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讲稿13.2(下)

感受络脉病(表证):

我们来感受一下啥叫络脉病?最表层一层,在里头,还有脏腑病,古人讲什么叫络脉病?就是这个病邪在表上并没有深入到,我们说这种络脉病就相当于张仲景所说的表证。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叫表证?这表证是啥玩意?在张仲景当中表证非常多见,张仲景说如果表证没有解的话,你不能去治经脉病,因为它表证它在表层上,那啥叫表证?我们静下心来感受一下。假设我们的变化是和谐的,我们一切的变化,一切气血变化是和谐的,那么我们就不得病,那什么时候人会得病?我们说一出外边,外边非常冷,如果外边非常冷,我们人也变得从里到外都变得适当的冷,我们也不得病,我们是很和谐,对吧?也就说这时候我们一个人,我们就不画了,一个人忽然间感受到爱外边空气很冷,唉呀我冷,然后我就唉冷冷,我就调整好,唉冷点我就哆嗦哆嗦,哆嗦回家,回家穿上衣服出来,唉不冷,没得病吧?那么什么时候会得病?唉呀我冷我冷怎么办?我又抵抗抵抗,有哆嗦哆嗦,怎么办?还得哆嗦哆嗦,你看我的气血都抵抗到了表层上去,我跟这个冷作对抗,那么这时候气血就会涌到表层上去。这个时候如果说过一段时间之后外环境不冷,但是我气血还在表上涌着,唉我说冷冷冷冷我这气血总在这表上,你看这种状态,这个时候这个病就叫络脉病,这时候病并没有深入进去,任何的外邪也这样,比如说我今天出去之后,一出去之后,唉呀冷冷冷冷冷感受风寒,风寒在表,唉哟冷冷冷冷,你看我这时候整个气血,整个内环境会因为这一个表的一个因素改变内环境随之变化,但是内环境的变化跟表的变化不一样,大家知道这时候什么意思吗?就是表是闭上了,表是冷,但内环境顶开了顶出是热,这时候内里的这个经脉系统,咱们说内里的这个系统跟表的系统它这两个是不一样,这表在这紧着,内里是顶着,这时候这个邪气在表上,当然也有可能是表是中风状态,但外边很热但内里呢它很静,这也是一个表,内里很安静,这是个表,就说任何情况下,你只要感觉到什么时候是表证就是这样,我们说这种情况就是表证,你看这个表中什么特点?咱们再反反复复感受一下,就是你的气血都有涌到表,当然不仅限于风寒,还有各种各样因素,只要你的人体正气,人体气血都涌上表上去了,这个过程中来跟这个来对抗,唉呀呀呀这个对抗,那这就是表证,这个时候就表证,哪怕这个外在因素都解决掉了,但是这个人好了,这就没事就不是表证,大家能体会到我说的这个事吧?还是这样,我们我们再反复再说一下。

如果我一下感受到寒了,我感受到外边寒了,我有两个可能,我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外边空气一冷,我啥都不知道,我出去就冷,冷就冷,冷我也没有任何反应,我现在我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然后我出去之后,从里到外都冻得冰凉冰凉。从里凉到外,这个没有表证,对吧?从里头凉到外了,然后回到家里“唉呀,外边还挺冷的,但是我从里凉到外了,我也不知道”,这时候你可能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寒证,你是个真的寒证,不管是实寒虚寒,反正就是寒证,你从里到外都寒了。第二个可能性呢,唉我一出去之后,一遇到寒冷,唉寒冷咋办?我唉呀呀呀呀我我我浑身很紧张,我这个气血都涌到表上,真冷真冷,我浑身冷,我蜷得很紧,我真冷真冷,冷完之后我们还说第二部,正常情况人会对这个冷进行一个反抗,反抗之后呢慢慢人会调整到和谐,怎么和谐呢?回去之后加上一身衣服,或者加上一个什么实寒,或者是不上那个寒冷地方,人慢慢就恢复到正常,人就和谐了,这样呢人就好了,这也是一个好的,这也没在表证,什么时候在表症?唉外边真冷!我人体气血长时间对抗这表,真冷真冷真冷,这时候人体气血就在表上,这个时候就是表证,然后我回去之后,哪怕这个外环境已经不这么冷了,我仍然在在唉呀这个真冷真冷,就时时刻刻地对抗着表证。这时候我就是表证,这个时候就是络脉病。大家记住这个事,如果感觉不到,回去感觉一下。

经脉病:

第二个什么是经脉病?那么咱们说这种邪气进一步的进入,这个寒邪进一步进入,不光你在表层的抗击,在里层,一这个表邪已经解开了,但是你人已经习惯于一种抗击的方式,比如说外寒一冷,我浑身很紧很紧完之后呢,本来是外边,你看,我们再说一下,我这个表达能力稍微差一点。正常情况本来这是我们的肌表,这是我们肌表,这是外,这是内。当肌表受到了寒邪的时候,外寒,然后人体内里觉得寒之后,如果内外都寒就是里证了,对吧?这就说明他的病到病机(?)了,如果这时候感觉到寒,内里来顶上他,就不让他寒,不让他寒邪深入进去,就在那顶上他了,在这个地方就形成一个顶,那么这时候就是表证,他在络脉,他在很浅的地方形成。如果这时候说络脉入里是什么?就是这个寒邪已经引起人体的抵抗力变低了,整个内里都变得寒了。这就是入里了,是太阳病入里了。如果说这时候这个内里把他攻出来之后变得很热,一直很热很亢奋,也是经证,这是个阳明经证或者是个阳明病,是个内里的病。

诊断络脉病:

那么这时候我们看,那么如果说人是在这个络脉系统的话,那么人怎么能诊断出来呢?我们说我们上次聊是脉浮,我们这次还聊《内经》的另一个事,就是尺肤,正常人,你看我们大家都有尺部皮肤吧?正常人你的尺部皮肤的气血,就是络脉气血,大家摸一下就知道,怎么摸这个尺部皮肤?就是你轻轻的用手指头摸一下,这时候皮肤,就这个尺部的皮肤轻轻摸一下。因为正常人的气血是均匀的分布的,所以人的尺肤和脉是相等的。脉当中行的是经气,就是尺肤是这层,脉就是里头这层,这层是脉。这层是尺肤,大家能跟上哈?所以正常人的脉象和尺肤是相应的。咱们读一下《灵枢经》的《邪气脏腑病形第四》,里头反反复复说正常人的尺肤是脉大尺部皮肤也大,脉小尺部皮肤也小,脉什么尺部皮肤也什么,就他会有反反复复说,因为你有什么样的内里的经脉系统,你的络脉系统就是什么样子。这个没问题,经脉当中行的是气血,络脉,没问题,一定要听我说,这时候如果说什么时候会得出一个络脉系统病呢?就当尺肤不等于络脉的时候。

正常我们说比如说这个人很壮,我说很壮,大家跟我一定要感受这个事,我发现可能感受起来需要抛掉自己的一些思维,需要抛掉自己的一些原先有的思维体系。也就是说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你一摸这个人,咱假设一摸这个人的皮肤非常紧,这说明什么?就说明表层有一层寒气,对吧?因为人受寒了嘛,受寒之后人的浑身腠理会非常致密。所以在你这种情况下,你一摸这皮肤非常紧,但是如果是脉搏并不紧,脉搏是非常有力的,或者是只有几部脉紧,或者只有一部脉紧,其他脉不紧或者是不是那么紧,不是那么闭塞。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尺部皮肤和里头的气血在跟他做一个不对称感,跟络脉是不对称的,所以这时候病在浮络。当然张仲景不用尺肤诊法,这种时候脉象一定会浮。只要这个脉就会浮。我们今天只讲络脉病的诊断,我们下节课就是下周的课,我们要详细的把张仲景所有的治疗表证的方子我们都把它归类起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张仲景是如何治疗络脉病的,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诊断出这个病,而且是明确诊断,你看我们现在聊的就是明确诊断,当然这个尺肤和这脉对不上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络脉系统。如果说这两个对不上,他是一个络脉系统,对吧?这两个不等他是络脉系统,也就是说人体的络脉的气血和人体内里的气血是不一样的,是不匀称的,而且人体得病就这么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病人就在络脉病。如果说再往深了说,

诊断脏腑病:

如果这个病邪进一步的不治,它会引起经脉系统和脏腑系统不对等,那么这时候这个病就在脏腑。我们这时候回去之后,大家先就这么一个事,回去之后呢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反反复复的读经典。这时候如果说是这种情况下,它的脉象会什么特点?它的目色会不等于脉。目色如果是青的话,他脉就应该弦,目色如果是黄的话他脉就应该是是一个土脉是个濡脉也好这个代脉也好,如果目色是个白的话它这个应该是个毛,但大部分情况下目色,我们还要说有很多例外的时候,有些外感病可能目色也会不等于这个脉,但我们是指内伤病,就久治不愈的内伤病的时候,如果目色不等于脉他跟脉象不对称的时候,我们就确定这个病人是一个(脏腑病)。你看目色,色是反映什么事?是反映内里的问题,是反映五脏,目色是来反映内里的问题,就是五色可以目察,整个内脏的虚实问题,可以通过眼睛就白睛的颜色,目色就白睛的颜色,白睛分为青赤黄白黑五个色,如果说目的色跟脉色不一样的话,就反映出这个病人在脏腑病。我们往后我们会再单独列出一个条文来讲一下张仲景在脏腑病的一种治疗思路,就是如何在病人如何攻,如何解这个脏腑病。

诊断经脉病:

大部分的疾病都是这三个相应,脉、尺肤和目色是相应的,所以大部分疾病都应该是一个经络系统病。

《灵枢经》的诊法: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邪气在哪?这时候我们再看《灵枢经》的诊断,《灵枢经》诊断就不像我们所说的我们以前学的那种思辨,而他是在察,《灵枢经》的诊法是在察看人的邪气在哪。这种察看方法,我们说是在扁鹊见蔡桓公的时候,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有疾在肌肉不治将恐深,就他是明确的察看,他不是说我们推演,我就看到你的病机在这,你就在这,那么明确他邪气在哪,就它邪在哪的时候?有一个因素在,那么它就会引起这个因素和相应的因素不和谐。

比如说我们说我们刚才只聊了一个寒邪,比如说我们皮肤这一块有一点问题,比如说我这皮肤这块贴了个膏药,那么这一块的皮肤的就跟里头这个整个经脉系统产生一个不和谐,那么我说病在哪呢?病在这个络脉系统,对吧?我们把这个方法给恢复过来,那么内外就和谐了。那就好了。然后如果是经脉系统是什么?是人的气血都偏向一端去。比如说我说什么叫太阳病?人的气血都涌向了太阳,都涌上了后背,但一个因素使人体的气血都涌向了太阳,那么这时候就形成太阳经和相应的对称点的少阴经一个偏差问题,这时候这个不和谐点,这时候邪气就在经脉。这时候邪气是由络脉入到了经脉,那么这时候我们就会有相应诊法,它到底在哪条经?《灵枢经》专门有人迎气口脉法,他就在这条经,你再一问症状,就这个症状,就对了,比如说你一摸这个人迎气口脉,我们上半年讲的,人迎两盛,并且没有表证,也没有里证,那就说明这个什么事呢?这个气血就在太阳经上,你觉得哪不舒服?脖子疼啊乱七八糟的,脉证合参,对了。这个病人的邪气就在这个地方,就在太阳经上。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对这个进行治疗,只要他邪气从这地方解开了,而且脉象变得更有胃气了,我们去判断这个病好了,如果这个病人没好,那这个病人病没有解开,我们就判断这个病没好,还在这个地方,或者这个邪气还在那干扰他,就说明这这病没好。

所以任何的一个病,所谓的一个病,那么这时候再还原到整个《灵枢经》,它的诊断就是我要明确地看到你以一个什么因素引起你人体的不和谐。我就明确地看到,不是猜,不是说唉呀我推测你是一个脾虚或者不这样,我就看到我明确的看到你哪个因素引起你人体在哪方面不和谐?你这是一个表层的一个络脉问题,还是内里的经脉问题,还是内里的脏腑问题,是这一个问题引起的不和谐,我们就叫这个病就叫做病,所以这个不和谐,我们现在叫不和谐,在《内经》里头叫阴阳相倾,阴阳相倾,阴阳产生一个倾移,人的气血产生一个倾移,我们刚才聊表证就是因为表上一个邪气不解引起了阴阳的相倾移,然后这时候呢引起相对来讲气血相倾移,这时候我们治疗需要把这个倾移的气血让他想办法恢复过来。如果说我们六经病,六经病就是六种人体气血相倾移的方式,有的时候他可能往太阳倾移,有时候往少阳倾移,有时候往阳明倾移,他是六种倾移的方法,当然每一种气血倾移的方式都以一个大气血的状态为主,比如他是太阳病,它如夏天一样,那么他气血也就会这么倾移方式,然而腑病实际上是腑和经之间的倾移,腑和经之间的倾移叫腑病,脏病是脏和脏之间的倾移。比如说木肝,肝和脾。肝和脾之间的倾移,它就产生一种倾移,这种倾移就是病,而这个邪气的所在,就是我们要诊断的。

所以如果大家静下心来,我们看《灵枢经》的话,《灵枢经》大家回去之后仔细看,《灵枢经》没有任何哲学概念,没有任何的这个玄学概念,就是很明确的察邪气脏腑在哪?《邪气脏腑病形》,大家回去看《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包括回去再看《灵枢经》的其他所有与《灵枢经》有关的诊断,但我刚才只说这些诊断,还有一种可能性诊断。

卫气失常:

我们说还有一种是有可能是一个邪气引起卫气的失常,当然卫气失常也是一种也是一种阴阳相倾卫气失常是,比如说卫气在脾胃当中有失常,卫气在哪个地方有雍滞,就是卫气走到一个地方之后被堵住了,它不通畅,这也是一种经常常见的,这种我们不能用这个经啊腑啊脏啊络啊来表达,就是一种比如说我这个地方吃撑了,吃撑了,这时候你就没法解释,它就是一个卫气在这地方运行的失常,他过不来老在这不通畅,这种病也是在《灵枢经》里有,那么《灵枢经》察卫气失常怎么看呢?就是如果你卫气在某个地方失常,那么你的这个五色当中必然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说你卫气在肝这个位置有失常,那么你的眼睛肯定会发生变化,眼睛的颜色肯定会发生变化,如果你的卫气在脾胃当中运行与失常,那么你的嘴唇的颜色肯定发生变化!如果你在肾上有问题,那么你的耳朵颜色一定会发生变化,大家可以查咱们的《卫气失常》篇里有,那么这时候如果说我们用脉诊系统,张仲景可能并不是很用这个五色诊,这个五色诊我们找不到,如果脉诊系统我们就会找到在寸关尺当中有两部脉,它会有独特的拘紧,独特的一种不通畅,就在寸关尺当中有两部脉它被堵住了,它上下不流通,阴阳气不相顺接,这时候他有一个在中间堵的就是卫气失常,那么这就是他们的诊断,我也就是我们整个张仲景。

我们再看张仲景诊断,辨某某病脉症并治,辨太阳病它就说明病在太阳。辨阳明病就是病在阳明,它是非常明确诊断,没有任何的含糊性,不像我们现在的诊断,不像我们现在的思辨辨来辨去,他就是我就看到了这病例在这,而且就是因为邪气在这个地方失常,然后我还要看他到底是否有表症,有表症我就该怎么治,没表证我就不该怎么治。所以我们这样情况下,我们再来看整个《灵枢经》,《灵枢经》的历史。可以说《灵枢经》如果我们反反复复看,如果你在静下心来反反复复读《灵枢经》,你会发现《灵枢经》啊历史非常久,以我现在这个有限这个文献功力来考证《灵枢经》,我觉得《灵枢经》应该是周朝王室医学的一种延续。因为《灵枢经》的一种做学问的方式,和他这个对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我们现在西方的科研精神几乎是一致的,一模一样。他就用他的科研的方式,用它的非常静心的方式来观察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我们真的读《灵枢经》就没有概念,然后我们再读一下《伤寒论》,我们也会发现《伤寒论》里头也没有哲学,什么玄学概念,什么乱七八糟的,也没有什么脾胃虚弱,也没有什么肝气犯胃,什么概念都没有,他就很明确诊断你的病在哪?就在哪?在哪?我们现在就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你如果愿意,你如果真正静下心来,你读《灵枢经》读经典,你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啊这个病啊不是你说的,不是张三说的,也不是李四说那样,他就是这样,他就这么因素引起来的,虽然有的病比较复杂!

我们说所谓复杂病是什么?就是可能你把表解了之后,他又会表现另一个邪气又会出现,把那个邪气解了她又会出现一个邪气,他会有好几个邪气再来影响他。就是比如说,比如这个人可能本来一个感冒受寒引起的这个表阴阳倾移,人体的这个地方表邪产生倾移,然后这个倾移没有治好又经过误治,物质又导致内里的倾移,然后再经过误治又导致这个倾移,再误治误治它阴阳就像越来越乱,这时候我们《灵枢经》说治病如拔刺也,如雪污也,如解结也,你就一点点把它解开,这时候需要你静下心来一点点找到它的倾移,从最深的倾移一点一点地把清一下把它磨出来,所以说整个《灵枢经》里,我们再看《灵枢经》的《邪气脏腑病病形第四》就在说这么一个事。而且大家仔细再读。所以你看整个《灵枢经》的诊法是这样的,第13页里头写。第13页的倒数第三段那就写“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然后包括前面“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接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就整个过程中它是真正能看见这个疾病,它不是在猜不是在推演,他看到了引起人体不和谐的因素,它是正儿八经的看到,这东西没有任何可猜测性,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诊断是明确的,也就是说如果说我们正常情况下,我们说成为一个医学的第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诊断必须明确,只有诊断明确之后,你才能接下来治疗,而这时候我们诊断的明确在哪?就是我们诊断出人体病的病机点。

这时候这病机点,我们说《灵枢经》所谈的病机点跟《素问》所谈的病机点不是一个病机啊,不是一个意义,但是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个病机,就是这个阴阳到底在哪个地方产生了倾移?到底在表证产生倾移?还是在里?还是在哪?还在一步一步该怎么治疗?当然了最重要还要说几个事,如果他是在表证倾移的话,在中医的思维未必一定要治表证,知道吧?因为我们需要用药物来干扰他,吃上药物之后使得人体的倾移发生改变,然后使它更好起来,这就是我们的治疗啊,这是整个《灵枢经》的这种诊断体系,然后我们回去之后呢一定要,我的建议是大家一定要好好看看《灵枢经》,而且这时候呢很多人说《灵枢经》之所以读不懂,就是因为你总是在用你的头脑来来思考《灵枢经》,所以很多人读《灵枢经》读的是这样的,唉呀《灵枢经》某一句话特别好,或者《灵枢经》的在某一方面的认识特别好,或者在针刺上在某一点会给你启发,这些是不对的,你要读《灵枢经》真正好你就要严格的按照《灵枢经》的方法来诊断,严格的知道《灵枢经》到底诊断出个啥事?然后当你真正能操作到之后,你再用《灵枢经》所诊断的方法来反视后世的诊法,你发现后世诊法确实具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不明确,他诊断体系真不明确,而这《灵枢经》是明确的。所以这就是《灵枢经》的诊法。

然后我看看,咱们先先休息一下,休息15分钟。这节课提前五分钟下课,因为下节课讲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如果讲早的话,这个小建中汤的一个应用还很麻烦,所以大家先休息一下,休息之后下节课我们再学习一下小建中汤,回去之后,大家看《灵枢经》的诊断体系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系统与脏腑病变(肖春宏老师)
中医诊断方法
络病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第二十
《黄帝内经》解读(九)
虚实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