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41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9)

人体脖子和肩颈受到冷风后经常会导致脖子僵硬紧张、以及疼痛。人体的颈部、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地方,人体内水的正常流动是实现人体热平衡的载体。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皮肤的浅层位置,皮肤中有“温度”的水持续的流动滋养了人体的皮肤肌肉,抵御了外界寒冷的空气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身体内的“余热”也依靠这种方式发散到环境当中去。
自然界的寒会导致人体的经脉气血收缩,人体的热量实际上依靠血液循环达到足够的流速和流量、以便血液当中的红血球可以在单位时间获得足量的氧气燃烧产生热量。冷风吹到皮肤上会导致人体的气血流速变慢,单位时间产生热量减少,静脉曲张收缩发紧产生疼痛。对治的方法是用温热的方法加强皮肤表层津血流动,当皮肤表面的津血量充足后,热量加强即会改善静脉曲张和疼痛。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葛根汤的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入了葛根和麻黄两味药。麻黄的味道很“轻”,中药使用的是药物的能量属性,能量属性包含的是药物的寒热、沉浮和归经理论。

药物的“归经”理论实际并不复杂,在生活中经常可以体验得到。譬如,大蒜的辣味是辣到心里去的,大葱的味道是辣到鼻子去的。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每一种物质或者食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固有频率”,会和相同频率的物质发生共振和作用关系。我们常说:“葱辣鼻子蒜辣心”大蒜就是和心发生作用和共振的,大葱就是和鼻子发生作用和共振的。这种特点是用生化视角看不到的。
麻黄这种轻飘飘、麻麻的气味就是和肺以及皮肤毛孔发生相互作用的,这种作用可以让毛孔打开,促进气血津液的流动和皮肤的呼吸。葛根的气味也是轻盈向外的,但它的味道比麻黄稍微“重”一点,它可以调动人体肠胃当中的津液向皮肤分配和流动。当皮肤毛孔开合恢复正常,津液可以重新滋养背部时,背部的紧张疼痛就会改善。服用葛根汤,也经常需要借助外力,可以通过蒙住被子的方式助药力。(具体查看第104篇葛根汤,点击链接)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人体皮肤上流动的水来自肠胃的分配,水通过肠胃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脏腑的调度向皮肤上分配。如果背部遇到冷空气,人体的背部正常的水流受阻断,则肠胃就容易积水,肠胃积水则很容易致腹泻。出现“太阳与阳明合病”,如果用葛根汤恢复了背部和皮肤的水流系统,则肠胃的积水也会改善恢复。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同,肠道中积水如果积蓄在胃脘下部很容易导致腹泻,积蓄在胃脘上部则容易导致呕吐,这种情况用葛根汤来恢复体表的水流系统,加半夏来“降逆”肠胃中的蓄水。

34.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如果是葛根汤对应太阳病,应该用葛根汤来发汗。因为人体的太阳表系统承担了人体散除余热的主要功能,太阳病的起因一般是外邪加太阳自身的循环运行偏弱导致,所以太阳病一般有发热的现象。发热的现象很容易误导医生错误的使用清热的方法,即所谓的“下法”。错误的使用下法后,人体的水分和津液从肠道流出,如果腹泻过多就会导致身体“失水”,身体缺水很容易导致内热,内热积蓄则会损伤人体的脏腑。组方葛根的作用是恢复人体体表水液运行模式,炙甘草的作用是保持身体的水分,黄芩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灼热,黄连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热。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两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对治的是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皮肤是我们身体散去余热的终端,身体有80%以上的余热都是通过体表发散出去的。风寒作用在皮肤上会让皮肤的血液内收,毛孔关闭,造成人体散热能力下降。麻黄有解表开毛孔的作用,桂枝辛温发散的作用配合麻黄将人体的血液向体表调动,炙甘草负责维护津液。发汗会导致人体津液流流失,内热亢奋向上造成肺热,杏仁的油性润滑和苦降作用可补偿这样的损伤。(具体参看第98篇麻黄汤,点击链接)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人体的皮肤是散热的主要“终端”,人体五脏六腑产生的主要余热最终通过皮肤散出去,皮肤散热不足,人体的肠胃马上就会热起来。肠胃的余热得不到释放,积蓄的余热就会向上冲击肺,造成喘气和胸满,就是所谓的太阳与阳明合病。仍然用麻黄汤恢复体表的正常的散热呼吸功能。“下法”会损失肠胃的津液,体表的津血就会收缩造成人体“防线”内收,是仲景反复强调的错误治疗方法,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太阳病的发烧现象有误导的作用。
37.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不可下,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人体在遭遇感冒时,一方面会出现内热散不出去导致身体升压,升压会导致人体水液出现“失重”向上,水液失重会造成人体正常的水液和血液循环失常。人体的热量产生和排热是在正常的血液和水液循环下产生的。依靠心肺不断的呼吸运血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进行。如果感冒持续,人体的散热和呼吸就会被削弱,人体就很容易感到疲倦。
从人体“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太阳是人体的皮肤,少阳是皮肤下面胸膜、腹膜等皮下组织。胸部、两胁是少阳经经过的地方,如果“胸满胁痛者”,则说明是内热积蓄在了少阳,由于少阳是在人体皮下,所以无法通过发汗的方式来散热,只能通过“和解”的方式散热,这时采用小柴胡汤的方式进行和解(参照第112条小柴胡汤,点击链接)。但如果脉浮,表明热还在皮肤,继续用麻黄汤解表散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排出体内的寒气
第237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5)
葛根治颈椎病
《伤寒论》学习补记…第31条第31条 太...
桂枝汤医案,桂枝加葛根汤方总结
桂枝汤与感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