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七律《又呈吴郎》读记

杜甫七律《又呈吴郎》读记

(小河西)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时杜甫居夔州。吴郎:杜甫的晚辈姻亲,名不详。呈:本应平辈间使用。杜甫对晚辈用“呈”,以示平等。瀼西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杜甫把草堂借吴郎时,考虑西邻与吴郎相处或有些顾虑,便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杜甫写此诗向吴郎解释。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扑:《广雅》:“扑,击也。”

恐惧:畏惧;惴惴不安。《黄鸟》(诗经):“临其穴,惴惴其栗。”《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恐惧,会盟而弱秦。”《留花门》(杜甫):“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可叹》(杜甫):“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大意:堂前枣树摘枣请任由西邻,她是一个没有儿女缺吃少穿的妇人。如不是因为极度贫穷她咋会这样,因为她的惴惴不安反而要对她和蔼可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征求:指赋税征敛。《谷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征求。”《进策-论议上》(宋-秦观):“故杨炎变之以为两税之法,已而盗起兵兴,征求无节,法又大弊。”《冬雨…》(明-何景明):“征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戎马:指战乱。《颜氏家训-风操》(北齐-颜之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登岳阳楼》(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意:为使西邻不担心远来的客人而插上疏篱,虽俺过于多事却是俺一片真心。她向俺哭诉,由于横征暴敛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俺由此想到多年战乱不禁泪满巾。

杜甫草堂西邻是一个贫穷的寡妇,常到堂前扑枣。杜甫认为如不是因太过“困穷”,她咋会这样?因此,杜甫不仅任其扑枣,反而担心她心生“恐惧”,因而对她特别关心。如今草堂借给吴郎,杜甫担心西邻因之心生“恐惧”,便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疏篱”,虽是“多事”却也是一片真心,是为了这位贫穷的寡妇心无“恐惧”。为啥要如此为寡妇着想呢?她曾向俺哭诉,因为“征求”,她已“贫到骨”。俺由此想到“戎马”,由于戎马(战乱),不仅使她“无食”,也使她“无儿”。杜甫以此诗“呈吴郎”,也是希望吴郎善待这为可怜的西邻。此诗所记事很小,却从小事联想到大事。由贫穷的寡妇写道“征求”写道“戎马”。本诗是典型的“小题材,大道理”。本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虚词的运用。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都是散文中常用虚词。经杜甫之笔串起来,成了一首优美的律诗。

参阅:《山中寡妇》(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纻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麻纻(zhù):麻。桑柘(zhè):农桑之事。纳税:指蚕丝税。征苗:指征收青苗税。青苗税是代宗广德二年开始增设的田赋附加税,在粮食未熟前征收。这也是杜甫诗中的“征求”内容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赏析  又呈吴郎
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不为困穷宁有此
杜甫最烂的一首律诗《又呈吴郎》,味同嚼蜡,却千年传诵,感动很多人
杜甫七律中最差的一首,却满怀慈爱之心,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律·又呈吴郎·杜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