贵遗作得以重现人间,弥足珍贵! 遗作绘画题材广泛,仕女、裸女、莲塘、黄山、秋林,花卉、静物、大海、村姑、风景,铅笔素描等,应有尽有,画材有纸板,纸面和布面三种,历经半个世纪的雪藏,遗作沧桑老旧但神采奕奕,观者为之动容,是一批十分难得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海上遗珍 : 林风眠 1958—1965 油画素描作品全集》内页

林风眠的终生使命——

振兴民族绘画

朱朴

上海中国画院/林风眠研究专家/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

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他以振兴民族绘画为己任,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留学法国期间就树立了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吸收他民族先进文化、调和中西绘画、创造新时代艺术的理论主张。

26 岁,林风眠出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成为国内艺术院校最年轻的校长。他举办北京艺术大会,提出:

打倒摹仿的传统的艺术!

打倒贵族的少数独享的艺术!

打倒非民间的离开民众的艺术!

提倡创造的代表时代的艺术!

提倡全民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提倡民间的表现十字街头的艺术!

全国艺术家联合起来!

东西艺术家联合起来!

人类文化的倡导者、世界思想艺术家联合起来!

这次北京艺术大会作品多,展览规模空前,社会影响极大,对推动艺术社会化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林风眠成为叱咤艺坛的旗手。但是,林风眠在北京艺术大会所提的口号与主张激怒了当局。林风眠不得不离京南下,受命在杭州筹办艺术学校。

1928 年,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成立,林风眠任院长兼教授。学校以“介绍西方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办校方针,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抗战爆发。林风眠的社会角色,由“兼济天下”的旗手,转化为“独善其身”的单干户。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林风眠依然不忘初心,仍以“我入地狱”之精神,忍受艰苦与孤独,坚持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与实践。

迎来抗战胜利、全国解放,林风眠由杭州移居上海,家属选择定居巴西。林风眠虽然孤单一人,生活却简单而充实:白天料理个人的生活,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晚上便看戏或画画。

戏,林风眠钟爱京剧和越剧。越剧折子戏有旧戏和新戏之分,久而久之,从中悟到新戏与旧戏之间的奥妙,也就是说旧戏是分场的,似乎有时间的存在;新戏是分幕的,似乎只有空间的存在,时间与空间的一对矛盾,如何在一个平面上得以统一?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此时林风眠豁然顿悟,灵感油然而起:将一场一场旧戏中的人物一个一个地折叠在平面的画面中,其目的不是求物和人的体积感,而是求得综合的连续感。实践下来,不仅画面上的时空矛盾妥善地得到了统一,同时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绘画形态。

林风眠情不自禁地写信给学生:一头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仿佛看到了天际的曙光,闻到了汽油味。他决定继续画下去。这样一画,他的画风骤变。朋友们看了以后都发呆了,说他疯了。其实,林风眠真正品尝到了中西调和的滋味,把中国绘画推向一个崭新的现代的语境。一批作品,部分由朋友带到国外展览,部分作品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浸入浴缸销毁。后来,林风眠在香港又重现了一批类似的作品,如《宝莲灯》《火烧赤壁》《南天门》等,这些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和个性,不仅体现了林风眠的美学追求,而且将中西艺术调和提升到一个顶峰。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林风眠不愧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

20 世纪 50 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林风眠的心情是愉悦的,于是积极参加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下乡活动,去农村,下钢厂,去渔场,到乡村,积累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工农群众生活的作品。

林风眠是位勤奋、执着、多产的画家。在此期间,他去黄山、普陀旅游,用朋友送他的油画颜料,画起当年漫步西湖苏堤上看到的荷塘,又画起高山云海里的黄山胜境,一画就没有个尽头。

林风眠往往是晚间九点开始磨墨作画,一直画到凌晨一点才搁笔休息。第二天起身只见作品满地,即使有败笔之作,他也不轻易撕毁,因为在他看来每幅作品都印记着那时那刻的点滴感受。

李承先教授收藏的正是西湖荷塘以及黄山风景系列。李承先教授是浙江大雅美术馆馆长,对书画收藏颇有研究。七年前,见到林风眠的这批油画素描遗作,激动万分,毫不犹豫地倾其所有,把它们收藏保护起来。如今按画种和题材分六卷出版,呈现给读者,这是一场艺术视觉盛宴,读者从中可以对林风眠先生在同一题材上不厌其烦的绘画探索精神有一个新的认知,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林风眠艺术研究的实物资料。李承先教授购藏保护的林风眠先生 1958—1965年间创作的系列油画素描遗珍作品是一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不断创造时代的新艺术

——品读林风眠先生

1958年至1965年部分遗珍作品

辜居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如何品读近年发现的林风眠先生 1958 年至 1965 年的部分遗珍作品,我想从林风眠先生在这一期间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个人的一些艺术思考与实践以及这批遗珍作品中的重要内涵等方面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一、时代新格 

毋庸置疑,根据林风眠先生的个人年表资料,1958 年至 1965 年,他在上海。例如: 

1958 年,59 岁 ,赴川沙县严桥体验农村生活,《印象派绘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林风眠画辑》,共收入作品 12 幅。 

1959 年,60 岁 ,发表文章《跨入一个新时代》和《老年欣逢盛世》,赴安徽黄山、浙江舟山渔场写生,创作《捕鱼》等作品。 

1960 年,61 岁, 被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赴京参加第二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被选为中国美术家 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国家画廊收藏其作品, 与友人们经常看京剧、越剧等中国传统戏曲,创作戏剧人物题材作品多幅。 

1961 年,62 岁 ,《秋鹜》等四幅作品参加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上海花鸟画展”,并转往北京展出。漫画家米谷写《我爱林风眠的画》一文,发表于 1961 年《美术》杂志第 5 期。 

1962 年,63 岁 ,发表文章《抒情·传神及其他》和《丰富多彩的越南磨漆艺术展》。 参加上海市政协会议,会议间隙,被到会的周恩来总理发现,热情话叙旅欧旧谊。 

1963 年,64 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林风眠画展”,展出作品近 70 幅。后继续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 油画作品《归舟》参加上海油画雕塑专题作品展览。发表文章《回忆与怀念》, 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上海名家油画作品展览。 

1964 年,65 岁 ,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林风眠绘画展览”。赴景德镇创作瓷画。 

1965 年,66 岁 ,游浙江普陀山,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 

我们从上述简要年表可以看出,林风眠先生在 1958 年至 1964 年的艺术创作与生活还是比较平稳的。他除了大量创作彩墨画之外,还有油画作品参加上海和香港等地的展览。 

随着林风眠先生在 1958 年至 1965 年创作的一批作品遗珍重见天日,我们得到了进一步研究林风眠先生艺术的重要资料。这批资料再次表明:他在这段时间内的艺术思考与实践从未离开过他为自己确立的融汇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新艺术的这条主线。 

根据郑朝、金尚义、郎绍君、朱朴、郑重诸位先生撰写的有关林风眠先生的研究资料:林风眠先生由杭州迁居上海的原因之一,是他觉得上海与杭州不一样,上海的艺术动向繁多,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现代生活和文化的气息,这对于他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新艺术更有利一些。他常常在西方绘画的新派作风中“闻到了汽油味,感觉到高速度,仿佛接触到了人的生理的内层”。他常常思考西方现代绘画这种形式被他们的艺术家发现了,也代表了他们这一时代,即 20 世纪上半期。但是,20 世纪下半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对于创造属于一个全新时代的绘画艺术风格,林风眠先生是孜孜以求的。他认为,20 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风格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快节奏的。他的艺术理想是要创造适应 20 世纪下半叶的全新绘画艺术风格。因此,在上海居住期间,林风眠先生的艺术目光始终没有局限在国内,而是经常托著名旅法画家赵无极等人寄些国外最新的美术资料给他,以便他能不断了解国外美术的实时动态。同时,他还不断抓紧时间和机会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传统艺术,并把中外艺术有机地与自己的艺术风格探索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给林风眠先生最大的启发不是故事情节和唱腔韵味,而是其艺术的、自由的时空观念。他在这最国粹的艺术形式中还进一步理解了以西方“立体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绘画艺术。林风眠先生在上海的画风出现过“城隍庙加毕加索”式的大变化。但是,1958 年至 1965 年,林风眠先生没有继续把他过去作品中的立体主义绘画的表现性进一步发展下去,这主要与国内日益严格的文艺批评标准有关。在他的作品中,比较具象的人物、静物、风景等主要造型开始撑满画面,有一种非常饱满的镜头感和特写的视觉艺术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富有感情的、略带有西画立体主义因素的艺术风格。 

二、黄山登峰 

在这批林风眠先生 1958 年至 1965 年遗珍作品中,黄山题材的速写与油画作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上黄山和画黄山是林风眠先生非常向往的事情。 

1959 年 6 月,香港中艺公司主办了一次“上海名家画展”,其中就有林风眠先生的作品。 

当时香港的一位地产巨商买了一幅林风眠没签名的画,托柳和清先生请林风眠先生签名后,付款人民币 300 元。有了卖这幅画的钱,林风眠先生在经济上宽裕了许多,他就马上带着席素华女士和水彩画家李永生先生,登上久已向往的黄山,去开阔艺术视野。 

如果我们循着林风眠先生的艺术行踪和创作轨迹来看,凡所到之处,他都没有即兴之作,而是事隔多年,才从回忆中将目识心记的景物映现到画面上的。尽管他游黄山的确有着兴奋和激动,还画了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一批速写,但他真正创作黄山题材的作品,将黄山的宏伟与壮丽化作他的艺术高峰意识和岿然不动的力量象征并跃然于画面上,是在从黄山写生回到上海的一段时间之后。 

在 1958 年至 1965 年这一段时间,林风眠先生会经常谈自己创作的体会,这应该是有所指的,当时国内美术界“求真”的绘画风格占主要地位,绝大部分作品都被要求画得像摄影一样逼真,似乎要把中国绘画引向一个单项发展的途径。而此时林风眠作画仍然是在纸上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与对景写生的画法不同。 

三、荷花清寂 

林风眠先生在 1958 年至 1965 年的艺术思考与实践,也有一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从他创作的情调可以看出其由原来的灵动飘逸逐渐地转向后来的沉静与清寂。这种情调,即便在他笔下浓烈的秋色与和煦春光的画面中都若隐若现。此时他的孤独寂寞感不是空虚无着,而是在融合中西绘画、创造时代新艺术之路上孤军奋战的孤独,一种独自欣赏世界艺术之优美的寂寞,一种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一种离别自己创办的学校的愁苦。 

林风眠先生在青年时代就曾对人对己提出过“远功利”“精观察”“善感受”的艺术要求,而且自己也终身奉行不渝,所以他的绘画与政局的距离主要还不是出于对某种政治的态度,而是出于他对视觉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以及他对视觉艺术创造本体、永恒普遍性的审美价值的把握。特别是在1958年至1965年,在把绘画艺术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环境里,他依然执着于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新艺术,置身于政局之外,即使他自己不感到孤独,在别人的眼里,他也是非常孤独的。

四、木箱传奇 

除了坊间流传林风眠先生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自毁作品和其学生潘其鎏转移走部分林风眠先生作品的传奇版本之外,上海知名报人郑重先生经过多方面调查、考证和分析,他著述的结论是——林风眠先生虽然视绘画如生命,但他不会因为保护画而牺牲自己。但是,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绘画艺术遭到彻底毁灭。他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画家还活着,那就会继续画出新的画来。但他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又不是一个轻易就舍弃的人,他会千方百计地把画保护起来。 

我也同意郑重先生的观点——林风眠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处理画作的事情虽然有些传奇,但王泽良、柳和清两位先生帮助他把画转移以及“造反派”们用樟木箱运走林风眠先生“文化大革命”前创作的部分作品的史实还是清晰可考的。

很多收藏家极其关注林风眠先生 1958 年至 1965 年这批遗珍作品的来历,我相信这一来历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因为林风眠先生这批符合时代背景、符合其个人艺术思考与实践、符合当时绘画材料特征的遗珍作品,不是作伪者们所能为的。(节选)

《海上遗珍 : 林风眠 1958—1965 油画素描作品全集》

HAISHANGYIZHEN LINFENGMIAN 1958–1965 YOUHUA SUMIAO ZUOPIN QUANJI

本期样报

联系我们
电话:020-8756164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雅藏名家小精品 ,无底价出击!
中国嘉德2016秋拍预览 | 画意的诗性——苏天赐的油画艺术
百川归海、灿若星辰——海派绘画艺术集粹
北京保利:水墨之外,“吴冠中、林风眠、关良”如何“食洋而化”?
老舍:我爱写作,可就是得挨饿
林风眠作品欣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