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椿树胡同 多少梨园旧梦

梨园原是唐代长安城里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那里教乐工、宫女等人演习音乐舞蹈,梨园遂成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18世纪末,徽班进京,京剧艺术日渐兴盛,戏园也如雨后春笋,店铺密集、商业繁荣的前门外最多也最集中。椿树地区与前门外的很多戏园相距不远,为演出方便,有不少梨园名家便把家安在了这里。

椿树地区包括椿树上头条、下头条,上二条、下二条、上三条、下三条,东椿树胡同,西椿树胡同以及椿树横胡同。北至琉璃厂西口到前青厂一带,东与南、北柳巷相邻,南接西草场,西与永光西街相通。除了头、二、三条胡同是东西向的,其余几条胡同均为南北向。从清代晚期到解放前,北京的戏园子大多在前门外,所以很多京剧演员的家也都住在前门外及宣外一带,尤以椿树地区更为集中。

 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我家从广安门内的醋章胡同迁到宣武门外的椿树下三条8号。那年我刚好小学毕业,直到1952年参加工作后住到单位宿舍,我在这里住了整整七年。我的母亲在这院里一直住到1985年她83岁时去世;我姐一家则住到前几年这一地区拆迁,建起新的椿树园小区。

 余叔岩金少山在此病故

椿树地区虽然不大,但却住过数十位京剧名家。

先说说头条。上头条东口的一所宅院曾住过大名鼎鼎的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另三位是言菊朋、马连良、高庆奎)。余叔岩九岁学艺,十三岁即以“小小余三胜(其祖父)”之艺名在各地演出,曾与孙菊仙、尚和玉等前辈同台表演,红极津门。他在这里一直住到1943年病故,终年54岁。

再说二条。上二条西口路南一座院落,住过号称“金霸王”而名噪南北的著名花脸金少山。上世纪二十年代,他首次在上海与梅兰芳合唱《霸王别姬》,饰项羽,因其嗓音洪亮,气势夺人,遂得“金霸王”之雅号。代表作有《盗御马》、《草桥关》、《锁五龙》、《牧虎关》、《打龙袍》、《断密涧》等,人称“金派”。遗憾的是他后来染上鸦片嗜好,毁了嗓子,贫病交加,1948年过早逝世,年仅58岁。他的丧事是尚小云先生与梨园的同行们操持料理的。出殡那天我亲眼看到尚先生手持香烛走在送葬队伍中,神情悲戚,令人感动。

尚小云在此办戏班

下二条东口路北一号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住宅。尚先生以饰演豪侠烈女形象著称,表演风格遒劲豪爽,俏丽洒脱,在四大名旦中独树一帜。经常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梁红玉》、《巴骆和》、《青城十九侠》、《二进宫》等。先生中年以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戏曲教育,于1938年创办了荣春社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名角,如张君秋、尚长荣、马长礼等。学生们练功主要在下二条一号的后院,学生宿舍有一处在上头条与余叔岩家相邻的13号院,在椿树横胡同路东开有一小门,我经常看到院内有学生练习刀枪对打或翻跟斗。荣春社演出的剧场,就在大栅栏路南的三庆戏园。

椿树下二条路南还有一个小院,住过一位著名的戏剧教育家丁永利,他是中华戏校的专聘老师,为传播杨(小楼)派和黄(月山)派武生艺术作出很大贡献。由于终生劳累过度,晚年生活困窘,1948年因病故去,享年58岁。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王金璐,自小向丁先生学戏,似父辈般对待老师,先生过世后,由王先生牵头组织了两场义演,才将恩师安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著名的武生演员如李万春等大多受过丁先生指教,甚至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为了加强武戏基础,也向丁先生学过《挑滑车》。

荀慧生在此居住三十多年

在椿树上三条住过的京剧名家有好几位,其中宅院最好的是中部路北的11号院,高台阶、红漆大门、磨砖对缝的院墙和精致的砖雕门楼,两侧有一对汉白玉石狮,这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宅院。荀先生在北京曾住过不少地方,如宣外的棉花上二条、上七条和山西街等,但在椿树上三条住的时间最长,到196868岁去世,住了30多年。荀先生一生塑造了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艺术形象,像金玉奴、红娘、杜十娘、尤三姐等。荀派弟子颇多,著名的有童芷苓、吴素秋、毛世来、赵燕侠等。我父亲年轻时曾在荀先生开的留香饭店中做过账房先生。

 在上三条西部路南一个小院,曾住过一位北派四大须生之一的高庆奎,其代表作有《空城计》、《逍遥津》等。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他因嗓音失润而退隐舞台,1942年病故,年仅52岁。

上三条东口路南的一座小院内,住过四小名旦之一的毛世来。他九岁入富连成科班学艺,师从肖长华、于连泉(筱翠花)、工花旦、武旦,未出科即被选为“四小名旦”之一。十九岁出科自组和平社在京、津、沪、鲁等地演出,后又先拜于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等大家的门下。

上三条与高庆奎相邻的院内住过著名旦角演员张曼君、张曼玲姐妹一家。姐姐张曼君曾与吴素秋合作多年,戏路宽广,唱做俱佳,在《红娘》中,吴饰红娘,张演崔莺莺;在《红楼二尤》中,吴演尤三姐,张饰尤二姐。妹妹张曼玲自幼受大姐熏陶,会唱不少青衣唱段,小学毕业时,曾在开明戏院彩唱《苏三起解》。后考入中国戏校,曾师从程砚秋等,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是程派著名传人之一。

我家住的下三条8号,以前是余叔岩的家祠,我家搬来时,其侄子一家尚住此院,解放后迁走,房屋一直由我家租住。我家旁边有个甲8号小院,住过北京京剧团青衣演员关静兰一家,当时她尚在戏校学习,她的弟弟学拉胡琴,后来是北京京剧团的著名琴师。

小小的一片椿树地区,竟然住过这么多的京剧名家呢。

(据《胡同寻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的故事(七七一)椿树胡同
​北京胡同/京剧名伶街
椿树胡同梨园名家聚居--齐景溪
著名京剧旦角荀慧生:一生行善,晚年凄凉
东椿树胡同:梨园窝子
央视纪录片《京剧》存在的瑕疵(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