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神话

印度教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印度河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白印度人南迁入印度,经过无数次文化融合后,印度河流域文明从印度河流域扩展至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与南印度文明融合。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在其中,印度神话初次较有系统组合起来。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据记载,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诗人对于权力的一种附会。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而种姓制度的出现则是权力更为集中的体现。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

公元前四世纪之前,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出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弱,印度神话基本回到最初的体系。

吠陀神话中主要的神

吠陀文化(约前16世纪—前7世纪)是指吠陀经典所记载和反映的印度历史时期文化。透过吠陀经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谓的吠陀经典即指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加上梵书和奥义书又称六吠陀。古代印度由奥族、达罗毗荼人及古印度人等多族,逐渐形成其思想与文化。当时,由古印度婆罗门主宰的社会形成吠陀文化,并延续古婆罗门教。吠陀文化反映当时印度人日常生活的写照以及人们对神灵天上的美好向往,后期的吠陀思想出现提倡酒的文化,开始鼓励人们饮酒,后期婆罗门教徒的祭司们甚至认为,饮酒可以让人获得解脱、重新回到大梵天与梵天合一的最佳方法。

印度吠陀时期兴都教(约在前1500年至前500年间)为印度河流域当地人们的原始信仰,被称为吠陀教(英语:Vedism)、吠陀宗教、早期印度教(ancient Hinduism),英国人称为婆罗门教(英语:Brahmanism)、吠陀婆罗门教(英语:Vedic Brahmanism),兴盛了一千年之久。在中世纪后,婆罗门教又融合一些民间信仰成为印度教,19世纪后逐渐改革为新印度教

因陀罗:天帝。

阿耆尼:火神。

伐楼那:水神。

阎摩:死神。

苏利耶:太阳神。

楼陀罗:暴风神。

主要神

梵天:创造之神。

毗湿奴:保护神。

湿婆:音乐、舞蹈和毁灭之神。

阿修罗:恶魔。

迦楼罗:金翅神鸟,于烈火中涅盘而得永生。因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凤凰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其实两者相差甚大。

次要神

世界守护神指的是以天神之王因陀罗为首的八位主神,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吠陀主神,在印度教神话中地位或多或少都有所降低,和吠陀神话相比他们的力量也有所削弱。

雷电之神因陀罗

死神阎摩

海洋之神伐楼那

风神伐由

酒神苏摩

太阳神苏利耶

火神阿耆尼

财富之神俱比罗

教义

梵 我 业 轮回 解脱 达摩 吠檀多 性力 素食主义 瓦尔那

体系

提婆:Deva,天城文:देव,国际音标:dévə,天龙八部中的天众)在梵语中表示神明、圣灵。印度教的提婆来描述任何比人还高级的存在体(生命),可能是神明、圣人、或半人半神。女性的神称为提毗(一作岱薇),恶神阿修罗则为诸善神提婆的敌对阵营。

仙人:(天城体:ऋषि,IAST:ṛṣi)印度神话与宗教体系中的一类特殊人物。仙人位于天人、人和阿修罗的范畴之外,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一个群体。有些神(尤其是生主)也被称为仙人,[1]还有一些仙人是历史人物被神化的结果。一些例子表明,凡人可以通过苦行等等修成仙人;[2]不过更多例子指出仙人是世袭的。[3]仙人大多是些精通吠陀的圣贤,拥有极大的法力神通,属于最招惹不起的人物。天神对仙人十分敬畏,时常有求于他们,有时还会遭到他们的惩罚和打击;连三大主神都要屈服于他们,毗湿奴就因为婆利古仙人的诅咒而在凡间转世了好几次。[4]仙人最常见的神通莫过于诅咒,这些诅咒具有可以使天神遭殃的威力,而且一旦发出就必然会实现,连发出诅咒者本人也取消不了。[5][6]

阿修罗:(梵语:असुर),义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与提婆神族对抗,有时被视为暴力之神。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的后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献记载提婆族司掌自然现象,如黎明女神乌莎斯及气候神/雷神因陀罗等。而阿修罗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会的神祇,如伐楼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则与理法梨多,和跋伽守护信徒的财富与婚姻;密特拉(佛教名:弥勒菩萨)、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祇。毗楼遮那(佛教名:大日如来)、松巴和尼森巴原为阿修罗王,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佛的名字。

罗刹:(梵语:राक्षस,Rākṣasa)印度教神话体系中一种主要的鬼神(其他鬼神包括阿修罗和毕舍遮等),也是佛教天部的十二天的西南方的护法神,有些典籍中属于鬼道,但是为有福德、威神力的强大鬼。又作“罗刹姿”、“罗叉娑”。[1][2] 罗刹天的别名为涅哩底(梵名: Nirrti),又作“泥哩底王”、“祢哩底王”。出自于古印度神话,象征破坏、不幸、灾祸之女神,被视同死亡之后(梵:Mrtyu)。一般又视之为疾病、危险、恐怖之神婆耶(梵:Bhaya)或“地狱之母”。其威力甚钜,甚或可超越灾祸,而成为地府之支配者。传到密教之后,转为男性之神,被称为罗刹天,系一手执刀刃,呈恐怖形之鬼王名。罗刹与阿修罗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阿修罗是与天神为敌,而罗刹则主要侵扰人类。概因阿修罗本来是天神中的一组,后来才被贬斥为天魔。一个女性的罗刹被称为罗刹私(rākṣasī),另译“罗刹女”、“罗叉私”、“罗刹斯”。

乾闼婆:(梵语:Gandharva,巴利语:Gandhabba),在印度宗教中,是一种以香味为食的男性神,能表演音乐、节目。因翻译关系有各种音译,如乐乾闼婆王、健达婆、犍达缚、健闼婆、乾沓和、乾沓婆、彦达缚、康达婆,或犍陀罗,意译有香神、嗅香或寻香行等。在佛经中因其是入胎的“三事和合”之一,也有人翻译做香阴,佛教有时翻译为飞天。

夜叉:(梵语:यक्ष Yakṣa,巴利语:यक्ख yakkha),又译为药叉,本义“以鬼为食的神”,佛教中属于鬼道,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女性夜叉,称夜叉女(梵语:yakṣī或yakṣiṇī,巴利语:yakkhī或yakkhinī)。在印度神话中,夜叉是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梵天脚掌生出,但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称为“真诚者”。(克星是大鹏金翅鸟)

迦楼罗 :天城体:गरुड,转写:garuḍa),汉译大鹏金翅鸟或金翅鸟,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巨鸟,是主神毗湿奴的坐骑。佛教吸收此鸟为天龙八部之一,其形象随佛教传入东亚,在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地区也存在此鸟的神话。

那伽:梵语:नाग,IAST:Nāga)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神。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多个头;其形像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并不十分严格,它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大象 [1]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镜王蛇和印度眼镜蛇(眼镜蛇在印地语中的读音就是“纳格”)。另外,雌性的那伽被叫做“那吉”。在佛教向来吸纳印度教神话,那加被引进中国时,与中国传说中的龙混同,后来汉传佛教视为天龙八部之一,直称那伽为龙、神龙。在印度,那伽被视为有灵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护神。它们能够造雨(这点与中国的龙相似),因而带来丰收;但是也会带来如洪水和干旱等灾害,代表性的故事有巨蛇弗栗多堵水的传说。有关那伽的神话中最有名的是搅乳海的故事。据说,众天神(提婆族)和阿修罗为了得到不死甘露,联合起来奋力搅乳海;他们用曼陀罗山做搅棒,用那伽之王婆苏吉当绞绳,最后成功地获得了不死甘露[2]。

毕舍遮:(IAST:piśāca)印度神话中以尸体为食的恶鬼,又称食尸者、餐尸者(梵语:Kravyād)。一说佛教中的饿鬼即由它而来。女性的毕舍遮被称为“毕舍质”(piśācī)。毕舍遮的名字在梨俱吠陀中只被提到过一次,是在歌颂因陀罗杀光毕舍遮与罗刹时。该颂歌中出现的单词为表示女性个体的piśācī。[1]在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中毕舍遮则被大量提到,往往是与其它几种非神的怪物,如阿修罗、罗刹、夜叉等并举。毕舍遮食人血肉,专吃死尸;有时也变化形状钻进人类体内。它们在黄昏时游荡于街头和人类住宅附近,据说不小心撞见它们的人在9个月内必死无疑。一般认为毕舍遮是死人的鬼魂幻化而成;但毗湿奴往世书说,它们是迦叶波之子,或是因梵天的愤怒而产生。

紧那罗:(IAST:kiṃnara)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小神,形象为半人半马是天神的歌者和乐工。佛教也吸收了此神,作为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禅宗丛林将他当作灶神奉祀。关于紧那罗的来源,一说他们从大梵天的脚趾中生出,另一说认为他们是生主迦叶波的孩子。紧那罗的形象通常表现为半人半马;或者人头马身,或者马头人身,额上常有独角。男性紧那罗擅长音乐,女性紧那罗美丽动人擅长舞蹈。他们住在吉罗娑山上俱毗罗的乐园里,是俱毗罗的伴神。在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紧那罗则通常表现为半人半鸟。

三相神:三相神(梵文:त्रिमूर्तिः trimūrti),在梵文中原意为“有三种形式”,是印度教的一个概念,“将宇宙的创造、维持和毁灭的功能分别人性化为创造者梵天,维护者或保护者毗湿奴,以及毁灭者或转化者湿婆” [1][2]。这三位神灵被认为是“印度教的三合一(the Hindu triad)”[3]或“伟大的三位一体”[4],或称为“梵天-毗湿奴-湿婆”。

方位护法:护世四天王 - लोकपाल / Lokapāla守护四个正角(disha - 东南西北)方位,他们是:阎摩(यम / Yama),位置东方(Pūrva / Prāchi / Prāk),司死者审判,掌管地狱。因陀罗(इन्द्र / Indra),位置南方(Dakshina / Avāchi),司气候/战争。伐楼拿(वरुण / Varuna),位置西方(Paśchima / Pratīchi / Apara),司宇宙天则及海水。俱毗罗(कुबेर / Kubera),位置北方(Uttara / Udīchi),司财富。四天王常见成双绘于墓穴入口,传说他们在需要时能召唤异世界的精灵协助他们保护墓穴。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Lokapāla创立了自己的四大天王,其中北方的俱吠罗与多闻天王有较明显的关联性;西方的伐楼拿与广目天王同样是率领那伽族。印度教的四天王之一因陀罗的佛教对应神祇帝释天(Śakra)成为了佛教四大天王的侍奉对象,地位截然不同。除了以上四个正角方位,又伸展出四个斜角方位构成合计八个方位的护法 - अष्ट-दिक्पाल / Aṣṭa-Dikpāla:伊舍那(Ishana / 伊舍那天),位置东北(Īśānya),湿婆朝上方的第五个头。阿耆尼(अग्नि / Agni),位置东南(Āgneya),司火焰与净化。伐由(वायु / Vayu),位置西北(Vāyavya),司风与大气。尼利提(Nirrti / 罗刹天),位置西南(Nairṛti),司死亡。最后梵天坐于八神的(天极)正中央上方(Urdhva),阿南塔(毗湿奴蛇的化身)于下方(Atha),十位神祇合称Daśa-dikpāla。

苏摩:(梵语:सोम)是早期印度婆罗门教仪式中饮用的一种饮料,得自于某种至今未知的植物(或真菌)的汁液。在伊朗的拜火教中有一种完全对应的饮料,称为“豪麻”。这两种饮料的来源是相同的,来自早期雅利安人的文化习俗。在梨俱吠陀的一些颂歌中,苏摩被人格化,成为代表这种饮料的神祇的名字。因此吠陀中的苏摩一词既可指饮料本身也可指主管该饮料的神。梨俱吠陀中有大量颂歌是单独献给苏摩的,其数量仅次于因陀罗和阿耆尼。

迦叶波(天城体:कश्यप,IAST:kaśyap;字面意思为“龟”)印度神话中一位极为重要的仙人。按照传统说法,迦叶波是参与创造世界的神,同时也是众生之父。一切天神、阿修罗、天女、龙蛇、鸟、妖魔(罗刹和毕舍遮)、小鬼(夜叉和紧那罗)以及人类本身都是他的后代。后来的神话把他列为生主之一。

男神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原为古印度的祈祷神,现印度教的创造之神,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他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辩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全印度几万座印度教寺庙中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现存最有名的专门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斯赫卡尔,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湿婆和毗湿奴。佛教也将梵天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四面神,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

毗湿奴:(梵文:विष्णु,IAST:Viṣṇu),也译为毘纽笯、毘湿纽、维湿奴、维修奴,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惑天王、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或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印度教中被视为众生的保护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甚至说佛教的释迦佛也是毗湿奴化身。在尼泊尔,尼泊尔国王也被认为是毗湿奴化身。毗湿奴作为保护者和维持者拥有许多化身,化身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资料表现不同,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化身

湿婆:(梵文:शिव,Ś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三主神。湿婆是毁灭之神,印度哲学中“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也担当创造(转化)的职能,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是印度人最为敬畏的神之一,其教派(湿婆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8种化身。 在印度教中,湿婆被视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

因陀罗:梵语:इन्द्र,Indra),又名帝释天(Śakra),印度教神明,吠陀经籍所载众神之首。本是古印度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在《梨俱吠陀》中是出现最多的神之一,出现次数仅次于阿耆尼,曾一度是诸神的领袖、雷神和战神,空界的主宰。他的妻子在《梨俱吠陀》称为舍脂。远古希腊的信仰从印度西北方流入,但人们对他的信仰在后吠陀时期逐渐地弱化,雷神的神祇地位因婆罗门教改良之后的梵天、湿婆、毗湿奴三神所取代。

阿耆尼:(梵语:अग्नि,Agni),即火天,是吠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अग्नि本身即是梵文“火焰”的名词,与拉丁语的火焰—-“ignis”是同源词(及与英文动词着火“ignite”同根)。阿耆尼作为火的神格化象征了火焰永恒不朽的奇迹,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给阿耆尼(火)的祭品会被净化及传达到其他神祇,亦令阿耆尼带有净化和送信者的角色。阿耆尼是典型经历了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及湿婆)信仰的兴起,但对自然界信仰(原提婆族)仍然保留了一定知名度的神祇。现今印度教还存在的火祭司—-“Agnihotri”,其职责是负责监察其崇拜者。

伐楼拿:(梵语:वरुण,Varuṇa),又译婆罗那,古印度神明,于吠陀时期就是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他亦是掌管法规与阴间的神,是《梨俱吠陀》中记载最突出的阿修罗神,阿底提耶众神之首。他的名字可能起源于原始印欧语的词根wer-或wel-,表示“遮盖”(可参考另一印度教神祇弗栗多)。但作为最重要的阿修罗神,他更倾向管理道德及社会的事务[1]。他的形象经常与另一位阿修罗神密多罗连结成对偶神合称“密多罗伐楼拿”(或两者前后对调),是天则梨多(rta)的最高守护神。

双马童:(梵语:अश्विन;IAST:aśvin,音译为阿湿波,字面意思为“驯马者”,按另一些解释,则为“马所生的”)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一对双子神。双马童主要是吠陀神。关于他们的出身有许多种互相矛盾的说法,后期的说法就更加混乱。据梨俱吠陀记载,双马童是云之女神娑朗由(陀湿多之女)和太阳神苏利耶的一对儿子。值得注意的是,与娑朗由结婚的太阳神是毗婆薮,他被认为是苏利耶的另一个形象;但在原始神话中,毗婆薮与苏利耶未必是同一个人。双马童在吠陀经典里是象征着日出与日落的神,是一对容貌俊美的青年,于每天黎明时乘坐金车驶过天空。在吠陀里,双马童也是驱逐病痛的神医,并且惩治恶徒。吠陀经常提到他们救起一个落水者的故事。双马童似乎总是兄弟两人一起行动。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语言学家耶斯迦说,他们一个是黑夜之子,一个是黎明之子。双马童是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最崇拜的大神之一

密多罗

伐由:(वायु / Vāyu),别名伐他(वात / Vāta)、帕帆拿(पवन / Pavana)或往世(Prāna),司风与大气之印度神话主神之一,他是勇士怖军和猴神哈奴曼之父。风(或大气)是印度教五大元素之一,伐由一词与拉丁语vita(生命)同根,因而伐由神也象征了生命的气息。

阎摩:(梵语:यम,IAST:Yama),又译为琰魔、阎魔、夜摩、剡魔、焰摩,尊称为阎魔罗阇(罗阇,即大王之意。天城体梵语:यमराज,IAST:Yamaraja)、阎魔大王、夜摩天王,印度神话中的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桑纳托斯、埃及神话的阿努比斯。在《梨俱吠陀》中,他是第一个经历死亡的人类,因此掌握了死亡的力量。稍后,他成为居住在天界的神明,掌管夜摩天,大乘佛教将他列为十二天之一。根据吠陀的记载,阎摩是第一个死亡,到达天界乐土的凡人,因此,他成为亡灵的统治者,指引亡者灵魂到达天界。但是在之后的记载中,閰摩慢慢被认为是死亡之神。他也被认为是南方的守护神,掌管正义与法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认为是掌管地狱刑罚的神明,华人尊称其为阎魔罗阇大王,简称阎罗王、阎王、阎君。其实“罗阇”即“大王”之意,应称为阎魔大王才对。

毗首羯磨 俱毗罗

苏利耶:(सूर्य / Sūrya)是印度神话中主要的太阳神,他是天父神特尤斯之子,宗教艺术中他被描画成拥有金色的毛发和手臂,乘坐着由七匹马拉动的战车,这七匹马象征了所有七种查克拉。佛教将他列为十二天之一,即日天。

楼陀罗:(梵文:रुद्र,Rudra),又译为鲁特罗,印度神话中司风暴、狩猎、死亡和自然界之神。他还拥有三目(Tryambaka)、兽主(Paśupati)、射手(Śarva)、大天(摩诃提婆,Mahādeva)、荒神(Ugradeva)、十一面荒神(Ekadaśa-Rudra)等称号。

象头神(迦尼什):(梵语:गणेश,音译葛内舍;梵文拉丁转写:Gaṇeśa)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主神湿婆与雪山神女的儿子,战争之神室建陀的兄弟。由于象头神负责统领众伽那(gaṇa,一群侍奉湿婆的、喜欢搞怪的小神),因此他又名群主(gaṇapati,意即伽那之主)。他的外形为断去一边象牙的象头人身并长著四只手臂,体色或红或黄,坐骑是他的老友、一只狡狯的老鼠。在各种雕绘中,他一般是盘坐着或是翘起其中一边的膝盖。

室建陀:(梵语:स्कन्द,Skanda, Murugan),又称塞建陀、鸠摩罗(意译童子)、迦𫄨吉夜(意译六面子)、善梵,“穆如干(murugan南印度的叫法)”是印度教的神祇,为湿婆神与雪山神女的儿子,是智慧之神财神象头神的兄弟,形象是一名俊俏挺拔的少年,也是战神。据说佛教的知名护法神韦驮天,原型即是室建陀。

黑天(奎师那):(天城体:कृष्ण;IAST:kṛṣṇa,英语:Krishna,字面意思为黑色,黑暗,或深蓝色),又译为奎师那、克里希那,他还有许多名字如哥文达。最早出现于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最重要的神祇之一,被很多印度教派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神,也是最具吸引力者。按照印度教的传统观念,他是主神毗湿奴或那罗延的化身。注意不要跟印度教另外一位神“大黑天”相混淆,“大黑天”是湿婆的化身而“黑天”是“那罗延”的化身。从20世纪60年代起奎师那信仰也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

伽摩印度神话中爱神。意译“欲”。相当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伽摩面貌俊秀,有着绿色皮肤,天女围绕,以鹦鹉为座骑,手持弓和箭,他的弓是由甘蔗所造,弦是由蜜蜂肠所做,而他的箭头用五种芬芳的鲜花装饰著,这五朵花分别来自阿育王树上的白色和蓝色荷花、玛丽卡树(茉莉花)和芒果树的花,以执心为羽,以希望为镞。另外一个传说是他曾经被湿婆以神火焚烧,从此失去形体。

陀湿多 生主 祭主仙人 特尤斯

哈奴曼:哈奴曼(हनुमत्;Hanuman),或译哈努曼、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

女神

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 吉祥天女(拉克什米)

雪山神女(帕尔瓦蒂) :(梵语:पार्वती Pārvatī,字面意思是山的女儿;音为帕尔瓦蒂,又古名:umapati;音为乌摩钵底),又称为乌摩天妃或大自在天妃,印度教女神,恒河女神的姐姐。主神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转世后仍然热恋湿婆,并为了引起湿婆的注意而迁居到其修行地吉罗娑山(即冈仁波齐峰)上。相传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战胜苯教徒的地方。因此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各地信徒不断。

难近母(杜尔迦) 时母(迦梨) 恒河女神 舍脂

广延天女:飞天女神(梵语:अप्सरा)是印度神话中的神祇之一,从搅乳海中出现,后来成为了天庭乐师乾闼婆的妻子,随丈夫在天界中起舞。因陀罗因为担心苦行者的修行,曾派飞天女神诱惑他们。《梨俱吠陀》中记载,飞天女神不只一人,广延天女便是其中一个具名的飞天女神。

伐楼尼 地天(颇哩提毗) 乌莎斯 提毗 药叉女

经典

吠陀 梵书 森林书 奥义书 薄伽梵歌 吠陀支 往世书 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神话——神诋
天狼星信仰之谜047__印度教的湿婆神与创世大神梵天
印度神系
印度大地之上众神起舞
印度中古文学概述
05黄金时代(前184-647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