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平均寿命三四十岁,孔子活了73岁,全靠“九不食”?

据《论语·公冶长》记载,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孔老夫子知道后气得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很多人都为宰予鸣不平,只不过睡个午觉而已,孔子这么大动肝火、恶语相向,是不是有点过分?其实,这都跟古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我们现代人一日三餐,饿了还要加一顿夜宵,但古人可不同,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刚升起来就要出门干活,九点多才吃“朝食”;早餐吃完继续劳作,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吃晚餐,也就是“晡食”。晚饭结束,太阳也差不多该下山了,由于没有夜生活,晚上有足够的时间睡觉。

古人一天的工作时间,就主要集中在两餐之间,倘若中间还睡个午觉,一定会耽误农活或者学习。宰予“昼寝”,就相当于偷懒不学习,所以孔子才会大发脾气,骂他不争气。

虽说一日两餐已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但古人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就以孔子为例,他吃饭就必须满足三个特点:

一是“九不食”。发霉、腐烂的粮食,不吃;颜色变坏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吃;不到饭点或反季节的食物,不吃;不按照正确方法切割的食物,不吃;烹调失当的食物,不吃;没有合适的佐料,不吃;市场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从这“九不食”的饮食理念可以看出,孔子对食物的选择极为严格,即使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也非常符合卫生标准,而且他按时就餐,抵制反季节食材的饮食理念,颇有超前意识,现代人很多都做不到这一点。至于吃姜的习惯,也与现代养生理念不谋而合。

二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老夫子虽然不干活,但吃饭相当讲究,粮食必须精加工,鱼肉必须切得精细,日子过得太精致了。但不得不说,这样才有助于吸收和消化。想当年,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困在陈蔡两国间的荒野之地,缺水断粮饿了七天,许多弟子因饥患病。反观孔子,每天照样讲诵不止,可见身体保养的确实不错。

三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餐桌上的肉再多、再好吃,也不能超过主食的量,更不能光吃肉不吃饭。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肉吃多了难消化,很容易伤及肠胃,更容易诱发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使人肥胖,增加患癌几率等。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见到好吃的就管不住嘴。

大伙要知道,春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才三四十岁,而孔子71岁时还在传道授业,不仅身体硬朗,思维也很清晰,直到73岁才去世,算得上老寿星了。应该说,孔老夫子这么长寿,与他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的饮食养生智慧
民以食为天,看孔子“舌尖上的哲学”
如何选择食物,决定了我们何去何从,素食值得每个人探讨
【儒】论语·子罕篇(23)孔子说50岁做学问都来得及
养生谨记不时不食 遵循自然规律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