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讲稿17.3(上)

我想问一下,咱们上半学期都来听过吧?有没有上半学期没来的?这么多上半学期没来的吗?那这样这个课就很多听不懂的是吧?因为我们觉得上半学期必须都讲了半学期,我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上半学期没来听过的啊,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你要是大二了,你就不用着急,明年过了年之后咱还会从头讲。如果是着急的呢,你可以给他问有没有上半学期讲的录音或者视频?你可以先补上,要不然这个我们的治学方法啊,我们包括一切每一个方证每个条文讲起来之后呢,你就可能听不大懂,所以就这个,我们接着聊这个《伤寒论》,我原先一直以为大家都是上半学期的,我就发现好家伙,但我一开始以为大家都学过半年,发现这么多没学过半年。没事啊不要着急,学中医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很长久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天两天能学成的。

温病:

然后我们来接着聊。我们把这个温病再说一遍,温病其实跟伤寒它有什么区别呢?就是它比这个伤寒要脉躁,它非常烦躁得慌,所以你再读读《伤寒论》说的温病是什么呢?《伤寒论》说这个我给大家读一读《伤寒论》,《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热而渴,他很烦很渴,他非常干燥伤津他为温病。

什么是风温呢?“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你看整个温病,叶天士就说这就是温病,而且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他也是生病,而且这时候呢我们也发现这个温病也确实治疗方法不能够局限于,我们说是不是所有经方都不能治疗温病?我说不是的。大青龙汤就可以治疗温病,大青龙汤,大家知道这个方子吧?大青龙可以治疗,我们今天重点不在讲大青龙,因为大青龙我没用过。我虽然是个经方的,以经方为主,我有很多师弟都用过大青龙汤我都没用过,因为我胆小,我怕用坏,我怕用完之后这个病人,而且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总是胆小,而且有时候吧我觉得有好方子我就不愿意再用别的新方子,比如说我这个方子我知道开个银翘散能好,或者开个什么方就好,我就不愿意再换,我就觉得就这个方子就挺好用。

我们今天再接着接聊这个,刚才很多人说这个脉如果到了营血的治疗方法就是清热凉血,清热凉血的代表方就是这个犀角地黄汤嘛,这个温病的基本概念得要学过,要不然他不好讲这个事。所以我觉得我们还尽量针对大三以上的学生在讲这个,如果说没有这功力的话听起来可能就觉得云里雾里,这个没办法,我们这个没办法照顾到所有的人,只能照顾到一部分,所以如果不够的话,大家回去该怎么补该怎么弄。

银翘散:

我们接着来学习温病的经典名方,几个方,银翘散和桑菊饮,这两方子尤其到了这个发烧的时候太好用了。这俩方子太好用。我们说第一张方子银翘散,银翘散它的特点是你一定要小剂量轻煎。所以我一般银翘散就是双花6克连翘6克荆芥4,5克、竹叶3,4克,牛子3,4克,豆豉3,4克,薄荷2,3克,生甘草3,4克,芦根3,4克,桔梗3,4克,就类似这个方子。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银翘散和桑菊饮什么特点?银翘散,我们把它写一下。银翘散咱们就以两个例,双花、连翘,这是银翘散。桑菊饮,桑叶、菊花。我们就不写其他药,其他药他的一些,这几个代表药啊,要写出来麻烦,大家都必须能背下来,我们这两方什么特点?大家看,银翘散它选择药是什么呢?都是些没开放的植物,比如说银花一定要选没开的花,它具有非常强的透表力,连翘,当然现在连翘很多是老翘,其实我喜欢那种没开的没打开那种翘,那种马上要展开的银翘青翘,然后银翘竹叶荆芥牛蒡子,当然了这个卫、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不一定非要用银翘散,但是只要选一些往外透的一些方子,所以它这个药治疗什么呢?应该治疗的是伤寒加温病。我不是说伤寒加温病,是以伤寒为主的,就是这个病人的脉在浮位有一种紧象,但是脉特别躁动,就你一摸这脉浮紧,但是脉非常数,就是该开什么方?我们说张仲景开的大青龙,一方面把这个汗发出来,另一方面让气安静下来。我们说这个方法什么呢?就是这个时候病人也表现出一种浑身疼痛啊,发烧啊,鼻子不通气啊,各种各样的难受症状,往往这种烧也挺高,发烧脉象很躁动,而且往往是个太阳病。

如果说大家看那个《温病条辨》的话,《温病条辨》是用理论上来推演,它理论上来推演说这个银翘散是治疗右寸独大,其实这时候我们如果真正的摸脉的话,这个病人往往右寸脉也确实会稍微大一点,而这个时候你一摸这脉,病人往往都是阳病,而且这时候呢脉有点浮紧,有极个别的时候也出现,在这个桑菊饮的时候极个别会出现阴病啊,就是那种太阴病,但是在银翘散大部分都是阳病,因为阴病他不会发太高了,不会烧起来,他不会还闭着表,表不会还有寒气。所以这时候呢我们说一摸这人迎气口摸脉,尤其这个问题,如果上半年没听过课,是不是人迎气口就听不懂?人迎气口是关键啊,不插话了,人迎气口摸脉它就是太阳病,而且脉浮紧,非常躁动,这时候开什么方子?你大家想一想,所以说一定不是开什么方,而是用什么法来治?整个脉比较浮紧,脉嘡嘡嘡数,咋办?第一方面,你要把这表上的浮紧给透开。第二个你要让气透开的同时安静下来,怎么办?你就不能选一些苦温辛温哪个温的药,你要选凉的药,辛苦合用,苦温加辛凉,凉点,让他凉点,就类似于大青龙汤一样组方,用那个麻黄苦温加上一体点这个凉的那种,所以你看桑菊饮一定是有些苦的药,有些那个咱说那个辛温解表药,实际上是个苦温解表药,有些那个荆芥啊牛子啊,牛子算苦算什么都行,凡是把苦降一降,然后再用点透表药,银花连翘,甚至要多用点透表药,凉的透药,把这个汗从里头透出来,就好,那么这时候银翘散服用的方法就是什么呢?你看银花、连翘。

桑菊饮:

咱们再把桑菊饮聊完,他俩方法是一样的,桑菊饮,那么就说你看桑菊饮的方什么特点?它是一个桑叶,大家见过桑叶吧?现在就是采桑叶的最好的时间,秋桑叶,霜桑叶,桑叶像个巴掌一样铺开,对吧?所以它那个气是个内敛之气,我们上半年已经讲过了,为什么像个巴掌一样的叶子是个内敛的气,因为他这个,如果这个叶子是个尖的样子,像那个竹叶一样,它是个透的药。银翘散有竹叶嘛,如果它们叶子是个大巴掌,他是要把这个气从四面八方给敛进来,所以这个药是个苦的,所以桑叶是个苦的,菊花呢?这个开过的话,它要往里敛的,对吧?它不是没开的花,所以桑叶、菊花的都是一个开过的花,比如说桑菊饮中桔梗、杏仁都是以苦降为主,以辛为辅,以苦为主的药,所以它这个药应该是治疗一个中风加温病。

这时候桑菊饮的特点什么?就这个脉比较浮,你一摸浮虚而且数,涛涛涛脉,脉浮虚而数,这时候病人往往是太阳病或者太阴病,因为太阴病太阴中风也是桂枝汤,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方子(银翘散)应该是麻黄汤或者是大清龙的变方。这个方(桑菊饮)就应该是桂枝汤或者是类似一种变方,它变因为他不是这个证,他脉躁了,它不能用桂枝汤的那种方法来调和营卫,他需要用一种树叶类的,偏凉点的,能够把这个脉凉进来的,慢慢的凉。

那么我们我们平常开桑菊饮是什么?桑叶6克,菊花6克,桔梗3,4克,杏仁5,6克,连翘5,6克,芦根3,4克,生甘草3,4克,薄荷2,3克。

煎服方法:

这两个方子,不管是银翘散还是桑菊饮,这两个方子煎服方法一定很关键,因为它是要取那个气在表,因为他是在卫分嘛,卫气营血的卫,你要把这表邪从卫分给透出来,或者把卫分给敛下来,所以这时候你要取的是一个气。那么这时候第一个你要用药不能太多,用药太多之后,你一熬汤特别浓,效果往往不好,一定要让那个药稀了点,就是让这个汤啊不是那么特别浓厚,因为浓厚它味就很重了,就偏补了,那个药不要选太多啊,选那个6,7克5,6克的,6,7克就很多了,小孩我都有时候都开3,4克,然后第二个呢,轻煎,怎么轻煎呢?让病人把它先泡20分钟到半个小时,用最大的火熬,开了锅,这个泡由小泡滚成大泡,大沸关火倒出来,轻煎,轻煎出来之后呢,煎完之后,这时候就就只取这个气,而这时候这个药汤都非常清淡,而且那个药非常好喝,不管大人小孩都非常愿意喝,这是第三个原则。因为它只取的气,气的特点什么?它是作用不持久,味的作用持久,咱们上半年都学过了,他味对人体的作用非常持久,而气的作用是非常短暂的,它不能够长久,所以治疗这些方呢都要少量频服,就是一天分3到4次喝,比如说这样熬出一副药来,比如说,也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壮实的人可以一天他喝两付。如果说是虚弱的人可以一天喝一付,一付分到3到4次喝,如果一天喝两付就是早晨喝一次,中午喝一次,然后下午再喝一付,就是半下午喝一次,临睡觉之前喝一次。所以这个张仲景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有时候也要求要半日许令三服尽。半日的时候喝三服,我们说这时候就应该少量频服。

那么这时候病人会有个什么特点?比如银翘散为例,病人发烧,不管发烧到39度40度,只要病人开始出汗,汗慢慢透出来,这个人烧就慢慢往下降。但是你不能停药,你慢慢让它遍身啧啧微似有汗,慢慢一点点出汗,一点点出汗,这个烧就慢慢慢慢降下来降下来,这样慢慢慢慢降到正常,降到正常之后,降到正常也别停药,因为你一停药它有可能再反弹回来,降到正常之后再让他维持个半天左右,体温还正常你就可以停药了,这个表邪已经透干净了,这时候你再一摸脉,脉就虚下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啊。桑菊饮也这样,桑菊饮要少量频服。

桑菊饮的重症我们说就是麻杏石甘,咱们就不聊,这关键点就是这个。所以这就是温病,当然我们说温病讲没讲完啊?这只是讲温单纯的温病。

如果大家再想系统学习温病的话,第一个要看《温热病》,第二个我建议大家看的是王孟英的《湿热病篇》,因为它里头讲了很多如果你这个温邪夹了湿之后怎么治疗?

叶天士也讲了夹湿怎么治疗,但他没展开讲,这些治疗方法都是完全符合道的,所以我们说真正的好东西都应该是这样,是“道并行而不悖”,他都反应人体实像,都是这么治疗,然后我们再聊,这些方子我们就今天就不重点聊了,什么清营汤啊,犀角地黄汤啊这都不重点,因为当它入了营分,我们说清营汤怎么治疗?当这个病人入到营分的时候,大家回去会自己读温病啊,都会有。

脉象非常沉一些,并且呢还有点数,脉象很沉,而且表层很有力,这时候就可以用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什么?脉特别沉弦细,脉特别数,犀角地黄汤特别管用,当然没有犀角可用水牛角。水牛角也非常管用,他非常凉,水牛角、生地、丹皮,很好用,这些方都非常好用。这个方子要用好了之后,我觉得。其实中医治病退烧不难,你只要因势利导退烧非常容易。难的是就是退烧容易咳嗽难,外感易治,咳嗽难医。你要想退烧好办,就是这个咳嗽有时候好起来慢。

我们接着来学习,所以我们还是这样静下心来体会,我们温病这一块仅做一个引子,大家回去要想自己学自己看,而且要用心来体会他到底在说个什么事?包括我们未来可能还会再用心的体会到底这个,我总记不清名字,就那几个人吧怎么回事?

太阳病兼证串讲:

咱们接着聊。咱们把温病就聊过去了啊,就聊太阳病。咱上两节课已经聊了,串讲一下太阳病。太阳病经过误治之后,寒邪会入里,经过误治之后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传变,经过误治之后中风的传变入里的传变怎么怎么治疗?我们上节课都讲了吧?我们再把这些再稍微串一下。如果寒邪入里的话,我们一定要判断寒邪入里之后它是否兼有水饮或者兼有水蓄或者兼有这个支饮。我们聊一下这个水蓄和支饮。

水蓄的脉:

水蓄的脉什么特点?脉是沉潜的,我们也专门聊过就是什么是沉潜脉?就是你一摸这个脉,这个脉管不管在表层是浮虚还是浮紧,你往下按按到中间的时候,中间脉管会因为你的下压变得宽,变得非常宽,脉会变得非常缓和,就是像如水之流一样流过去,像一个土脉一样过去了。所以这种病人就会表现出沉潜,在沉位上有一个脉,这时候就说明里头有水,如果说我现在真觉得,我无数次表达我的思想,我说你们怎么老觉得摸脉这么难呢?我怎么老觉得摸脉老简单,我觉得摸脉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一个事,为什么?你静下心来嘛,静下心来你想象一下这个脉管里头啊,这个脉管,咱假设这么一个脉管,这里头盛了半桶的水,就是灌了半桶水,这种感觉什么感觉?你就知道,其实这个就是水饮嘛,这底下有一塘水,就这种水,那么这时候脉会怎么样?你往下一压这个水就会宽,脉会变得比较宽比较有力,并且这个水会左右这么晃,左右走,左右晃,那么这就是沉潜水蓄,这么简单的事啊,并没有特别复杂。

水蓄的表现:

如果脉象上出现这种沉潜水蓄的脉,那么病人表现一定会表现出,因为沉潜底下有水蓄在底下的话,那么这个病人的气机在上经过的时候,那就会形成一系列水饮的症状,因为气机在里头经过他不流利嘛,所以就会出现这个水饮被推动,表现出就是那个湖面上吹送水饮的感觉,就是心慌啊,或者是没劲啊,或者是某个地方的跳动啊,肌肉跳动啊,或者是头昏昏沉沉的啊,或者疼啊腿拖不动啊,发沉啊,他就是因为他脉管里有水嘛,拖不动嘛,或者是总体来说就是一句话,诸湿肿满,他就哪地方肿,哪个地方满,哪地方不得劲,哪地方唉呀这个地方怎么难受,这个肚子里头啊满当当的,也说不上哪难受,或者这一块就不得劲,或者就这一片的不得劲,他就是一个片状的一个症状,或者是一个这种以某一个面形成的这种,就像一滩水一样那种症状,那么这就是水蓄。

那么这时候也就说我们还是跟刚才一样聊的,跟我们上节课聊的一样,对于这些病,明确诊断永远是第一位的,明确诊断就是这个病人有水饮就是有水饮,没有水饮就是没有水饮。必须得明确,哪怕有一点水饮都知道啊,这有水饮,吃了4,5付药之后病人来复诊,你一摸这脉噢没事了,你问病人你是不是没事了?病人就是没事,因为什么?你一摸这脉水饮也没了,不这么沉了,沉这个水饮你一摸底下没了,就知道病人就好了,你如果说你一摸这脉,唉呦水饮加重了,唉不对,你问“你最近是不是喝酒了?或者最近是不是吃保健品了?”,是,那把这保健品停了,问她吃什么保健品?哦最近啊可能吃上鱼肝油了。大家知道鱼肝油吧,那破玩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卖这么多年?从来就没管用过,尽让人产生水饮,也不知道咋回事,卖得很火。吃完就会有,这时候你跟病人说,简单啊我再给你开几服药,你把这个不利因素给停掉,你再看看,病人就会好,就吃上就好起来,只要好起来之后这个水饮没了,脉象变得更加充沛就好了。

水饮的方子:

那么水饮的治疗方子我们就只是做一个列举,我们上面也都讲了,我们这只是串一下,比如说如果表不解有水饮,我们该开什么呢?小青龙啊,五苓散啊都可以,这时候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个,某一部脉稍微浮一些,第二个沉取有一个水饮脉,有一部脉浮,这样。

第二个如果说有水饮,但是没有表不解,水饮比较浮一些,我们可以开什么方子?我们都可以说五苓散啊,茯苓甘草汤啊。

如果再沉一些,那么有水饮我们开什么?生姜泻心汤啊,苓桂术甘汤啊,这个真武汤啊,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我说这些方有的是啊,只是大家不愿意发挥想象,那么这个水饮怎么治疗?就简单,简单什么?如果有表不解,你就先解表在解表同时,治疗水饮的方法什么?

如果这个水饮特别多的话,你可以用清下的方法,直接利掉,如果水饮稍微小,你让这个正气,大家就知道怎么样让这个水快点干?你这个暖气老是轰他水就干了嘛,就你要暖气的里头烘她。那么怎么弄?你看温和之法温化一下,可能就是苓桂术甘汤啊,真武汤啊,让这个人体的正气来快速的动起来,水饮就化掉了。

如果特别多的话就利,先把他利掉,十枣汤啊或者什么汤把他利掉,或者是各种各样,那么除了这些方子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子可选?简直太多了,我都这一提起来都特别多,比如说你可以选一个平胃散啊,把那个脉动起来,你可以选一个理中汤啊,我没写理中汤,当然理中汤也并不是特别好,理中汤要稍微加加减减才行。你还可以选什么?可以选外台茯苓饮哪,大家知道外台茯苓饮吧?党参,白术茯苓,枳实、陈皮,姜,让他气动起来,你还可以选什么?选个茯苓杏仁甘草汤啊,可以选一个,反正是一提起来就无数无数无数无数无数,只要让那个水慢慢动起来都可以,我们今天这个水饮我们就说到这。

支饮的脉:

我们再来说,如果说脉象兼有支饮,支饮的脉是急弦,什么意思呢?当这个寒邪入里之后或者是中风入里头,它会形成第二种可能性,我们说第一种可能性是有水饮,第二种可能性是什么呢?它使这个脉道不通利。大家知道吧?你寒邪一寒,比如说一寒凝住我脑袋唉呦哎哟难受,我把这个脉道弄得不通利了,对吧!第一种我水饮什么啊?难受难受我浑身都难受我不愿动,寒,我吃上(?)水饮,第二种我堵住了,有个脉道不通利,一个脉道不通利呢,就会显现一个脉道不通利的感觉,脉道不通利什么感觉?我就觉得摸脉最难的什么?你不能够用心体会到这个感觉,如果能用心体会到这个感觉,你就知道这个脉道不通利什么感觉,那脉道不通利什么?这被东西堵住了,然后把这个脉重新画得透彻一点,这是一个脉管。这个地方被一个东西堵住了,不让他走,脉管在这堵住,那么后边什么呢?这个脉管一定会表现出两个,一个是它要通开他,他就急,他要通开他,他要通开他,他脉搏就比较急,第二,他就会比较弦,整个脉管就会弦起来。那么这个我们无数次说,就像你把一个水管子从前面一下结扎死,后边那个水就急弦,那么这时候你摸脉就很容易,第一个你一摸到这个脉,不管是浮中沉,你只要摸到它,这边上就很硌手。这个边就非常勒手的感觉,而且急得比较厉害,这时候你看只要不是特别沉,都没问题,都是这个支饮,都是说明有痰在那里堵住。

然后这时候呢,我们在摸脉的时候,我也反复说过,摸脉时候往往会摸到某一个点特别结实,在这个点特别结实,然后底下脉形成一个弦急象,或者在关或者在关前一分会出现一个如豆大的一个痰一样的东西,我们叫这个东西叫痰,在后世叫痰,就像一个豆大的东西一样,所以古人定的痰就是脉滑为痰,脉滑为痰,什么叫脉滑呢?后世定义脉滑就是如盘走珠,就是这个地方有个珠子一样,有个小豆来堵住它,那么这就是痰。所以说后世定义脉滑并不是指流利就是痰,而是指有一个走珠的东西来堵住他就是痰。所以这个地方在哪堵住就哪有痰,然后后边脉就会弦硬起来,就会弦急起来,这是脉滑。

方:

那么这时候我们要根据痰的位置,如果有表邪未解还有痰,我们开什么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啊,麻杏石甘汤啊,射干麻黄汤,我们上面有讲过,我们只是串一下,这个如果说在表我们该,这时候往往这个痰还在心下,你就可以选个什么大黄黄连泻心汤啊,这个小陷胸汤啊,这个脉浮滑的小陷胸汤啊,或者是有那种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啊,还有很多很多方子我们都不便一一选,你可以选一个二陈汤啊,可以选个六君子汤啊,可以选个君子六君煎哪,可以选任何一个方子,只要你明白法,法就行,我们再一会聊法,如果在里的话,我们就可以选个半夏泻心汤啊,大陷胸汤啊,大陷胸丸啊,如果说很虚的话,我们就这个,我们来说这个,我们关键不是在说到底这些方子该选哪一个?我们重点不在这个点上。我们重点是第一个,你是否明确通过这个理来诊断出这个病人有支饮,有这个痰,就是我们说支饮是有痰在堵住经络,是否你明确诊断,如果你明确诊断,你就知道该怎么治了。

治疗方法:

那明确诊断之后呢,我们治疗方法就是什么呢?辛开苦降,就是通过辛苦把这个堵的地方给通开,这就是治疗方法,那么怎么辛苦?就是反正你让他这个脉在这通开就好,那么这时候如何选择辛开苦降的药物?你就要通过脉的浮,比如脉浮,你就多选一点适当轻点的辛开苦降,如果脉沉,你就选一个重点的。比如脉浮你可以选大黄黄连,泡水喝,你可以瓜蒌降降痰,半夏黄连。你如果脉沉,你可以选各种各样方子,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啊,什么大陷胸丸之类的,这是第一个。那么说根据脉的浮沉选择药物,选择辛开苦降的药物。第二个,如果这个病人特别结实,非常结实,你可以怎么着?先下痰,先用下法,把痰给它下虚了,先把它给泻掉一部分,让正气得到一部分恢复,然后再给它恢复,包括水饮也这样,水饮和痰都同样的治法,第一个如果这个邪气非常炽盛,人体表现也非常厉害,我们可以选个十枣汤啊,选一个大陷胸汤啊,大陷胸丸啊,或者选一个大柴胡啊,当然也可以选后世很多啊,比如说选我喜欢选的是达原饮啊,或者是这个升降散啊,或者是很多很多方都可以,先把这个痰给它下掉,或者先把水饮给它下掉!利掉大半,然后再一摸唉不那么硬了。这时候再根据情况选一个辛开苦降的,根据这个,如果这个地方有一点痰,但是整体脉非常虚弱,整个脉关尺特别虚弱。而这个寸这稍微有点痰,关尺特别虚弱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当然你可不可以选择一个以四君子汤打底,再加点药?加点什么柴胡桔梗枳壳之类的,或者比如咱可以选的是,枳实消痞汤,可以,完全可以,枳实消痞大家会背吧?枳实消痞是李东垣的,也可以选择,要不我说大三以上学习嘛,大一大二他不懂不知道这个,也可以选择一些啊栀子豉汤类的,把这个地方给化开,就整个脉关尺没劲,或者甘草泻心汤,整个方法。就是你一定要确定的是你静下心来,选择一个法来治疗,这时候方随便选,药随便调整,一定要在法上,这时候你就明白,你看病是明确的,你看病不是在哪撞,你是明确我该怎么治的,你是明确知道这个病人该用什么法来治疗的。

水饮入到里层: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如果水饮入到里层,我们就要开几个方子,一个抵挡汤啊,这个我们上半年都讲过了,就是我一直说啊,我们说这个淤血,淤血脉,我们上节课讲过淤血,我们再把淤血和血闭再区分一下,我们说血液不流通,当这个寒邪进一步入里,咱们刚才说寒邪入里只引起气机的不流通,对吧?我们说是因为痰,寒邪入里,在这个地方堵住了,引起气机不畅,我们这是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系苍生,退休老中医将40年宝贵经验和盘托出(上)
退休老中医献出40年的看家秘笈上百条:有偏方、有秘方、有药物、有心得
第17 讲 伤寒兼证(2)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101---109)一
苓桂术甘汤 脾虚水停症及水心病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之八 伤寒论的治水方
经方治重症感冒咽肿失声一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