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上热下寒”,该清热还是散寒?
userphoto

2022.09.07 内蒙古

关注

经常有读者说自己上火很严重,总是口腔溃疡,或是嗓子疼,但身体却很虚寒,浑身都怕冷,特别是下半身。整个身体就像是被冰火包围一样,非常矛盾,所以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清热还是散寒了?

“上热下寒”到底

清热还是散寒?

这种寒热错杂的情况在中医里叫做“上热下寒”“上盛下虚”,问题根源是下寒、下虚。

常情况下,心火往下温暖肾水,肾水往上平衡心火,水火交融,人体寒热平衡。如果肾水不能不能上济心火,水火就会分离,人体寒热失衡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说,就算有诸多上火表现,这个火也是虚火,去除这样的火,应该弥补虚寒,而不是简单的清热去火。

既然说到了清热去火,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一点:不要盲目使用清热去火药,更不要长期使用。中国人特别喜欢去火,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清热去火药如果使用不对症,不仅不能去火,反而越治火越大,身体也会因此越来越虚寒。

1贴1方

轻松调理“上热下寒”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如何弥补虚寒呢?这就要振奋肾阳,具体来说就是暖养涌泉穴。

这个穴位是肾经发源之处,之前我讲过中医的“肾”,是身体这棵大树的树根,肾阴就是身体阴液的源泉,这也是这个穴位得名“涌泉”的原因。

受凉、体质火力弱,或者久不接地,都会影响火力把从“涌泉”发源的水液蒸发到身体上部,水液也因此总是停在下面。

中医认为水属阴,阴多了阳气就弱,所以“上热下寒”的人会特别怕冷,而且是腰以下会更怕冷,因为这些部位阳气太弱了,这就是“下寒”,而上半身就会因为缺水,火显得多了起来,这就是“上热”。

治疗上也绝不是简单的去火,而是要振奋肾阳,只有火力壮实了,才能鼓动水液上承。为此,治疗“上热下寒”最简单办法就是用热的掌心搓揉涌泉穴。

掌心处有心包经的劳宫穴,这条经络和这个穴位都是热性的,搓涌泉可以增加肾经的火力。

除了搓揉涌泉穴,还可以用中药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为吴茱萸的性质是热的,可以鼓动肾经之水。很多人在足底贴敷后,口腔溃疡、嗓子疼、眼睛红肿、口苦口干等问题减轻了,甚至还会在早上起来后觉得嘴里是清甜的,这些症状的改善就是“肾水得以上济”的结果。

▲吴茱萸

还有些人还会因为上热下寒而失眠,要想治疗这种性质的失眠,中医名方“交泰丸”可以帮到你。

整个方剂中只有黄连和肉桂2味药,其中黄连可以清上焦热,肉桂可以鼓动下焦的水,让自己身体里的水去灭火,由此达到阴阳平衡。

如果你总是口腔溃疡、口干口苦,可以用入胃经的百合10克,搭配3克肉桂,热水冲泡代茶饮;如果经常被慢性咽炎困扰,则可以用入肺经的麦冬10克,搭配3克肉桂,热水冲泡代茶饮。

以上这2个药对儿,践行的就是“交泰丸”的方意,能帮你解决由“上热下寒”引发的各种问题。

END

||策划编辑:十五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杯中药咖啡,温补肾阳去虚火!
爱上火脚还凉,医生教你一个小妙招,引火下行
“引火归元”的做法
常年手脚冰凉,口腔溃疡,医生教你如何使用...
舌根部白腻的孩子要怎么调?
又上火,又怕冷,身体“上热下寒”,该清热还是该散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