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课笔记」:神经系统3

臂丛

臂丛:
1、概念:由第5~8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汇集而成,也就是它包括了C5~C8,再加上T1的前支。
2、位置:斜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再经锁骨后方行向外下进入腋窝,夹持、包围腋动脉。
3、三个神经束:
臂丛内侧束、臂丛外侧束和臂丛后束.
臂丛的主要分支多发源于这三条神经束,是由组成臂丛的五条脊神经前支经过反复分支、交织和组合后形成。
💡临床实操tips1:「手指发麻胀痛」:从形体结构的角度来看,第一种原因可能是长期低头,腰间盘突出,挤压到了脊髓,造成神经传导信号异常,恰巧发生在臂丛,就会对手指神经信号产生影响;第二种原因是因脊神经从神经孔穿出,人如果脖子长期歪向一侧,脊神经的神经根就会受到挤压,神经信号就会出现异常;第三种原因是,长期低头,或脖子长期歪向一侧,前、中斜角肌会过度紧张,使走在其间的颈丛神经受到挤压,使远端的神经信号出现问题;第四种原因,臂丛神经是经过了第一肋的上面,又经过了锁骨的下面,当锁骨和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也就是我们使劲把锁骨往后靠,它们之间的间隙就要变小,臂丛神经就受到了过多的挤压,可以使得我们的神经信号出现问题;第五种情况,臂丛神经刚好从胸小肌的下方穿过,一旦胸小肌过度紧张时,就可以向下挤压到整个臂丛神经的区域。
4、臂丛发出的神经分支:
①「锁骨上分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特点:行程较短的肌支,分布于颈深肌群、背部浅层肌、部分胸上肢肌及上肢带肌。
(1)「胸长神经」:
行程:起自相应的神经根,形成后在臂丛主要结构的后方斜向外下进入腋窝,继而沿胸侧壁前锯肌表面伴随胸外侧动脉下行,分布于前锯肌和乳房外侧份。
😭胸长神经的损伤可导致前锯肌瘫痪无力,肩胛骨内侧缘相应地就容易翘起,形成模特一样的“翼状肩”。
(2)「肩胛背神经」:
行程:源自于C4、C5,自相应的脊神经根发出后,穿中斜角肌向后越过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和脊柱之间伴肩胛背动脉下行,分布于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现代人肩胛骨出问题,实际上是因为肩膀静止时间太多,肩胛骨本身的活动度太小了,不妨多做易筋经里的操肩,使肩膀整个做大范围各个方向的活动,使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变灵活,整个血供,包括神经反射的调节都会获得相应程度的改善。
(3)「肩胛上神经」:
行程:起自于C5、C6,是从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沿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肩胛上动脉一起绕肩胛冈外侧缘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肩井穴」就在这个区域,谁的肩井穴按着都疼,不一定是因为气血不通畅,而是跟这个部位的形体结构有关,因为胳膊长时间下垂,需要三角肌和冈上肌来产生持续的向上提拉牵引力,久而久之就容易痉挛,挤压肩胛上神经。解决方法是把表面的斜方肌,以及冈上肌、三角肌进行松解。
②「锁骨下分支」:肩胛下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1)「肩胛下神经」
行程:发自于臂丛的后束,常常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别进入肩胛下肌和大圆肌,支配这两块肌肉的运动。
(2)「胸内侧神经」:
行程:发自于C8、T1的神经根,从臂丛内侧束,穿过腋动脉和腋静脉之间弯曲前行,与胸外侧神经的一个分支汇合,从深面进入并支配胸小肌,而且还有部分纤维穿出胸小肌或者绕行其下缘分布于胸大肌。
(3)「胸外侧神经」:
行程:起源是C5~C7,起自臂丛外侧束,跨过腋动脉和腋静脉的前方,穿过锁胸筋膜后行于胸大肌的深面,并分布至该肌。
(4)「胸背神经」:
行程:发自于C6~C8,经过臂丛的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伴肩胛下血管下行,分支到了背阔肌。
😭乳腺癌根治术过程当中,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要特别注意别损伤了神经,因为神经一旦受损之后,相应的控制区域,也就是背阔肌就会受损。
(5)「肌皮神经」:
行程:起自于C5~C7的神经根,从臂丛外侧束发出后,向外侧斜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发出分支分布于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与此同时它还有神经纤维在肘关节的稍下方,从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前臂外侧份的皮肤,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肱骨骨折和肩关节损伤时可合并肌皮神经的损伤,这时表现为屈肘无力以及前臂外侧部皮肤感觉的减弱。
(6)「正中神经」:
行程:发自于C6~T1,它是分别发自于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内侧根和外侧根汇合而成。穿过了腕管的屈肌支持带。
支配肌肉: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的前臂屈肌和旋前肌。在手部屈肌支持带的下方正中神经发出一粗短的返支,行于桡动脉掌浅支外侧进入鱼际,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群。
正中神经在手部的分布可概括为:运动纤维支配第1、2蚓状肌和鱼际肌,拇收肌除外;感觉纤维则分布于桡侧半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面皮肤及其中节和远节指背皮肤。
😭手腕如果长期放在桌子上,屈肌支持带就会受到很深的挤压,最终会使腕管里这些东西---我们的肌腱、血管、神经会受到挤压,挤压到一定程度,正中神经就开始有问题。
😭正中神经极易在前臂和腕部外伤时发生损伤,会造成: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手偏向尺侧;握拳时,拇指、食指、中指不能屈,呈“枪形手”;拇指不能做对掌的动作;鱼际平坦,呈现“猿手”;感觉障碍是拇指、食指、中指末节的感觉丧失。
例如:
「旋前肌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穿过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起点腱弓处受压损伤后出现的症状,表现为该神经所支配的肌收缩无力和手掌感觉障碍。
「腕管综合征」:在腕管里边,正中神经也因周围结构的炎症、肿胀和关节的病变而受压,出现了腕管综合征,表现为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成“猿掌”,同时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皮肤及桡侧半手掌出现感觉障碍。
(7)「尺神经」:
行程:发源于C8、T1,是从臂丛内侧束发出后,从腋动脉和腋静脉之间穿出腋窝,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行于肱动脉内侧至臂中部。继而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内侧,下行进入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在此由后向前穿过尺侧腕屈肌的起点,行至前臂前内侧部。到达前臂后,尺神经伴随尺动脉,在其内侧下行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在桡腕关节上方尺神经发出手背支后,主干在豌豆骨桡侧,屈肌支持带浅面分为浅支和深支,在掌腱膜深面、腕管浅面进入手掌。
分支:尺神经在臂部不发出任何的分支,
前臂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从
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尺侧半指背皮肤、环指桡侧半及中指尺侧半的近节指背面皮肤。
浅支:分布于小鱼际表面的皮肤、小指掌面皮肤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
深支:分布于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及第3、4蚓状肌。
容易受伤的部位:肘部肱骨内上髁后方、尺侧腕屈肌起点处和豌豆骨外侧。
😁不小心把胳膊肘杵在桌子上,会感觉到整个手的前臂尺侧这部分酸麻胀,是因为尺神经在尺神经沟的位置受到了挤压和刺激。
😭尺神经受损的表现:屈腕能力减弱,就是腕不能屈;拇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内收、外展;无名指与小指不能屈曲;小鱼际平坦;掌间隙出现深沟,它的主要原因是骨间肌和蚓状肌的萎缩;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手”。小指尖的感觉丧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解剖:臂丛(二)
臂丛锁骨上部分支概述与治疗定点汇总
周围神经:臂丛
臂丛神经巧记忆
早读 | 51张上臂局部解剖高清图解,推荐收藏版!
肩关节疼痛神经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第一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