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门炮击事件揭秘

两岸秘密档案——金门炮击事件始末

蔡英文上台百天,民意支持率跌破五成,施政一片混乱。7月,台湾海军炮弹误射事件,更是使得台海局势陷入紧张。这不禁让人想到1958年的八二三,那场亘古未有震撼世界的炮战。它曾经是国共军事对峙、短兵相接的厮杀战场。而如今,它又是两岸走向和解、合作、共融的珍贵试验场。《大新闻 大历史》为您讲述两岸秘密档案——金门炮击事件始末。金门重要的地理位置金门岛完全扼守住了厦门岛的出海口。从厦门到小金门岛的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到大金门岛距离为十公里。在莲河、围头、厦门等地,金门岛完全处在射程达到十几公里的火炮射程之内。这样的地理条件,金门岛必然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金门炮战背景 毛泽东早在1950年3月28日就拟定“先打定海、再打金门”的战略。到1955年,解放军以其三军近岸作战优势,逐次完成扫平以舟山群岛(含登步岛)、大陈群岛(含一江山岛)为主的两大浙江外海,国民党政府海空基地的目标。国民党政府在台的“美援中央军”,一败再败。

1954年12月3日,美国政府和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一方面确定了美国协防台湾和澎湖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死死约束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自主权。根据条约精神,美军进一步增兵台湾海峡,提供大量重型武器、战机和舰船给国民党军队,并派遣大批军事顾问进驻台湾协助训练。

在美援8英寸榴炮和响尾蛇导弹的双重保护下,蒋介石的作战信心也逐渐增加,但为了固守最后的岛屿,823炮战发生后,他指派儿子蒋经国前往金门前线。蒋介石让儿子蒋经国深入战火第一线,企图借此稳定军心士气,另一方面也透过心理战对海峡对岸的解放军展开喊话。

美国的“狐狸尾巴”让两岸达成共识美国要求蒋介石从金马撤军,并承诺在国际上保有“两个中国”,甚至试图以武攻击大陆,都让毛泽东和蒋介石无法接受。此后,毛泽东改变队金门的战略。1958年十月初,毛泽东亲自拟定了《告台湾同胞书》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对外发表,文中明白表示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到了25号毛泽东又以彭德怀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解放军放弃强攻,决定采行单打双不打的方式炮击金门,让金门可以长期获得国府补给与固守。就这样,两岸“单打双不打”的日子从1958年底开始,一直持续打到1979年被定位成“中国内战”的炮火,打了二十年,直到中美建交二次台海危机才正式宣告结束。

“8·23金门炮战”有着很特殊的历史背景。大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统一,台湾蒋介石也是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所以这场炮战是内战的继续,通过“炮弹语言”,表达出在追求统一这个大原则上,双方是一致的,这也是炮击金门决策最大的收获。这场战争是两岸中国人的一场军事冲突,但它里面却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非常积极的意义,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内政,绝不容许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也阻挡不了的。

编辑:小丸子 刘晓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共之间的金门炮战为什么会持续21年才结束?原因是什么?
课外地理 | 八二三,炮击金门岛
金门到底是台湾的还是福建的(金门岛归属的历史原因)
英雄三岛之大嶝岛
“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
老照片 1958年炮火下的金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