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在治疗感冒优势明显,为何不能得到推广?

学习了《伤寒论》就会发现,整本伤寒论113个药方,一大半是在治感冒和感冒并发症。中医的科学之处从伤寒论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相比于西医的简单粗暴,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技和狠活。

从简单的感冒来说,西药逻辑过于简单,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下下策。你看看感冒药的配方就知道。头痛就加止痛剂,咳嗽就阻断神经,发烧了就降温。还有些找不到原因就挂水,打抗生素,越治病情越重。你可以看到这个治疗过程完全是一团乱麻,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体系。

而中医在治疗外感病是通过建立六经辨证体系,把寒邪从里到内,正邪力量消长过程模拟下来,然后根据以此模型按扶阳驱邪建立一系列的治疗策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用过桂枝和麻黄汤治疗外感的朋友,估计很难再选择西药治感冒了。有时候感冒如果是桂枝汤症,一碗桂枝汤下去,一两个小时后所有症状瞬间消失,真是效若桴鼓,立竿见影。

那为何中医治疗感冒这么有效,却不能得到推广。市场上卖的大部分感冒药都是西药。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感病,传变比较快,比如你刚开始感冒就是流鼻涕,怕冷,第二天可能就开始咳嗽,发热。你去找中医看病,等看完病熬了药,可能这个外感病已经传变了,变成另一个症状,这时原来的药就没用了,要从新辩症开药。

最好就是要自己学一点中医治感冒的方法。随症治之,也方便操作。而且伤寒论里的方子不是一般的药,大部分人对中药的直观感觉是随便吃点,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伤寒论里大部分药方是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如果你的感冒已经好了再用麻黄汤发汗,发汗过度,轻则伤津液,重则可能亡阳而死。所以在使用《伤寒论》治疗外感病要十分细致。不能大意马虎,搞不好会出人命的。伤寒论里就写了各种误治之后病症传变的补救措失。

一个家庭里同一个感冒病毒,不同体质的人症状可能完全不同。这和个人体质和阴阳强弱差异有关系。比如阳虚的人感冒容易恶寒发热。阴虚的人感冒容易咳嗽黄痰。还有些人一感冒就扁桃体发炎,这种体质的人一般是少阴肾经坏了。外感病直接从太阳表证传入少阴里证。这种人肾经受伤大多是压力太大,每天惶恐不安,恐伤肾。遇到这种状况,西医就是消炎杀菌,实在不好治就割掉。中医思路明确,抓住病因,用补肾法就能恢复。针灸上可以在扁桃体放血,旧的血去掉新的血才能进去。

中医上治疗感冒最常用的是桂枝汤,这张方称为天下第一方,也是伤寒论里第一个方子。我们就来大概看看这一条,看完就会觉得古人写医书写的多么严谨简洁明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条是太阳表症的总论述,所有外感病,都有这三个大症状。脉浮就是血管里水多了,估计是人体体液免疫的反应。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里先把外感病分成三大类。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这次的新冠大部分症状就是太阳温病。

清肺排毒汤是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桂枝、泽泻、猪苓、白术、茯苓、柴胡、黄芩、姜半夏、生姜、紫菀、冬花、射干、细辛、山药、枳实、陈皮、藿香组成的。

这里面包含了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四逆散、橘枳姜汤等,皆为张仲景的方剂。是张仲景的发汗法、清热法、利尿法、祛痰法、舒达肝胆三焦法等治法的综合应用。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看看这三句对感冒的形容词,多么帖切。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治感冒的核心就是微发汗,中医的思维就是用汗法排除在肌表的邪气。用西医思维来解释就是加强人体体液循环,让免疫系统高效转起来,驱除病毒。

桂枝汤的喝下去的直接感受就是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微微发热。

桂枝加强动脉力量,芍药加强静脉力量,桂枝发散,芍药收敛。炙甘草加强心脏的力量,生姜加强扩散的力量,把皮肤毛孔打开,为发汗做准备。大枣补充胃的精液,让这些加强的力量有化生之源,包括后面的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都是为了补充胃气。用西医思维解释就是增加血糖。

而吃药的方法也很特别,不出汗继续喝,喝到微微有汗就停,也不能出大汗,那些病也不会除。

有没有发现这个桂枝汤里没有杀病毒,却能治好病毒引起的感冒。所有五味药相辅相成,加强人体本身的阳气。这也是为何身体体质强的人感冒很快就能好,而那些体弱的人,发展的越来越重。中医这个治疗思维显然更科学。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一句下一篇单独来分析,之前有某网红说喝牛奶吃牛肉可以加快病愈,这一点和中医治疗外感病是相矛盾的。我最早从红楼梦就了解到,贾府的人感冒了,养病的方法都是静卧少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零开始学中医第24讲:中医的六经辨证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桂枝汤加减
读《伤寒论》论伤寒,何为伤寒?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0)|六经辨证的方书之祖
外感发热第一方:桂枝汤
(二)柴胡桂枝汤——太少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