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精要 (五行学说)4.1.【归纳五脏生理】

原创 宏五学堂 宏五学堂 2021-08-17 04:29

四、五行学说在医 学上的运用

(一)归纳五脏生理

【原文】

《素问·宣明五气》∶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 主。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语译】

五脏所主;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五体有相应联系,从而分别主管五体,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这就是所说的"五脏所主"。

人体的五脏在精神活动方面既合作又有分工;心主管并蕴藏"神",肺主管并蕴藏"魄",肝主管并蕴藏"魂",脾主管并蕴藏"意",肾主管并蕴藏"志",这就是所说的"五脏所藏"。

【经文分析】

《素问·宣明五气》虽然通篇未提及五行,但实际上是运用五行学说归纳、阐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的各种问题,是专门论述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的重要篇章。

1)"五脏所主"的理论具体地将内脏与躯体组织对应联系起来,是藏象学说的着重要内j容,对临床也有切实指导意义;在生理上,指出 五体由 五脏主宰,体现了生命活动表里通应关联的整体观念;病理上,五脏的病变,可以表现于五体;而五体有病,亦可通过调理五脏进行治疗。

2)五脏藏五神的理论,同样亦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精神情志既主导和调控生命活动,又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它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情志过极会损耗五脏精气,这是一类重要的内伤病因;另一方面,五脏的病变或各脏间相互失调,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导致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故又可作为五脏辨证的参考依据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第九讲 藏象(17-9)
中医藏象学说
中国文化基本常识----【五脏】
五脏的生理功能:心肺脾肝肾 主藏精气 以藏为主 藏而不泄
2017年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1)
藏象学说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