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德教育的修身明德内涵和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曾经长期将礼作为治国指导方针的民族,但是,同传统文化当中的许多内容一样,当我们今天准备重新接续祖先们创造的礼仪文明,为当代文化建设增添光辉之时,首先面对的仍然是如何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定位和时代价值作出准确判断的问题。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大系统论,而不是像西方科学那样分科而论,分得很细,像一个个的宝塔尖一样。


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讲究整体论,对于各个学科、各个系统都要整体地抓住。抓什么呢?抓住道,抓住德。


同时,抓住礼德对社会、历史和每个人体内的作用力。将这个系统论掌握好以后,我们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解析和实践走的就是正道,修身治世实践出来的也就必然是正果。

  


礼,内含三个系统:其一,是心灵德性品格(德性);其二,是火德能量(炁);其三,是行为举止(礼仪)。我们需要将这三个系统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既看历史也看社会,同时还要关注每个人自己的体内。


礼,是人类有别于所有动物的根本标志。可以说没有礼德的修持,没有火德能量的运化,没有礼仪的制约规范,人就与动物没有什么分别。礼既是人与动物的区别点,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有礼——有内在的礼德和外在的礼仪,就是一种文明的状态、文化的状态;没有礼的制约和规范,心中缺乏礼德的能量,缺失礼仪的修持。


那么人的思想、思维也就处于种野蛮和愚昧的状态。人类心灵中的善与恶、智慧与愚昧,都被这个“礼”所制约、所表达,所以“礼”决定着这个根本标志和分界线的存在。


礼的强弱又决定着文明与野蛮、智慧与愚昧、善与恶的清晰度。礼德越高尚、越饱和,礼仪越清晰,秉规持范度越高,表现得就愈加文明。

 


礼,分为道德根文化学说的礼德和儒家学说的礼乐。


儒家将五德称之为五常,而道德根文化学说的礼德重在阐释修身学系统一人体内环境心性品格的修养和火德能量的调节以及行为的规范和整体升华,即品质(正能量)、品格、品行“三品”的建设和升华。


对此,其他许多的学说和学派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既没有把礼德上升到道德理论来认识,也还没有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礼德。


礼德,本身存在着五行属性,属于真阳之火,用数来表示是七,具体说也叫丙火。其中,心内先天慧识所含德行的强弱、能量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人是否能够走向复归于道德的道路。


古代的圣贤们通过对人体内环境的实践和分析,总结出五臟里德行含量的高低会影响人们修身明德的最终结果 ,其中指出,如果人们心中的礼德丰厚、饱满,心内的先天慧识就容易解脱出来;如果脾土里的信德能量也非常深厚,就容易帮助人们进入到“明明德”的成就之果的状态。

 


什么是成就之果的状态呢?


就是从庶人心境提升为贤人品德,从贤人品德上升为圣人品德,从圣人品德转化为至人品德,又从至人品德升华为真人道德,真正地完成生命的德道转化开华。


古人用一幅“无极图” 表示这种状态:中央的“无”是信德。信德无限光明地充满了无极图的中央,而其他仁德、义德,礼德、智德等四德构成了无极图的圆周。


首先修养心的礼德,再加上脾土的信德丰厚、这两者合一,可以为身心向道德的回归打下坚实的基础,心中的礼德能量和肝内的仁德能量都丰厚,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成就大智慧的基础。


心中的礼德阳火能量和肺里的阳金能量都厚,这两者结合得好,就是以德进道的基础;心中的礼德饱满,面先天的肾炁机能旺盛,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容易修养成圣人的品德 ,取得圣人德行的成果。



所以说,如果礼德的能量和品格饱满厚实,与任何其他四德中的一个结合在一起 ,都能够对修身明德起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作用,而得出最终的善果。


当然,如果我们心修得好,德性圆明,能量充沛,能够放出光来,而且其他的四德又完整而丰富,五德完整而丰富地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一种淳德的状态,也就很容易自然地进人“明明德”的境地。


所以,历代的圣贤和众多的大智慧者都非常重视道德的修养,注重对礼德的认识、升华和实践。从最基本的层级而言,礼德可以帮助我们做好人,完善人生之旅。


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最起码,要做一个五德齐备、礼德明亮的人。



所以说,道德教育,治心为帅。它贯穿社会正确发展的始终,也贯穿个体修身明德的全过程之内。


离开了这点来谈德论道,最终都会走向歧途,走向迷雾区!更难把握住自然运行变化的总规则,难以实现天人合一,难以进人“明明德”。


图片来源:德慧智原创、选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德是救援心灵的火炬
立礼明德
43、只有如此理解方能直通老子、孔子、孟子的心——聊《道德经》
精良的经典诵读方法
道法自然 和谐养生——从黄老学说谈道家养生
【征文展区】明德知廉耻,守礼立人生/付巧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